劉文華
教學內容: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
單元語文要素: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
教學目標:
1.能體會青頭和紅頭對話的心情,分角色朗讀課文時能讀出相應的語氣。
2.默讀課文,能找出證明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詞語,能體會到它們之間真摯的友情。
3.能畫出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線圖,并借助路線圖講故事。
教學重點:通過角色朗讀,感受紅頭和青頭的心情變化,讀出相應的語氣。
教學難點:通過讀故事、講故事感受童話中豐富的想象。
教學流程:
一、比較閱讀,引入科學童話
師:老師知道同學們都特別喜歡科學知識,上課之前,老師帶來了一小段科學常識,請你默讀。
PPT出示《牛的消化過程》:
牛無上門齒,而有齒墊,采食時靠舌頭伸出把粗飼料卷入口中,采食速度相當快,飼料在口中不經仔細咀嚼就匆匆吞咽進入瘤胃,經過瘤胃浸泡和軟化一段時間后,食物經逆嘔重新回到口腔,經過再咀嚼,再次混入唾液并再吞咽進入瘤胃,這種獨特的消化活動,稱為反芻。食物可以是由瘤胃直接逆嘔上行至口,也可以從瘤胃陸續進入網胃,再由網胃返回口中,經口腔中頰齒的細細咀嚼后再次咽回瘤胃。這一反芻和咀嚼過程可以再次重復進行,直至徹底嚼碎后,食物再從瘤胃經網胃而入瓣胃,再進入皺胃,食物最后主要在皺胃進行消化。
生默讀。
師:讀懂什么意思了嗎?你覺得好玩嗎?
生:沒讀懂,不好玩。
師:我看到有的同學皺起了眉頭。如果科學知識都這樣講下去的話,估計一節課就都看迷糊了,看膩了,讀不下去了。兒童文學作家們有好辦法,他們把這些深奧的、難懂的、不好理解的科學知識都編成了童話故事讓小朋友們一邊聽故事,一邊學知識。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在牛肚子里旅行》就是這樣一篇科學童話。既能讀到有趣的故事,還能學到有趣的科學知識。
師: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第十課,放開聲音朗讀《在牛肚子里旅行》。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一會兒檢查你是不是讀明白了,老師走到你身邊,希望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
生自由讀文,師巡視。
二、從詞學文,梳理主要內容
師:生字詞都能讀準確嗎?檢查一遍。(出示第一組詞語。)
生:低下頭來,輕輕一掃,吞到肚子里,細嚼慢咽,打了一個噴嚏。
師:三年級的同學讀詞語要讀出字面的意思來,“細嚼慢咽”的“慢”字就讀得慢一點,這就叫讀出字的基本意思。
生齊讀詞語兩次,師手勢指導讀詞。
師:你看,這樣讀就把詞語的意思讀出來了。
(出示第二組詞語。)
生:大吃一驚,摔到地上,一骨碌爬起來,蹭來蹭去,笑瞇瞇。
師:讀這樣的詞語要注意什么呢?“大吃一驚”“笑瞇瞇”都是——
生:表情!
師:那你朗讀的時候要(做手勢)——
生:帶著表情讀。
師:“摔到地上”“一骨碌爬起來”,要想象著動作和畫面,這樣把詞語的意思就讀出來了。讀這樣的詞語,可以帶著表情,想象著那個動作來讀。能把動作和神態表現的畫面讀出來,那是高手。一起來試試。
生齊讀。
師:前幾個讀得特別好,“大吃一驚”有的同學眼睛都瞪大了;“笑瞇瞇”讀得不理想,再試試,讓我看到從心底里發出的笑聲。
(出示第三組詞語。)
生齊讀:偷偷地喊,拼命地叫,悲哀地說,幾乎聽不見,流下眼淚。
師:讀得特別準確,但是還能讀得更好。要把詞語表達的感情讀出來。
生再讀。
師:為什么你讀得越來越弱啊?
生:因為后面幾個詞語都是比較傷心的。
師:是啊!你看,我們不但要讀出詞的字面意思,還要讀出詞表現的畫面,更要讀出詞語表達的感情。把詞語的感情讀出來了,畫面也就有了,字面的意思也有了。請你再來讀——
生齊讀。
師:三組詞語分別寫誰的?
生:牛、青頭、紅頭。
師:請你看著這三組詞語,告訴我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生:這篇文章寫了青頭和紅頭玩捉迷藏,紅頭被吞到了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故事。
師:還有補充嗎?
生:還應該加上一段,青頭鼓勵紅頭,讓它有信心,然后牛在把草連同紅頭一起送回嘴巴里的時候,青頭就在牛鼻孔上蹭來蹭去,最后讓牛打了個噴嚏,兩個好朋友就相聚了。
師:你把他后面沒說的補充了一下,能不能簡單點?一兩句說完。
生:青頭和紅頭捉迷藏,紅頭被吞到牛肚子里了,青頭鼓勵了紅頭,給它出主意,幫助紅頭從牛肚子里逃脫出來。
師:讀完這篇文章你還知道了什么科學知識?
生:我知道了牛有四個胃,前三個胃是貯存食物的,只有第四個胃才是消化的。牛會把它吃進去的東西,從第一個胃運到第二個胃,再從第二個胃回到牛嘴里,它細嚼慢咽以后再把食物通過前幾個胃送到第四個胃。
師:知道了牛的消化過程。老師在課前給你們出示的小文章片段還記得嗎?是不是就是講這個事?
生:記得!是的!
師:兩相比較一下,那個科學知識有意思嗎?
生:沒意思!
師:這個故事簡單有趣吧?這么簡單有趣還把深奧難懂的知識講得清楚明白,這就是科普童話的魅力。你們真把這個科學知識學懂了嗎?請打開學習單,拿出筆。請你用帶箭頭的線段,畫出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線——注意,不是牛完全消化的過程。
學生動筆,教師巡視。
師:小組內三人交流一下,看看畫的是不是一樣。錯的幫助他改過來,告訴他錯在哪了。
小組交流,改正。
師:這個對大家很容易,只要你把課文讀懂了就知道。誰告訴我,你畫這個圖的依據是哪段話,誰能讀出來?
生:我畫的路線是依據這里——紅頭在牛肚子里隨著草一起移動,從第一個胃到了第二個胃,又從第二個胃回到了牛嘴里。
三、角色朗讀,讀好人物對話
師:路線畫出來了,這個科學知識我們也就學會了。這是一篇科普童話,同學們,學童話要經歷三個階段,才能把童話學明白。第一階段,讀童話。把童話讀好,是后面的基礎;第二階段,講童話。能把這個童話講出來,那才是真正的高手;第三階段是能夠編童話、寫童話。你能不能跟著老師經歷這三次挑戰?
生齊:能
師:讓我們先來讀童話。現在請你迅速地掃讀課文,你發現什么特別多。
生:自然段特別多。
生:對話特別多。
師:你們真善于發現,發現了自然段多,是因為它們的對話多。一篇文章如果對話特別多,就非常適合分角色朗讀。(出示分角色朗讀小組分工。)
生讀:
1.三人一小組,一人讀青頭,一人讀紅頭,一人讀旁白。
2.默讀課文,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
3.小組商量,明確分工。
4.用√標記自己要讀的句子。
5.練習朗讀自己角色的語句。
師:準備好,現在請你迅速地再掃讀一遍課文,確定一下自己要選擇的角色。請你在10秒鐘之內選好角色。
學生選角色.
師:每個小組的旁白請舉手。你們很重要,引導著故事的發展,要想辦法把紅頭和青頭帶進去。
師:紅頭請舉手。這些紅頭小朋友,你們要經歷一次危險的旅行哦!要注意把危險的語氣讀出來。
師:青頭請舉手。你們的任務很重,科學知識都是青頭講出來的,得把它說明白,講清楚。
在書上迅速地用√標記出你要讀的語句,只給你20秒鐘,看誰對課文更熟悉。
生勾畫,師巡視。
師:畫完的同學,把你要讀的句子練讀兩遍。
學生練讀。
師:小組朗讀要把整篇文章讀下來有困難,我們一個片段一個片段練習,先來熱身練習讀“旅行前”這一段。三個人讀的時候要配合好。旁白讀完了,紅頭青頭的話馬上就要對應接上。銜接好,中間不能斷。還要注意,從開始朗讀,就要進入角色,像表演小故事一樣。可能有點難度,我們先用這個片段練習練習。
小組分角色朗讀“旅行前”,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一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展示。
師:請一個小組展示朗讀。
生小組讀
師:讀得挺好,配合得很好。這樣分角色朗讀,能把故事講得很清楚。增加點難度,“嘴里”這一段可不好讀,能把這一段讀好,全篇文章都能讀好。挑戰一下,小組內練習開始!
小組分角色朗讀“嘴里”(正在這時,一只大黃牛從紅頭后面慢慢走過來……它和草已經一起進了牛的肚子),教師巡視。
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展示。
師:我想問問你(青頭扮演者),你都被人掃到地上去了,那么疼,還一骨碌爬起來,你為啥要這樣啊?
生:因為我要救我的朋友。
師:你要救朋友,那說話時候應該——
生:更有力。
師:我再請問你(紅頭扮演者),紅頭哭起來,應該怎么讀呢?
生:可以稍微帶點哭泣的語氣。
生試讀“紅頭哭起來”,師點評、指導。
師:提示語讀懂了,全篇所有的對話就都能讀好了。我們來練一遍,叫起來——
生:救命啊!
師:拼命地叫起來——
生:救命啊!
師:青頭問——
生:你在哪兒?
師:青頭急忙問——
生:你在哪兒?
師:一骨碌爬起來大聲喊——
生:躲過它的牙齒,牛在這時候從來不會仔細嚼的,它會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師:紅頭哭起來——
生:那我馬上就會死掉。
師:表情也有了,就這樣才能把對話讀好。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個小口訣。
生齊讀:提示語,心中記,帶表情,想語氣。
師:讀兩遍能背下來,讀三遍就能用上。就用這個辦法小組內練讀“嘴里”部分。
小組第二次分角色朗讀“嘴里”這一段(正在這時,一只大黃牛從紅頭后面慢慢走過來……它和草已經一起進了牛的肚子),教師巡視。
小組展示朗讀。
師:我給你們配上音樂,請你們把同學們帶到這個故事里。再幫你們錄音,一會播放給同學們聽。
一小組講臺前進行配樂分角色朗讀展示,教師播放剛剛錄好的學生朗讀錄音。
師:我們可以在家里和爸爸媽媽這樣讀童話,分好角色,配上音樂,用手機錄下來。你發現自己也像播音員一樣成了講故事的人了。
四、片段練習,講好科學童話
師:這段話讀好了,說明你整篇文章都能讀好了。難度再升級一下?誰能講出 “在第一個胃里”這部分的故事。講的時候可以不按照原文的語句,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生小組內練習講“第一個胃里”部分,教師巡視。(青頭又跳到牛身上……它咬著牙不讓自己失去知覺。)
師:這兩段話里,大部分的語言都是青頭說的,它講了這個科學知識,那你講的時候也要講得清楚明白。
一小組進行講“在第一個胃里”的片段展示,
師:這三名同學講得很棒了,因為老師突然要求不再看書了,有點困難。還有哪個小組可以嘗試不看書來講?用自己的話來講。
一小組進行片段展示
師:看來講故事還是有難度的,基本講出來了,下課后這個片段我們可以再練一練。如果你能把這個片段講明白了,其他的課文片段你也能講清楚講明白了。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講最后的故事,“從嘴里出來”這一片段,請同學來讀藍色字部分,一起進入到童話中。
師生合作配樂分角色讀“從嘴里出來”片段。(紅頭在牛肚子里隨著草一起移動……青頭笑瞇瞇地說:“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師:進入到故事里了嗎?
生點頭:進去了。
師:我還得問問你們,紅頭為什么流下眼淚啊?
生:因為它的朋友幫助它回到了這個世界。
生:因為它非常感動,它的朋友告訴它一些東西,終于幫它出來了,所以它非常感動。
生:劫后余生。
生:紅頭非常感動是因為它看到自己的朋友非常激動。
師:紅頭看到自己的朋友高興地流下了眼淚,自己被救了特別高興,還有什么?
生:激動、感動、興奮。
師:喜極而泣。
生:從在胃里不開心到出來見到青頭非常開心,感動!
師:在胃里還有點委屈。紅頭都哭了,青頭為啥還在笑呢?
生:因為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出來了。
生:因為它把自己的好朋友救出來了。
師:這也是對朋友的安慰,你看,好朋友之間就應該這樣。這樣一讀把故事就讀明白了。而且你也進入到故事里了。
五、角色互換,創編科學童話
師:同學們,青頭紅頭不止在牛肚子里旅行,我們還可以模仿著課文的內容編一個童話故事,我們讓青頭和紅頭到同樣是反芻類動物的身體里去旅行一下。(出示反芻動物的圖片)這次是紅頭進牛肚子,下次可以讓青頭進駱駝肚子里,或長頸鹿的肚子里,長頸鹿的脖子這么長,它出來的時候很困難啊!我們得想點特殊的辦法才行。
師:你們也模仿著課文的內容,編一編在誰的肚子里旅行的故事,下節課讀給同學聽,看誰編的故事最好聽。
師:科學童話讀起來真的很有意思,你看還有好多科學童話呢(圖片出示書影),給同學們推薦葉永烈爺爺的《葉永烈科學童話》和《高士其科普童話》,好玩、新奇,想象豐富。好多好多的知識,都可以從有趣的故事里學到,這就是科學童話的魅力,讀科學童話吧,你一定會愛上它。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