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
新舊媒體融合下記者采訪方式的變化
交流更加順暢
現在網絡的發展態勢使人們在進行信息交流時有了更多的交流方式,已逐漸成為當今重要的交流載體。構建交流平臺,使觀眾可以進行更加深層次的互動與交流。與此同時,網絡新媒體平臺的發展與更新,也使觀眾在獲取信息的情況下變成新媒體的運用者,逐漸地成為信息的挖掘者與分享者。傳統的信息單向接收方式已無法滿足現代觀眾對信息雙向交流的需求,使觀眾發展成信息的傳播者之一。在新媒體的背景下,記者在進行采訪時需要打破傳統的采訪策略,以更加新型的采訪方式,從多個角度獲取網友對感興趣的新聞事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在采訪過程中,不僅要保證交流的順暢性,也要更加周全地考慮到觀眾的心理以及疑惑,確保采訪可以在更加舒適的環境中進行。
采訪速度更快
現如今人們在進行信息交流時要求保證更快的交流速度,而移動設備的使用可以很好地達到快速交流的需求。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傳播功能的更新以及拓展,使其具有強大的傳播能力。即使群眾遇到突發新聞事件,也可通過短視頻錄制并上傳的方式將其分享到各大網絡平臺,這一傳播現狀主要展現了現在信息交流的快速以及創新。因此,目前廣播電視臺正在以更快的速度開發可以更快進行信息獲取的新媒體工具,確保官方平臺在獲取新聞消息時,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將其作為官方掌握的信息進行分享和傳播,在此基礎上根據自身的專業素養,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快速的甄別和分析,確保傳遞給觀眾的信息具有真實性和時效性。
采訪方式更加豐富與開放
傳統的新聞采訪方式與新媒體背景下的采訪方式主要區別在于,前者完成采訪的空間大多數是封閉的,封閉的原因主要在于確保錄制過程中音頻的錄制效果,在選擇傳播渠道時也由于當時傳播形式的各種限制,只將電視機作為傳播的途徑。觀眾如果想與平臺進行深入交流,只能通過撥打熱線或者郵寄信件的方式進行交流,這種溝通方式不僅為觀眾帶來了很多的障礙,也使平臺與觀眾在交流過程中不能更加順暢。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逐漸地改善了這類新聞采訪方法,并為傳播過程提供了更加寬廣的空間。觀眾在獲取信息時可以通過智能的設備端,例如電腦和手機等,以更加實時的狀態了解信息,保證了信息的時效性。新聞信息的采訪形式與之前相比也有了更多的進步,種類多樣且更加開放,使觀眾在與平臺進行交流時變得更加方便和容易。
新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視臺
新聞采訪調整現狀
采訪形式規章制度化
在新媒體的發展背景下,大多數廣播電視臺逐漸地向新媒體的技術與理念靠攏,但仍然存在部分廣播電視臺由于應用傳統的新聞采訪方式與制作方法,形成了多年來固定的運作模式,管理層在進行任務分配時也明確地對各個方面的工作有規章制度的約束,使工作者在進行采訪時必須要按照規定執行,否則會受到發展的制約。在這種采訪形式的約束下,記者在進行采訪活動時,無法在最大程度上發揮自身的價值以及創造性。新聞采訪的內容需要在具有創新性的采訪過程中發揮價值,傳統的采訪形式使內容缺乏新意、過于枯燥。與此同時,新聞記者在長期的采訪技巧規章制度的約束下,使其采訪能力受到限制,無法在短時間內尋找具有一定創新性的突破口。為了更好地展現新媒體時代對于新聞風向的自由拓展,電視臺需要為記者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及自由,使新聞記者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向國內的優秀新聞人學習經驗,也可借鑒國外新聞人的優點取長補短,提升自身專業的采訪技巧,更好地滿足觀眾對于官方媒體的要求。
采訪內容不夠深入
在采訪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加有效的新聞信息,需要保證采訪內容的深度。但新媒體的新聞采訪由于具有一系列的混雜因素導致其無法滿足這一要求,其中包括制作的時間短、新聞制作人素質參差不齊等。根據這一情況,廣播電視臺在進行新聞造勢時,可以更多地利用新聞采訪呈現的優勢。傳統電視的新聞采訪在發展過程中,目前遇到的主要問題也與新媒體一致,受到時間的限制。由于采訪過程中可以獲取大量的信息,在進行信息傳遞時受到時長的影響,需要對新聞內容進行取舍。講解過程中也只能對新聞內容進行大概描述,除此之外在進行新聞播放時也包含了大量官方語言以及專業用語等,這一系列因素都會導致新聞采訪內容無法被絕大部分觀眾欣賞,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會使一部分觀眾失去收看新聞的興趣。
新聞采訪過程過高依賴錄像設備
新聞采訪過程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攝影設備。攝影設備可以通過更加精準的方式對現場的人、事、物進行捕捉,使新聞內容以更加客觀的方式進行呈現。但在采訪過程中出現設備故障的問題時,記者在與被采訪人進行溝通交流時,暴露了一部分記者在職業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例如控場能力不足以及文字表達能力差等,使整個新聞采訪過程無法更加客觀和公正地進行。發生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記者過分依賴錄像設備忽略了自身基本素養的提升。
新時代記者采訪創新策略
新聞采訪形式以及內容方面的創新
深入挖掘新聞線索
由于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以及發展,官方新媒體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也更加注重其他非官方媒體為其帶來的沖擊力。因此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時,應在最大限度內將社會資源的優勢展現出來,獲得更多觀眾的關注。在進行新聞線索挖掘時,要以更加深刻的角度走進民眾的生活,探索與民眾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新聞話題。與此同時,新聞在發表之前需要保證其權威性,新聞線索采集時也要注意對新聞內容真實性的考究,使獲取的新聞更有價值。
采訪融合新媒體理念
新媒體采訪形式與傳統的采訪形式進行比較,主要區別在于擁有更多的選擇空間,使新聞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可以具有更多的自由,提升創新能力。對于廣播電視臺的新聞記者來說,首先是需要針對工作任務進行新媒體理念的學習。除此之外,在采訪時也要利用各種各樣的采訪工具促進采訪的順利進行。例如,在進行采訪時,專業的攝影設備無法在第一時間進行工作時,記者可以通過手機錄像的方式及時地對新聞第一現場進行記錄,保留最新的新聞信息。除此之外,通過構建官方公眾號、微博等,及時地對新聞信息進行推送,提高觀眾對于官方信息的關注度。
適應新媒體時代碎片化特性
在目前的現代化發展進程中,中、青年通過碎片化時間進行信息獲取,這也是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地受到中青年喜歡的原因。因此廣播電視臺在進行新聞采訪時,也要根據此類情況進行調整,首先可以通過縮減采訪時間的方式將大項目分段進行播放,其次是在設計采訪畫面時通過多種色彩區分的方式,促進觀眾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重要信息的獲取,最后是在進行新聞的聲畫編排時,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鏡頭的有效性。
提升新聞采訪記者的素養
廣播電視臺需要對新聞人的職業素養和工作態度進行考核,以確保新聞信息的真實性和權威性。新聞采訪工作開始之前,記者需要根據采訪對象提前進行流程梳理,確保采訪提綱可以更加流暢。除此之外,要及時地對自身表現進行自我評估,使每一次的采訪都有訪問技巧的提升,增加自我的新聞采訪能力。采訪過程中,由于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導致可能發生突發事件,在這種緊急情況下,記者需要有臨危不亂的心智,沉著冷靜地對待現場突發狀況,這需要記者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地積累工作經驗。
新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視臺在發展過程中應更加注重發揮自身優勢來保持激烈的市場競爭力,針對傳統的運作模式進行創作思路以及采訪理念的更新,使新聞播報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提高廣播電視臺新聞采訪的權威性以及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