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丹

現階段主持人信息傳播能力的特點
新的媒體背景下,廣播主持人必須具備較強的現代傳播能力,反映新媒體的發展現狀,信息是電視廣播的基礎。因此,電視節目也必須具備較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如分析信息對公眾的影響、信息的真實性等,然后拿出傳播的核心,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主持人的水平。其次,主持人應該能對這些信息進行審查。作為一個主要的節目傳播者,主持人應該有良好的傳播能力。只有全面審查信息并做出正確的預測,才能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主持人還應具有強大的信息配置以及控制能力,針對不同的目標群體采用不同的信息配置。
在新媒體背景下,對廣播主持人的專業背景要求較為寬松,很多崗位也不需要多年的從業經驗。在傳統媒體的背景下,對主持人的要求非常高。他們除了專業背景和經驗外,還需要廣電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但是在新媒體的背景下,主持人的身份正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主持的門檻也越來越低。演員,歌手,甚至科學家有時也會充當主持人。不同行業的主持人之間的分工并不那么明確。例如,主持體育節目的也可以主持娛樂節目。適應了新媒體背景下不同類型節目的多樣性,節目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化。在新媒體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新節目向公眾推出,也對主持人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廣播主持人在信息
傳播中出現的問題
在語言上會出現語言失范的問題
在一些方言較重的地區,普通話基礎相對薄弱,很多人也加入了廣播主持隊伍。雖然這些人受過專業訓練,但他們的發音卻受到方言的嚴重影響。在節目主持過程中,很容易引導觀眾。
出現發聲失范的問題
常發聲失范主要表現在口腔控制和呼吸控制方面。呼吸是聲音產生的動力。呼吸不暢容易導致傳輸內容低落、不活躍,使句子感覺不清、不流暢,安靜的呼吸和飽滿的呼吸是電臺和主持人員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弱化媒體語言文化,不利于社會文化的引導
社會文化反映了人的生活,記錄了人類的活動,是歷史的積淀,是人們對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希望,是人們認識自然的框架。收音機媒體和電視擔負著引導社會文化正確發展的責任,播音員和主持人的語言錯誤對社會產生了非常負面的影響文化。另外,廣播主持語言不規范的負面影響會被大眾傳媒大大強化,對全社會健康、科學、有序地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產生負面影響,也會對整個媒體的文化認同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影響整個社會從內到外的整個媒體語言都產生負面影響,使媒體的文化身份成為一種錯覺,造成危機和仇外心理。播音員和主持人應注意語言錯誤的負面影響,以避免語言錯誤。
廣播主持人傳播能力拓展的途徑
對語言規范引起重視
在我國的社會主義發展中,語言和文字是與我國文化振興和繁榮直接相關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國文字的簡化和漢語發音的推廣,應當對文化知識的學習采取統一的辦法,在人口交流中使用統一的標準化語言,以有效地消除各地區交流的障礙。廣播和電視等媒體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為語言交流正常化創造了積極條件。但是,一些新的媒體語言在網絡上的出現和廣泛傳播,妨礙了語言規范的標準化,不利于廣播主持人進行傳播,因而有必要改進廣播語言的標準化,這就要求對廣播語言進行適當的知識管理,并應當對語言和文字引起重視,提高廣播主持人的傳播能力。
要提高廣播主持人員的綜合素質
由于廣播電視工作人員和與廣播主持有著直接聯系,因為廣播電視臺工作人員在廣播主持工作中犯相關錯誤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廣播主持人員的工作內容涉及到傳播國家政策,所以對廣播主持的語言規范以及綜合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只有提高了廣播主持人的綜合素質才能使得廣播主持人的傳播能力得到拓展。因此,有必要提高播音員政治素養,使他們具備相關的政治理論知識。
完善語言文字使用規范
語言文字的廣泛使用對人們使用語言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語言修養不高,不會講普通話或不能講更規范的普通話,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流,會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語言文字進入了更高的領域。因此,不會使用標準漢字信息對語言文明來說將會被未來社會所淘汰。語言的使用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精神本質的最重要標志之一。正確書寫和使用漢字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人際交往和經濟發展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國家相關部門應結合語言規范的要求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語言規范進行監督,讓相關工作人員對語言規范引起重視,制定健全的語言文字法律法規。把語言文字工作納入法律軌道,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實現科學有效管理,只有在語言上進行了規范,才能夠有效避免廣播主持人在進行播報的過程中出現錯誤,進一步提高廣播主持人的傳播能力。
對廣播主持人的信息管理能力進行拓展
在傳統媒體活動中,廣播主持人的能力主要體現在傳播能力上。然而,隨著新媒體的融合和發展,電視節目的播出空間和形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廣播主持人的需求也在改變。因此,廣播主持人需要擴大信息管理能力,提高溝通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回應社會的需要。主持人必須準確、清晰、盡可能多地提供信息,做好信息的篩選和核對,有效篩選信息,提高節目的可信度。廣播主持人的信息管理能力有:首先是如何傳播信息。作為一個信息處理者,廣播主持人必須學會如何篩選信息,熟練使用媒體技術,將主題信息鎖定,將代表性信息鎖定為節目主題,并刪除不相關的信息。信息在篩選過程中,我們需要遵循的原則是:內容必須實用,信息來源必須可靠、準確、真實。其次,學會識別信息,信息的識別功能是用來評估信息的真實性。應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以避免誤導性信息的傳播。如果廣播主持人要利用網絡信息,就必須進行研究,確保其真實性,然后才能進行播出。只有多角度、多層次地對信息進行分析和審查,認真審查,才能避免盲目傳播,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最后,信息整合主要是指對事件進行綜合分析。在新媒體的背景下,信息大多是零散的,這就需要進行整合分析,以避免信息的中斷。因此,廣播主持人必須具備較強的邏輯推理、問題分析和知識整合能力,以保證信息的完整性。
綜上所述,新媒體的迅速發展直接引發了廣播電視節目的創新和廣播主持人的個性化發展,為廣播主持個人能力的發展提供了機會。廣播主持人需要對主持活動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在新媒體的發展機會和現實的沖擊下廣播主持人必須及時了解變化,將自身的專業素質融入節目中,從主持節目的風格、溝通技巧、專業知識等方面不斷提高自己,滿足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需要,收集相關信息,拓寬他們的溝通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擔負起傳播的責任,有效促進視聽語言藝術,以實現節目品牌的雙贏和廣播電視的節目更接近公眾,更好地與社會溝通。
參考文獻:
[1]張家琪.媒介融合域下地方高校學生節目主持人傳播能力的培養——以四川文理學院為例[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7,27(02):141-143.
[2]張家琪.媒介融合域下地方高校學生節目主持人傳播能力的培養——以四川文理學院為例[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7,27(02):141-143.
[3]李亞銘.口語傳播視域下的播音主持專業教育模式改革[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3,35(10):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