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福
時光清淺,歲月嫣然,驀然回首那些鐫刻在生命平仄韻律中的足球故事,滿是我與孩子們共同成長的痕跡。我的感受就如電影《老師,你好!》里的一句臺詞:“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里遇見你,而是遇見你才是最好的時光。”
一、初相識,我們彼此欣賞
2018年,我闊別從教20多年的中學調入小學,從事小學足球教學工作。當時我面臨著3個“挑戰”:一是要挑戰從初中到小學;二是要挑戰從九年級突然跨越到一年級的教學;三是要挑戰從體育學科到其他學科的貫通。盡管我自認為已經做好了準備,但初次面對一群天真爛漫、熱情好動的一年級“小可愛”時,情況還是超出了我的想象。我發現他們可不管什么課堂紀律、學習任務和自我約束,完全憑著自己的喜好在足球場上“玩”。玩得高興時,可能會直接向我“表白”:“足球老師,我喜歡你!”玩得不高興時,就連足球課也不喜歡了。我深刻認識到,我的教學工作不能僅憑借以前在初中任教的經驗、認識和方法。于是,我使用觀看電影或視頻的方法,培養孩子們的足球興趣。如,利用雨天在教室里播放電影《伯爾尼的奇跡》,在我聲情并茂的講解下,孩子們時而驚呼,時而頓足,我們為電影里魯班斯基的遭遇感到難過,為馬蒂亞斯的幸運感到高興,為球員赫爾穆特·昂的球技而嘆服。在觀影過程中,孩子們懂得了在足球比賽中應遵守基本規則,知道了足球場地中各種線條的意義,了解了足球比賽需要守門員、后衛、中場和前鋒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孩子們學習足球的動力。觀影后,一個孩子特意跑來告訴我:“老師,您教我踢足球,我要學好本領,將來為班級增光。”“好的,我很欣賞你,咱們一起努力。”我欣慰地回答。
二、游戲中,我們嘗試創新
足球游戲品種繁多,如,趕小豬、跟球跑、敵人來了、打鴨子等。足球教師可以在每節課選擇不同的游戲,也可以利用一種游戲創新不同的玩法,以此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如,對于“老狼老狼幾點鐘”傳統游戲,我和孩子們就創新了多種玩法。如,站立式不超越“老狼”的追捕游戲(也就是傳統玩法);站立式超越“老狼”反向躲閃游戲(小羊超過老狼的分界線后再追捕);跪爬式模仿“小羊”奔跑的追捕游戲(跪著爬行模仿小羊);地滾式觸摸游戲(躺在草地上滾動);“多狼少羊”游戲(如,10只狼、8只羊);“一狼一羊”追捕游戲(如,10只狼、10只羊)等。再如,對于室內分組“開火車”游戲,我們創新了“開牛車”“開馬車”“開跑車”“開水果車”等不同的快速反應游戲(如,開牛車的4支隊伍分別叫金牛隊、黃牛隊、猛牛隊、奶牛隊)等。孩子們在邊玩邊學的過程中,探索游戲的多種玩法,感受成功的喜悅,既積累了運動經驗,又收獲了體能、認知等方面的發展。同時,在與同伴做游戲的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協同合作,學會了遵守游戲規則。他們通過觀察、思考和判斷等方式,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游戲的不同玩法啟發孩子們的創新性思維。
三、學練時,我們相互提高
最初在教一年級的孩子們學習踩球、蕩球、運球、傳球等基本技術時,我采用了集中教學的方式,收獲的課堂效果一般。于是,我改為采用小組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組,由小組長組織學練)方式教學,組長由孩子們投票選出。當選組長的孩子,動作做得更好了,管理能力更強了,覺悟也更高了。練習中,還經常有孩子要求在我面前演練一遍技術動作,展示完自己的所學成果后會問:“老師,我做得怎么樣?”“做得不錯,很好。”“那我能當副組長嗎?”“可以,相信你會做得更好,加油!”此時,他就會高興地回到小組中輔助組長組織練習。有時,還會出現個別小組要求輪流當組長的情況,我都欣然同意。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我還穿插一對一幫扶的教學方法(學得快的學生幫助學得慢的學生),幫助學生進步。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為了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組織了分組競賽練習(比一比哪個小組學得更快、更好)。我發現,此時的孩子們十分團結。因為獲勝的小組可以玩游戲,而失敗的小組需要留下來繼續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有的孩子踢球“準頭”好,我就讓其擔任前鋒,有的孩子靈敏度高,我就讓其擔任守門員;還有的孩子傳球、控球能力強,我就將其發展為中場或后衛。這樣的因材施教,發揮了孩子們各自的優勢,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當然,作為足球教師的我,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加深了對學情的了解。我也根據不同的學情,設計了不同的練習方法,努力使每個孩子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
四、挑戰后,我們敢于超越
根據孩子們的學習進程,我經常分階段組織挑戰比賽。如,以足球踩球為例,第1階段進行等級賽(足球教師制訂標準,如,在30秒內踩球達到45個以上劃分為A級,40~45個劃分為B級,35~40個為C級,35個以下為D級),每個孩子都要參加等級比賽。1個月以后,我發現能夠獲得優秀(A級)的孩子少之又少。于是在第2階段,我組織了挑戰賽(孩子們在已有的基礎上經過練習,向高一等級發起挑戰,如,目前是B級的,接下來可以挑戰A級),一段時間以后,一些孩子順利晉級,一些孩子挑戰失敗。為了激發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在第3階段,我組織了復活賽(在上次挑戰賽中失敗的,通過自身的努力、同伴的幫助和足球教師的指導,取得較大進步的孩子“滿血復活”,再次向高一級別發起挑戰),此時,大部分孩子已經達到了A級。在第4階段,我又開始組織了PK賽(強強對抗,向自己的榜樣或標桿發起挑戰),獲勝的學生可以在當周成為“助理教師”,幫助教師巡回指導其他孩子練習。通過不斷挑戰,孩子們不僅懂得了合作,學會了自律,掌握了技能,還在小集團化學習形式中,認識了比賽、認識了足球,認識了運動。通過各級挑戰,培育了孩子們敢于面對自身的不足,勇于克服困難、挑戰自己的品質,培養了孩子們堅持不懈、敢于挑戰的精神。
在足球課堂教學中,我時刻關注每一個孩子的身心特點,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創設足球學習氛圍,利用足球運動的趣味性、競技性、娛樂性等,激發每個孩子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同時,挖掘足球游戲元素,鼓勵孩子們多玩、多想、多探索,寓教于樂,培養他們的靈活躲閃能力、自我保護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學習探索能力等。未來,我將和孩子們同進步、共生長,綻放屬于足球的最美時光,譜寫更加璀璨的足球華章,為實現“班班有球隊,人人會踢球”的美好愿景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