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7日下午3時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重要的見證者和推動者,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原會長高尚全,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協和醫院逝世,享年92歲。
高尚全,1929年9月生于上海市嘉定縣,他從1956年與改革結緣直至90多歲高齡一直在為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出謀劃策、盡心推動,真正踐行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八個字。他關于“企業自主權”“商品經濟”“勞動力市場”等一系列改革建言,寫進了中央文件,有力推動了中國改革開放事業和改革理論的發展。
1952年23歲的高尚全從上海圣約翰大學經濟系畢業,被分配到東北工業部機械工業管理局,此后,他在機械工業系統整整干了30年。1982年起他歷任國家體改委處長、副局長、中國體改研究所所長,1985~1993年任國家體改委副主任,1999年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
高尚全曾先后參加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等6次中央重要會議文件起草工作。他是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1956年,當時還在第一機械工業部工作的高尚全注意到部里招待所長期人滿為患,分析背后的根源是企業缺乏自主權,只能“跑部錢進”,于是以個人名義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企業要有一定的自主權》,引起企業界和各有關部門的關注。此后,他十分關注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在實踐中看到了計劃經濟的弊端,他成為極力主張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員。
2018年,接受《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時,他說,如今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剩下的都是硬骨頭,如:如何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句話落到實處,如何為企業創造平等競爭的環境等。“改革是無止境的,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改革永遠在路上,因此,解放思想也無止境,還需要不斷推進思想創新和理論創新。”高尚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