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里克·波斯納
隨著著名的反壟斷倡導者莉娜·可汗(Lina Khan)被任命為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現在正是考慮所謂“新布蘭代斯主義者”將對美國反托拉斯法產生何種影響的時機。以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路易斯·布蘭代斯命名的“新布蘭代斯主義者”認為,反托拉斯法的執法過于軟弱和無效。他們在打破壟斷方面比傳統的反托拉斯專家更為開放。
在“新布蘭代斯主義者”得勢之前,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達成共識:美國法院和監管機構沒有大力執行反托拉斯法。長期執法不嚴,導致更加集中化的市場、消費價格上漲、企業利潤暴增。部分解決方案是給予監管機構更多的資源,并提高監管機構用來批準大企業合并的標準。
在“新布蘭代斯主義者”看來,技術官僚們致力于傳統的反壟斷分析,這種分析會權衡市場競爭的好處和規模的優勢,并且認為應該允許企業通過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來增長,即使它們最終主導了市場,只要合并產生的規模經濟大于反競爭影響,就應該允許合并。
“新布蘭代斯主義者”的靈感來自鍍金時代的反壟斷風潮。19世紀晚期的民粹主義者和20世紀的改革派并不主要關心效率,也不仔細區分壟斷對價格、工資、競爭和其他經濟變量的影響。他們的論點是,像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和鋼鐵大亨卡內基這樣的人和他們的公司實在是太強大了。他們的政治和經濟權力不符合民主,反壟斷法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在目前的反壟斷辯論中,大型科技公司是一個導火索。技術官僚認為,大型科技公司以低價甚至是完全免費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只有在有證據證明這些商業行為提高了價格的情況下,它們才應受到譴責。但“新布蘭代斯主義者”看到了鍍金時代壟斷的重現,他們堅持認為,傳統的反壟斷分析沒有認識到這種壟斷的危害。
其中一個危害就是干預政治。壟斷企業不再像19世紀那樣向立法者行賄,但大型科技企業如臉書、推特,顯然對美國政治產生了重大影響。另一個問題是消費者自主權的喪失:大型科技公司了解我們的一切,從我們的購物習慣、搜索歷史到我們的醫療記錄和個人通訊。這導致它們將信息與其他公司共享,而且經常落入黑客之手。更糟的是,他們利用算法使用戶上癮并操縱用戶。
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經濟學家認為反托拉斯法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政治和經濟價值的威脅還可以通過競選財政法、分區法、健康和安全條例等得到更好的消除。
這種觀點很有道理——最好是通過明確的立法改革,來解決科技市場存在的問題。但“新布蘭代斯主義者”會反駁說,大型科技公司可以利用他們的政治權力來阻礙這些改革。畢竟,這些科技巨頭們已經阻礙了對隱私和數據的保護,而對于企業言論的監管,以目前最高法院的判例來保護,將無濟于事。
記住,19世紀對壟斷的主要擔心是大企業掌握了太多的政治權力。如果你削減了其規模,也許寡頭們不再會掌握太多的政治權力。反托拉斯法是美國法律中現有的唯一工具,可以將一個擁有太多權力的大公司,轉化為一群沒有權力的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