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民
摘要: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的經濟水平快速提升,市場經濟結構面臨著調整與重組,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加強財務管理與銷售管理之間的關系,財務管理部門為產品銷售提供產品定價、成本等相關信息,協助業務部門制定銷售策略;同時,產品的銷售活動又能體現企業的利潤價值。通過二者協同發展和相互作用,可以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銷售業務;財務管理;策略探討
引言
經濟、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為我國企業規模和業務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同時也導致企業財務管理的難度加大,財務共享服務中心(FSSC)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在強大的現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夠對企業分支機構中可標準化的財務業務進行統一處理,提質降本,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某企業發展勢頭良好,規模迅速擴張,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了18家全資子公司,該企業通過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實現了對整個企業內部的財務信息、資金、人員等統一管理,收獲了良好效果。
1財務管理能力”還是“財務能力”
關于“財務管理能力”的稱謂,國內有的學者稱為“財務管理能力”,也有不少學者稱為“財務能力”。那么,究竟應該稱為“財務管理能力”還是“財務能力”?本文認為,應該從漢語詞組的結構來進行界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下同)將“財務”一詞解釋為“機關、企業、團體等單位中有關財產的管理或經營以及現金的出納、保管、計算等事務”,因此,從詞性角度來看,“財務”是一個名詞,“能力”也是一個名詞,兩者如若組成詞組“財務能力”,則是“名詞+名詞”形式的并列詞組結構,兩個名詞之間彼此地位平等、沒有輕重主次之分,無法體現出“該能力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所具有的”這一屬性要求。而“管理”是一個動詞,與“能力”這個名詞搭配可以組成動賓結構的詞組“管理能力”,再加上“財務”這個修飾詞,組成了“財務管理能力”這個“名詞+動詞+名詞”的復合式詞組。這樣的詞組才符合漢語詞組的組成規范,也才能體現出與財務管理活動相對應的能力。因此,本文采用“財務管理能力”而不采用“財務能力”這個稱謂來描述財務管理所應具備的能力,但鑒于不少學者采用“財務能力”這個稱謂,為表示尊重,本文在介紹他們的文獻時保留了其原有的稱謂。
2強化銷售業務財務控制的路徑
2.1完善銷售財務管理組織結構
由于銷售部門處于企業的業務前端,直接面向市場和廣大消費群體,銷售業務的工作重心在于市場份額拓展和銷售業績指標完成等。但在銷售環節當中有涉及到一些經濟活動處理事項,包括銷售費用核算、產品價格監控、投資利潤預測、公共費用報銷、財務報賬等。因此,企業可以在銷售部門當中設置銷售財務崗位,主要承擔營銷成本核算與產品價格監控工作。該崗位依舊由財務部門領導,但需要定期向財務部門領導和銷售部門領導反饋相關信息。對于駐派到銷售部門的財務會計人員,在崗位安插和離職解聘等環節需要財務部門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共同審核備案,銷售部門無權參與財務會計人員的管理工作。通過這一管理方法能夠增強銷售財務崗位的工作獨立性,也能夠更好地發揮財務管理工作對銷售業務的指導作用。另一方面,企業還需要在財務部門與銷售部門之間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通過明確權責范圍、落實崗位責任制度等方式,在這兩個部門之間形成監督和制約關系;同時,統一企業的費用報銷制度、營銷費用支出定額、返利確認、銷售合同管理、廣告合同管理等經濟事項,并落實部門聯簽制度,確保財務管理工作與銷售業務活動規范開展。
2.2生產管理能力評價指標
由于一家企業往往同時生產若干種商品,因此,在計算產量指標(如采用產量計算生產計劃完成率)時需要將其中一種商品作為標準商品,然后采用適當的方法將其他商品的產量換算為標準商品的產量(約當產量)。生產管理能力評價指標如下:①生產計劃完成率。該指標反映企業生產計劃的完成情況。指標值越大,說明生產管理能力越強;反之則越弱。②目標生產成本總額實現率。該指標反映企業目標生產成本總額的實現情況。理論上說,指標值以100%為最佳。③目標單位生產成本實現率。該指標反映企業目標單位生產成本的實現情況。理論上說,指標值也是以100%為最佳。④商品缺貨率。該指標反映企業生產的商品不能滿足銷售發貨需要的情況。指標值越小,說明生產管理能力越強;反之則越弱。⑤意外停工率。該指標反映企業生產過程中意外停工的發生情況。指標值越小,說明生產管理能力越強;反之則越弱。
2.3建立信息系統,構建核算環境
提出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戰略以來,某企業積極引進相關技術人員,參與搭建信息平臺,并且引入了ERP綜合管理系統,母公司及其18家子公司全部使用統一系統軟件,實現財務數據的共享互聯,為財務核算工作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ERP系統是某企業探索財務共享路徑過程中應用的核心系統,也是企業應用信息平臺展開財務核算工作的重要保障。以往某企業財務管理使用的是用友軟件,但有些地區子公司使用的軟件是單機版本,財務信息只能在本公司查看,有些子公司共用一個服務器,會計科目也沒有統一,各子公司會計能夠自行設置和自行增刪修改會計科目,這樣不利于企業內部財務核算的標準化、統一化,并且總公司也無法隨時監督了解各子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通過建立統一的ERP系統,某企業實現了各子公司全部在一個系統錄入數據,會計科目全部統一,由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對企業內部的所有財務信息數據進行集中管控,統一核算流程,同時還能夠實時查詢信息數據,有效監督各子公司的財務情況,對于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及時提醒并采取措施應對。
結語
為了更好地應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創新財務管理模式、推進業務與財務高度融合是企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在現階段,企業應當將財務目標設置為價值最大化,聯動財務管理與銷售活動之間的關系,發揮財務引導銷售、銷售反饋財務的積極作用,有效提升企業的銷售收入。同時,企業還需要樹立全局觀念,通過設置有效的溝通機制和崗位制度等,為財務與業務的結合創造良好的環境基礎,促進企業長效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思博.財務管理在市場營銷中的作用研究[J].營銷界,2019(24):187-188.
[2]曾瀟.現代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服務模式構建研究[J].中外企業家,2020(15).
沈陽感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遼寧 沈陽 11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