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冰
英語新課程標準中強調:小學階段應用課程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初步掌握英語交流能力、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為后期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更好地完成后期的英語學習任務。對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而言,其主要的意義在于發展學生英語思維能力、增加學生英語詞匯儲備、培養學生語感。那么,如何開展小學中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呢?下面淺談一下我的想法: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一些小學英語教師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依然選擇以往的教學模式,并未用到創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缺乏趣味性,更像是上翻譯課,將重點全都放在了語法與生詞的教學,并未帶領學生重點學習閱讀方法及技巧,根本沒有想過如何更好的上好一節閱讀課。其實多次看見上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課時,會看到學生一點都不感興趣,總是呈現不懂裝懂的狀態。極大多數學生都不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閱讀效率不高。因為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較多的閱讀教學時間,課外學生也基本不會進行英語閱讀,長此以往,學生很難會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會對英語閱讀產生抵抗情緒。
二、閱讀教學的教學模式
現階段,對于英語教學而言,不同的教學階段會有不同的閱讀教學內容及目標。所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需要分級實施,分階段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隨后帶領學生進行短文仿寫或改寫,將聽、說、讀、寫有機結合,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符合學生實際的閱讀教學方法,從而使教學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三、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
(一)要過生字關,排除障礙
通常情況下,每篇新的閱讀材料都會存在一些生詞,作為小學英語教師,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教師應將重點放在帶領學生學習生詞上。分類進行記憶單詞,積累詞匯、詞匯,想要提高閱讀能力,首先要注重積累詞匯,對于已經掌握了一些詞匯量的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在閱讀中相應增加一些詞匯量會比較容易。舉一個例子,讓一個學生什么都沒有基礎去學一個“watermelon(西瓜)”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如果他掌握了“water,apple,pear,lemon”這幾個單詞,學習“watermelon”就會更加容易。學習單詞時,不能讓學生死記硬背,應結合單詞以及短語的特征,分類進行記憶,這樣會更容易記憶,而且在詞與詞對比、聯系中,記憶效果也會更好。
(二)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特點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案
每個年級段的學生都不會不同的特點,對于四年級學生而言,應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會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我在教廣州版四年級 上冊 十六課Games We Play
Chen Ling:What day is it today?
Mike:Its Monday.
Chen Ling: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Mike:I often play football with my friends.
……
Chen ling:Do you swim?
Moko:Yes,we do.
Min:No,I dont.
教師先通過一個vidio引出學生在操場上活動的情景,讓學生大概了解這篇課文所講的大概內容,使學生初步感知,并產生閱讀的興趣,通過ppt引出各種活動的短語——play playball,play cards,play basketball,經過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交流,會加深學生對這些單詞及詞匯的理解,隨后教師可以設計出較為簡單的句型:1.What are the boys doing?2.Are the girls swimming?3.Do the girls swim?等等,反復問學生問題,保證大部分學生能答出問題,利用小組比賽的形式,學生興趣比較強,最后讓學生代進課文,進行課文表演或復述。
(三)拓展運用,提升閱讀
實質上,閱讀只是一種語言輸入,為發揮出閱讀的作用,最終需要轉化成語言輸出。而語言主要是靠“說”與“寫”進行輸出,所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環節,教師應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說、寫練習。例如,學習廣州版五年級第二學期unit1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這一課內容時,當學完這一課之后進一步了解各個季節的天氣和能進行的活動。引導學生介紹各個季節天氣和應該做的事。我制作了ppt逐步引導學生寫出短文,慢慢引導學生利用My favourite season is/I like /I love /I prefer…It is…I can…I can…寫話.
總的來說,學習是不斷沉淀、積累知識的過程,而若想提升學生閱讀能力,也需要不斷的學習、積累。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選擇最為合適的教學方法,提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 ?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