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煒
摘 ?要:蒙臺梭利教育與我國幼兒園的教育目標都是以幼兒的全面身心健康的發展為前提來實現的。蒙臺梭利教育定位的重點和復雜性在于課程內容和實施方法的有效實施。在符合蒙臺梭利教育目標的基礎上,課程內容應分為基礎課程、發展課程和拓展課程。前者保證了兒童的全面均衡發展,后者對蒙臺梭利教育薄弱的藝術和身體素質進行了改進和補充。本文主要從課程目標層面、課程內容層面、課程實施層面、課程評價層面的四個層面對蒙臺梭利教育法的本土化進行相應的探索。
關鍵詞:蒙臺梭利教育法;本土化;教育
一、課程目標層面的本土化探索
課程目標是將特定的教育價值或教育目標具體化,形成整個課程的靈魂。一般在設計本土化的課程時,要考慮目標整合。蒙臺梭利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兒童發展自己的潛能,培養身心健康的人格,從而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本質上符合我國幼兒園課程目標的相關精神。因此,研究蒙臺梭利教育本土化的第一步就是實現兒童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
二、課程內容層面的本土化探索
蒙臺梭利課程內容的構成以教材為中心,課程內容的選擇主要反映在教材的選擇和相應的工作上。這就要求課程策劃人員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遵循上述課程內容選擇的原則,對蒙臺梭利培訓現有教材和相應的工作進行組織和總結,形成課程的主要內容,并把它作為一門基礎課程,保證兒童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根據中國傳統和當前社會發展的新形勢,編制節日、熱點事件、周邊事件等多個主題,將這些主題的素材轉化為地域性的素材、作品或延伸性活動,將其滲透到整個教學環境的布局和正常的師生互動中。
三、課程實施層面的本土化探索
蒙臺梭利課程實施過程的組織是以環境為基礎的,其教學方法強調“準備環境”,即幼兒可以在事先準備好的環境中自由地工作,通過與客觀世界的互動來完成自我的成長。
因此,課程實施的基本類型是環境,教師的基本任務是創造一個自由、真實、自然、審美安全、有序、豐富的教材環境,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和進步來選擇教材。
四、課程評價層面的本土化探索
課程評價是蒙臺梭利教育的重要內容,了解相關教育的可行性和效果性以及相應的工作的改進,是促進幼兒身體、精神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之一。教師應該注意評價幼兒的發展的相關情況,課程評價的根本價值取向更多的是發展政策。課程評價的主體對應的是教師,評價主體對應的是幼兒。教師通過觀察每個孩子來評估孩子的個人興趣、需求和發展水平,從而提供更適合幼兒發展的相關的教材和任務,從而進一步支持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此外,幼兒園可以每學年進行一次幼兒身心健康發展進行相應的測試,即實施課程評價要求教師觀察和評價不同年齡幼兒身心發展的相應的。
教師應在幼兒觀察、記錄和分析方面接受專業培訓,以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
(責任編輯:鄒宇銘)
參考文獻:
[1]索麗珍. 蒙臺梭利數學教育的本土化[J]. 安陽工學院學報,2020,19(05):124-127.
[2]葉蕊. 民族地區幼兒園進行蒙臺梭利教育本土化探索的個案研究——以A幼兒園為例[J]. 教育觀察,2020,9(28):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