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樵 李震
摘 ? 要: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年來,廉政建設與黨的發展相伴而行、相互作用。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取得政權和鞏固政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始終加強黨對廉政建設的領導,表現出強大的廉政領導力,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廉政建設道路,從而擘畫了一部宏偉的廉政建設史篇。結合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廉政建設史,黨的廉政領導力主要表現在廉政引領力、廉政組織力、廉政動員力、廉政威懾力、廉政制度力、廉政教育力、廉政合作力七個方面。總結百年來黨的廉政領導力發展變遷中的經驗教訓,對新時代黨的廉政建設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借鑒參考作用。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廉政領導力;反腐倡廉
中圖分類號: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170(2021)02-0001-04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需要堅持發揚我們黨在反腐倡廉長期實踐中積累的成功經驗?!盵1]回顧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來的歷史,我們發現中國共產黨的廉政建設與黨的發展是相伴而行,相互作用的。建黨百年來,我們黨始終加強黨對進行廉政建設的領導,表現出強大的廉政領導力,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廉政建設道路。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為百年大黨并長期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勝利的重要原因。黨的廉政領導力,是指黨領導和組織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能力和力量的總和。黨的廉政領導力是一種正向領導力量。這種領導力是以社會大眾的滿意度為標準,產生于黨內,作用于黨內外,是中國共產黨長期領導反腐倡廉建設的產物。本文結合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反腐倡廉建設的歷程,將黨的廉政領導力大致分為廉政引領力、廉政組織力、廉政動員力、廉政威懾力、廉政制度力、廉政教育力、廉政合作力等七個部分進行探究,冀望能為新時代黨的廉政建設提供參考借鑒。
一、 黨的廉政引領力
黨的廉政引領力,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進行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向著正確方向前進的能力和力量的集中表現。黨的廉政引領力在黨的廉政領導力中發揮“核心”作用。中國共產黨百年建黨史表明,中國共產黨的堅強有力領導,是廉政建設不斷取得實效的根本保證。
我們黨自成立起,就深知腐敗是使政黨變質、危及政黨生命的大問題,為此始終堅持領導反腐倡廉建設。1921年黨的一大《綱領》明確規定:“在加入我們的隊伍以前,必須與那些與我們的綱領背道而馳的黨派和集團斷絕一切聯系?!?922年黨的二大《黨章》明確規定了黨員應遵守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并提出了6種開除出黨的情形。1926年8月,中共中央發布了首例《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要求“如有此類行為者,務須不容情的洗刷出黨,不可令留存黨中,使黨腐化,且敗壞黨在群眾中的威望”。1928年11月,中央執委發布的《告全體同志書》,例舉了黨內思想作風不純的種種表現,號召全黨堅決肅清一切非無產階級的意識。1933年12月,中央執委發布了第一個反腐敗令《關于懲治貪污浪費行為的訓令》,發動了我們黨歷史上第一次反貪污浪費的斗爭??谷諔馉帟r期,我們黨在陜甘寧邊區率先建立反腐敗的各項法律制度,提出了“鏟除貪官污吏,建立廉潔政府”的主張。1942年至1945年,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了延安整風運動,不僅是一場馬列主義思想教育和思想解放運動,也是一場反腐倡廉和反腐敗運動,建立了中國近代以來最民主、最廉潔的政府,從而贏得了全國人民的支持和擁護。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到1948年,我們黨結合土地改革進行整黨運動,同時結合戰爭進行新式整軍運動。通過“三查”(查階級、查思想、查作風)、“三整”(整頓組織、整頓思想、整頓作風),為保證土改斗爭的勝利和全國的解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毛澤東和黨中央一直積極探索建立廉潔政府、消除腐敗亂象,致力于跳出“歷史周期律”。建國后毛澤東曾直言不諱的指出,如果搞官僚主義,脫離群眾,腐敗現象大量滋生,就有可能被推翻,就有可能有一天落到“霸王別姬”的地步。建國之后,我們黨成了執政黨,具備了大規模、全局推進廉政建設的條件。根據國內外形勢的變化,1950年,在全黨全軍開展了整黨整風運動,糾正了但居功自傲思想和官僚主義作風。1951年,我們黨領導開展了 “三反”、“五反”運動,這是反腐倡廉向社會領域拓展的成功嘗試,對于恢復國民經濟、打擊反革命分子、支援朝鮮戰爭起到了積極作用。1961年,我們黨發動的在農村開展“四清”運動,在城市開展的“新五反”運動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對于糾正干部貪污腐敗、強迫命令、欺壓群眾等作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66年至1976年,我們黨領導的“文化大革命”運動,意圖“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變”。由于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和國家造成嚴重破壞。但在糾正黨內腐化變質、脫離群眾傾向,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方面也留下了一定的寶貴經驗。
改革開放之后,各種不正之風向黨內襲來,經濟犯罪活動非常猖獗。鄧小平嚴正指出,不剎住腐敗,黨和國家確實要發生會不會“改變面貌”的問題。時任中央紀委第一書記的陳云指出:“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盵2]1982年1月,黨中央做出打擊嚴重經濟犯罪活動的決定,從重懲處了一大批嚴重經濟犯罪分子,形成了很大的威懾作用。1983年10月,黨中央決定進行整黨,任務是統一思想,整頓作風,加強紀律,純潔組織,開始走出一條不靠政治運動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設的新路子。1989年政治風波后,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廉政建設給予高度重視。90年代初,黨中央確定了反腐敗斗爭三項任務,初步形成了廉政建設的工作格局。黨的十五大后,又提出“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自1993年起,江澤民每年都會出席中央紀委全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認為,堅決反對和防止腐敗,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叭绻覀兊粢暂p心,任其泛濫,就會葬送我們的黨,葬送我們的人民政權,葬送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大業。”1996年10月,黨中央決定對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進行一次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進入21世紀,我國經濟犯罪持續高發,大案要案不斷。胡錦濤擔任黨的總書記之后,把廉政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要求全黨必須更加堅決地將腐敗斗爭進行到底。相繼印發《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和《2008-2012年工作規劃》,提出“教育、制度、監督、改革、糾風、懲治”等六項工作整體推進反腐倡廉工作。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清醒地認識到反腐敗的嚴峻復雜形勢,從全面從嚴治黨大局出發,將黨的廉政建設推向戰略高點。習近平指出:“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象,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3]只有保持反對腐敗永遠在路上,才能實現黨的長期執政,國家的長久治安。2013年,中共中央印發《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這次發布的工作規劃主要分為了作風建設、懲治腐敗、預防腐敗、黨的統一領導四個部分,最大的亮點在于突出了黨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這是新時代下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根本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決定以壯士斷腕、抓鐵有痕的精神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受賄行賄一起查,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建設,標本兼治、久久為功,取得了治理腐敗的壓倒性勝利。
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我們黨在每個歷史時期都非常重視廉政和反腐敗工作,把反對和防止腐敗作為全黨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深刻認識到如果我們任其泛濫,就會有亡黨亡國的危險。為此,我們黨能夠審時度勢,把握正確的廉政建設方向,從實際出發果斷決策,不斷制定和調整反腐倡廉戰略策略,發揮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引領作用。每做一個決策、發布一項任務、成立一個機構,都體現了當時黨對時局的認識、對大局的把握,以超強的反腐意識、超前的戰略眼光、超準的決策布局,共同形成了黨強大的廉政引領力。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在與敵人做抗爭之時,也不忘向黨內的“壞分子”發起進攻,就如何反對腐敗,保持廉潔做了許多有益探索,如設立監察機構、實行統一財政、建設民主政權、開展反貪污反浪費斗爭等等。建國以后,我們黨對腐敗分子采取強大攻勢,在群眾的支持下,整黨整風,開展各種反腐運動,清理了一大批黨內的腐敗分子,使黨政機關更加清正廉潔。改革開放后,我們黨針對不斷蔓延的腐敗現象,狠糾不正之風,深挖腐敗分子,嚴抓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并重新確立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地位,探索了在源頭治理腐敗的新模式。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領導的反腐敗繼續高歌猛進,“老虎”、“蒼蠅”一起打,“四風”問題得到真正遏制,反腐敗體制機制更加完善,真正實現了全面從嚴治黨。正是這種強大的廉政引領力,使黨百年來所進行的廉政建設始終沿著黨確定的正確道路前進,確保了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
二、黨的廉政組織力
黨的廉政組織力,是指中國共產黨依靠組織力量進行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的能力和力量的集中表現。廉政組織力在黨的廉政領導力中發揮“中樞”作用。黨通過廉政組織力的建設將反腐敗工作緊緊聚合在一起,從而形成強大合力,使反腐倡廉建設實現一體推進。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非常重視廉政組織力的建設。黨的廉政組織力是黨的組織力在廉政建設中的體現,在我們黨百年建設中發揮了強大的作用。從根本來講,廉政建設是黨在領導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追求偉大夢想的實踐中形成發展起來的,是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進行廉政建設必須首先為黨的大局服務,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謀劃。民主革命時期,黨的中心任務是為了奪取全國政權而斗爭,這一時期黨領導的廉政建設都是為支持戰爭而服務的,如反對非無產階級思想、反對貪污浪費、精兵簡政、整黨整軍等等,都在純潔黨的組織,保持黨的戰斗性,發展壯大黨的隊伍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從而保證了戰爭的勝利。新中國成立后,黨的主要任務是鞏固政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這一時的廉政建設與恢復和建設國民經濟相結合,在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將新中國帶入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此后,由于黨在國際國內政治形勢的判斷上出現失誤,導致國家走上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路線,但廉政建設仍未偏離黨的中心任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廉政建設也自覺地為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提供服務和保障,作出了加強黨風建設、強化紀檢監察、嚴打經濟犯罪、改革行政體制等一系列與廉政建設相關的重大舉措,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保駕護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廉政建設工作與黨的中心工作一起推進、一起謀劃。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突出政治建設統領地位,實施高壓反腐和制度制腐,強勢助力黨的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和開啟第二個百年目標。
黨的廉政組織力還表現在建立專門的反腐敗機構來組織和推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1927年4月,黨的五大正式成立了中央監察委員會,作為黨的專職監察機構,領導黨的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1928年6月,黨的六大成立了中央審查委員會,加強黨內的財務監督。隨著革命戰爭的進行,反腐敗機構也一直在變化,從中央黨務委員會和工農監察委員會到后來的華北人民監察院,經過戰爭時期的建設,黨的監察機構和紀律檢查機關在產生辦法、職權范圍、實際運行等方面都有了成熟的經驗。新中國成立第一年,黨中央就做出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設立人民監察委員會的決定,并在此后順利部署。各級紀委在同級黨委領導下工作,受上級紀委的指導;人民監察委員會作為政務院的一個部門主管全國監察工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中央恢復重建了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各級紀委受同級黨委和上級紀委的雙重領導,國家行政監察體制也得到了恢復和確立。1993年,中央決定實行紀檢、監察機關合署辦公的新體制,黨的紀檢監察機關職責進一步明確。在進行反腐敗專責機關建設的同時,黨的巡視機構、駐派機構也順應形勢的需要得到了設立、改革和發展,逐漸成為黨可以依賴的重要反腐抓手。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繼續深入,四級監察委員會成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合署辦公、巡視派駐監督全覆蓋,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體制得到進一步加強。
中國共產黨百年實踐證明,廉政建設是一項宏大工程,必須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圍繞黨在各時期的中心任務,通過反腐敗機關來組織全黨統一行動。尤其是要突出各級黨委的主體責任,形成高效的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反腐敗機構的健全和發展為黨的廉政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是黨的廉政領導力能充分發揮效用的重要保障,也是黨在各時期能不斷取得反腐敗勝利的重要因素。相反,如果反腐敗機構的地位不能匹配當時廉政建設的需要或者權力結構影響到其效能的發揮,甚至于被迫停止運轉,那么黨的廉政組織力一定會被削弱,最終導致廉政績效的下降。所以,建設黨的反腐敗機構,不斷健全內控機制,并根據時代的要求賦予其對應的權力地位,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組織要求。
三、黨的廉政動員力
黨的廉政動員力,是指中國共產黨組織動員黨員和人民群眾進行反腐敗斗爭的能力和力量的集中表現。黨的廉政動員力是中國共產黨廉政領導力的力量本源。毛澤東指出:“政治上動員軍民的問題實在太重要了。我們之所以反反復復地說到這一點,實在是沒有這一點就沒有勝利。沒有許多別的必要的東西固然也沒有勝利,然而這是勝利最基本的條件?!盵4]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無論是革命戰爭還是國家建設,都非常重視政治動員的作用。在黨風廉政建設上如果沒有一定的廉政動員力,缺少黨員和人民群眾的支持和配合,中國共產黨的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就會陷入單打獨斗的困境。
我們黨的黨風廉政建設之所以采取動員黨員群眾參與,是由黨的階級屬性和客觀條件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政黨,政府是人民政府,人民群眾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為了有效地預防黨員領導干部由“人民的公仆”變為“人民的主人”,必須動員人民群眾對其進行有效監督。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都高度重視動員黨員和群眾參與黨風廉政建設,將政治動員作為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法寶。習近平指出:“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蔽覀凕h進行廉政建設,始終堅持反腐為了人民,反腐依靠人民,把人民群眾作為反腐敗斗爭的主要力量。建黨初期,我們黨把清理腐敗分子作為在群眾中樹立威信的關鍵措施。蘇區政權建設時期,黨開展了建黨以來第一次以工農群眾為主體的反貪污反浪費斗爭。中共中央認為:“一個貪污案子如果不發動那一機關的全體群眾,就不能徹底根查清白,就不能禁絕以后再產生貪污案件。”[5]為了號召和發動工農群眾積極參與反腐敗斗爭,將反腐敗斗爭發展成群眾反腐運動,不僅設工農檢察部(科)、控告局等專門供群眾檢舉控告的專門機構,開展大檢舉活動,還有突擊隊、輕騎隊等由群眾組成的監督組織,在懲腐肅貪中發揮作用,查出了多件大案要案。這次斗爭中,群眾的反腐敗力量真正被激發出來,群眾有了反腐參與感,動員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這種依靠群眾直接監督政權機關的做法,在革命勝利后仍被沿襲下來。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成為了國家主人,參與反腐敗斗爭的熱情持續高漲,黨中央因勢利導,先后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三反”、“五反”等各種帶有政治性的群眾反腐倡廉運動,調動了群眾參與廉政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貪污腐敗分子形成強大的社會壓力,迫使腐敗分子主動交代問題,以致成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領導反腐敗斗爭的主要形式??梢哉f,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群眾參與反腐程度達到頂峰,黨的廉政動員力空前強大,腐敗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遏制。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根據形勢的變化,改變了過去那種純粹依靠群眾運動大規模動員群眾的反腐敗模式,組織群眾開始在有序和制度化的環境下參與反腐敗斗爭。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為群眾參與腐敗治理提供了新的方式,很多腐敗事件都是由網上輿論發酵而引起反腐部門重視后查處的。例如,中央組織部開通了“12380”短信舉報平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開通了舉報電話12388以及其他舉報方式。這些低成本的監督形式深受群眾的青睞,群眾也更愿意以這種“網民”的身份參與到腐敗治理中去。現在,網絡反腐已成為新時代群眾發揮監督效力的重要形式。群眾反腐敗模式的轉變是時代變化和黨中心任務轉移的結果。這種“溫和細雨”般的群眾參與并不意味著黨的廉政動員力變弱了,相反,黨的廉政動員力在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反腐敗主體性意識也在不斷攀升,他們對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腐敗斗爭更加充滿信心,發生改變的只是黨的群眾動員方式不同而已。縱觀黨的歷史,群眾永遠是黨進行廉政建設的主要依靠力量,始終在反腐敗斗爭中居主體地位。但發揮群眾參與反腐敗斗爭的積極性,對群眾進行組織動員,并不是就要搞大規模的群眾運動,而是將群眾的反腐敗力量置于黨的有序領導下,尋求一條群眾參與腐敗治理的合法路徑,這也是黨的廉政動員力科學化的表現。
四、黨的廉政威懾力
黨的廉政威懾力,是指中國共產黨利用強有力的懲治手段進行廉政建設的能力和力量的集中表現。黨的廉政威懾力是黨廉政領導力發揮效用的重要保障,在推進廉政建設的過程中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黨的廉政威懾力越大,說明黨的反腐力度越大,反腐能力越強。
我們黨在推進廉政建設的歷史中,都始終把黨的強大廉政威懾力作為反腐倡廉的堅強后盾。否則,再有效的措施也難以落實,再科學的安排也難以為繼,最終是腐敗的勢頭難以遏制,黨的領導失去權威。中國共產黨百年來一直保持對腐敗分子的強大震懾力,嚴字當頭,敢動真格,堅決打擊各種腐敗貪污亂象,使腐敗分子聞風喪膽。土地革命時期,曾任葉坪村蘇維埃政府主席的謝步升多次以權謀私,貪污打土豪所得財物,甚至謀財殺害了黨的同志。有人提出謝步升是犯了錯誤,但他勇猛善戰,可以戴罪立功。時任中共瑞金縣委書記的鄧小平說:“像謝步升這樣的貪污腐化分子不處理,我這個縣委書記怎么向人民群眾交代?我們和國民黨反動派有什么區別?”毛澤東當場表態:“與貪污腐化作斗爭,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天職,誰也阻擋不了!”1932年5月9日,謝步升被執行槍決,打響了黨成立以后嚴懲腐敗分子的第一槍。此后,中央還處決了唐達仁、左祥云等貪污腐敗分子,嚴辦了“于都事件”的相關投機分子,一場“紅色風暴”席卷了整個蘇區。中央堅決反對腐敗的決心,對全黨形成了震懾,也正是黨強大的威懾力的存在,才讓蘇區政權得以鞏固??箲饡r期,黃克功、肖玉壁都是我黨的紅軍英雄,履立戰功,身居要職,但卻都犯了腐敗的大忌,終是被依法處以極刑。建國初期,人民政權還未穩定,毛澤東“兩個務必”的告誡還在縈耳,劉青山、張子善卻采取盜竊國家財產、克扣民工、貪污受賄等不法手段大肆斂財,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雖是有功之臣,但法不容情,毛澤東經慎重考慮和聽取民意后,決定執行死刑,而且不準講情!劉青山、張子善的處決震撼了全社會,黨用實際行動向全國乃至世界證明,中國共產黨不允許腐敗,不論是誰,只要發生腐敗,就是黨的敵人!這一案件也讓黨認識到了加強廉政建設的重要性,直接推動了“三反”運動的發展。很多人認為,這兩個人頭,換來了中國官場上至少20年的安定。
改革開放初期,有些官員借職務之便大肆走私販私、受賄索賄,廣東省海豐縣委書記王仲就是其中的代表,其貪腐至極令人發指。1983年1月,王仲因嚴重的經濟犯罪被依法判處死刑,成為“改革開放第一案”,對經濟犯罪分子形成強大震懾。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黨的干部發生腐敗問題,而且級別也越來越高,有的甚至在中央擔有要職。對這些高級別的腐敗分子,黨也沒有手軟,堅決予以打擊,查辦了一批大案要案,陳希同、胡長清、成克杰、薄熙來等高官接連落馬,使黨的廉政威懾力有了巨大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是強調反腐敗的震懾作用,認為“誅一惡則眾惡懼”,必須始終保持高壓反腐的震懾力。從“打虎”、“拍蠅”到“天網行動”,黨中央從不會因為小而不去查,不會因為遠而放棄追,只要腐敗,必定嚴懲。據中國經濟網地方黨政領導人物庫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截止2021年4月,省部級及以上落馬官員(不含企業任職)已達212人。[6]2021年1月5日,原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受賄罪共計折合人民幣17.88億余元被判處死刑。這不僅說明以權謀私者沒有免死金牌,也表明我們黨反腐敗的威懾力業然形成。
中國共產黨一百年來,一直沒有放松懲治腐敗的尺度,處以極刑一直是對腐敗分子最大的底線。正是這樣,黨才有了領導權威,才有了領導反腐敗斗爭的威懾力。嚴懲腐敗分子,加強廉政建設,從大方向上講,是為了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從而使黨能經受住執政的考驗,實現長期執政。從具體效果看,也是為了發揮震懾功能,讓廣大的黨員、干部始終保持一顆敬畏之心,竭心盡力地為人民服務。標本兼治今后仍然是黨進行反腐敗的戰略方針,但在全面從嚴治黨大背景下,必須著力建設黨的領導權威,加強黨的廉政威懾力,對腐敗保持零容忍。用王岐山的話就是:“堅持標本兼治,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
五、黨的廉政制度力
黨的廉政制度力是指中國共產黨通過制度建設、制度創新進行廉政建設的能力和力量的集中表現。制度力是黨的核心領導力和執政力,代表了我們黨領導反腐倡廉的走向,是黨的廉政領導力科學化的重要體現。
關于制度對廉政建設的重要性,鄧小平有一句經典的論述:“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盵7]制度建設所帶來的剛性約束力,是其他措施所不具備的,更是個人無法做到的。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在探索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上,最終選擇了制度反腐這種帶有根本性的反腐敗模式。當然,依靠制度治理腐敗的歷史,從黨建立起就已經開始了。建黨初期,我們黨通過黨的章程成為各項制度建設的根本。土地革命時期,黨在局部執政過程中,不僅在監察、教育、工農檢舉等制度建設上做了許多嘗試,還建立起包括會計、審計、國庫等與財政相關的制度,初步形成了廉政制度建設的基礎框架。1933年12月,時任中央執委主席的毛澤東發出《關于懲治貪污浪費行為》的第26號訓令。嚴格規定了對貪污浪費分子的懲處辦法,成為司法機關對腐敗犯罪進行審判量刑時的主要法律依據??箲饡r期,我們黨建立了參議會制度、預決算制度、干部管理制度,以及《陜甘寧邊區政務人員公約》、《懲治貪污暫行條例》等一系列制度法規,進一步推動廉政建設向制度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解放戰爭時期,面對城市管理的考驗,黨不僅制定了很多紀律制度,而且進行了整黨整軍運動,使黨順利地完成了由農村向城市的轉移工作。革命時期黨建立的廉政制度大多是階段性的、局部性的、懲治性的,但這一時期的廉政制度建設為黨執政后的反腐敗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建國之后,黨的廉政建設相關制度建設也全面跟進,既有《憲法》等國家法律制度的出臺,又有《關于處理貪污、浪費及克服官僚主義錯誤的若干決定》等專項懲腐制度的制定,紀檢、監察體制建設也取得了重大進步,整個國家都在朝著制度化、現代化的方向邁進。但后來持續的政治運動沖淡了廉政制度建設進程,無序的群眾運動導致了黨多年來廉政建設事業的倒退,同時宣告了制度失靈下群眾反腐運動的失敗,其教訓非常深刻。
改革開放之后,鄧小平重提制度建設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性,并指出:“糾正不正之風、打擊犯罪活動中屬于法律范圍的問題,要用法制來解決?!盵8]為此,我們黨加快了廉政制度建設的步伐。改革開放前期,主要以健全黨內和行政法規為主,彌補制度上的空缺。比如,頒布的《關于高級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規定》、《關于對黨員干部加強黨內紀律監督的若干規定(試行)》等等;中期主要以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為主,主要對行政審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財政管理體制等相關方面的制度和體制進行了改革和創新,為黨的廉政建設不僅掃清了制度障礙,而且形成了重要制度保障;后期主要以廉政制度體系建設為主,注重發揮體系反腐的新優勢。2005年中共中央印發《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2008年制定了《2008-2012年工作規劃》,反腐倡廉建設開始走向體系化、系統化建設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作為反腐倡廉的核心內容,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在完善和創新相關廉政制度的同時,更加注重提升制度執行力,通過實現監督全覆蓋,保證各項制度的有力落實,真正做到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至此,黨的廉政制度力建設達到了新的高度,“不能腐”的堤壩已經筑好,未來顯著的制度優勢會持續為我們黨進行廉政建設提供更強大的治理效能。
六、黨的廉政教育力
黨的廉政教育力,是指中國共產黨通過對黨員干部進行廉政教育從而使其自覺廉潔從政的能力和力量的集中表現。這種教育力的形成是一個長期過程,而且對廉政建設的作用具有隱形性、間接性、長期性的特點,對于源頭治理作用最大。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一直非常重視黨員教育這一問題,并把思想建設作為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毛澤東十分重視黨以及軍隊的思想教育,認為黨內存在的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是導致消極腐敗發生的根本內因。所以在1929年的古田會議上,毛澤東提出了思想建黨的主張,提議通過加強路線教育來肅清各種不正思想以及錯誤認識,以促使黨員的思想政治化、科學化??箲饡r期,我們黨不斷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應該立好自己身份,做服務人民的公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爺。毛澤東對此指出:“共產黨員在民眾運動中,應該是民眾的朋友,而不是民眾的上司,是誨人不倦的教師,而不是官僚主義的政客?!盵9]延安時期,毛澤東把郭沫若寫的《甲申三百年祭》作為整風文件倡導全黨學習,警示全黨不要當李自成,不要犯勝利后驕傲的錯誤。全國解放前夕,毛澤東明確提出要經受執政考驗的要求,告誡全黨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努力下,邊區政府成為了當時最深受人民信任的廉潔政府。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多次強調,作為黨的干部要打掉身上的官氣,衷心地為人民服務。我們黨通過整黨整風對干部群體進行了多次思想教育,使廣大干部反腐倡廉的意識有了很大提高。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為轉變黨風問題,全黨付出了很多努力,整黨運動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改革開放引起的巨變一時讓黨的很多干部沒有做好思想準備,做了金錢俘虜,陷入特權困境。究其原因,鄧小平總結到:“我們最近十年的發展是很好的。我們最大的失誤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發展不夠。”[10]江澤民擔任中共中央領導人后,就大力抓黨的教育問題。從黨風廉政教育、“三講”教育再到后來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黨內教育開始實現了系統化、常態化,讓廣大黨員干部在黨風、黨紀、黨性、理論觀念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這充分說明,黨中央嚴抓教育,并把黨內教育置于廉政建設的基礎地位無疑是正確的,是經得起檢驗的重大抉擇。此后,胡錦濤繼續將黨內教育推向前,堅持在廉政建設中凸顯德治作用。相繼在全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創先爭優活動,廣大黨員干部在深受教育的同時,筑牢黨員干部的思想防線,進一步增強了拒腐防變的自覺性。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先后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特別是目前進行的黨史學習活動,通過學習黨的歷史,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使黨員干部能夠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這些以不同實踐內容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不僅滿足了黨員干部補精神之“鈣”的需要,也使其自覺在廉潔自律上做表率,成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共產黨人。黨的廉政教育力的提升,增強了領導干部“不想腐”的自覺,減輕了反腐敗成本,對預防黨員干部腐敗行為的發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七、黨的廉政合作力
黨的廉政合作力,是指中國共產黨通過加強反腐敗國際合作進行廉政建設的能力和力量的集中表現。這種力量的形成是黨不斷加強反腐敗領導的結果,是黨廉政建設現代化的體現。當然,黨的廉政合作力能不斷發展,也更加顯示出了我國反腐敗事業得到了更多國家的認同,是我國反腐敗國際話語權不斷提高的結果。
對一個現代化國家來說,治理腐敗從來不只是一個內部問題,而是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參與解決的國際性難題。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腐敗呈現出的國際化特征越發明顯,以致許多國家和政黨認識到,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才是目前治理和預防腐敗的有效方法。多年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的反腐敗事業也逐漸與世界接軌,成為國際反腐敗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一直在為民族獨立而抗爭,反對西方國家的侵略和壓迫是主要任務,而且黨還不是全國范圍的執政黨,根本沒有反腐敗合作可言。新中國成立后,共產黨曾借鑒過蘇聯反腐敗的一些經驗,但后來出于“反修防修”的需要阻斷了與蘇聯的交流,加上西方國家的封鎖和孤立,我們黨領導的反腐敗大體上處于封閉狀態。改革開放以后,我們黨調整了外交策略,注重發展大國和鄰國關系,提出黨際關系四項原則,中國開始以開放的姿態走向世界,反腐敗領域內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也開始變得頻繁。黨的紀檢、監察以及國家司法等部門不僅認真研究和吸取國外有益的廉政建設經驗,而且還采取多種途徑積極拓展國際反腐敗交流與合作的渠道,使黨的廉政建設事業開始步入現代化。2003年,中國簽署《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并于2006年1月基本完成了加入公約的法律工作;2007年中央專門成立國家預防腐敗局,適應國際反腐敗規則,積極推動反腐敗國際合作。中國積極推動反腐敗國際合作的態度和付諸的行動贏得了多個國家的尊重,加深了他們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反腐敗事業的理解和支持,在雙邊以及多邊的合作中取得了難得的共識和巨大的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重視國際反腐,不斷加大開放反腐力度,使黨的廉政合作力得到快速發展??倳浂啻卧谥匾饨粓龊习l聲、制定議題,倡導與會各方加強反腐敗交流與合作,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共商成果,如 2014年的《北京反腐敗宣言》、2016年的《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2017年的《中國-東盟關于全面加強有效反腐敗合作聯合聲明》以及2019年的《廉潔絲綢之路北京倡議》等等,中國正在由一個純粹的國際反腐敗參與者轉變為國際反腐話題的倡導者。此外,為了盡快與各國達成反腐共識,建立國際執法司法合作,習近平特別提出:“要加強對國際規則和國際組織情況的研究,深入了解和掌握有關國家的相關法律和引渡、遣返規則?!盵11]目前,我國已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引渡條約、刑事司法協助類條約、金融情報交換合作協議等文件,國際反腐敗法治化水平的提高,這讓我國開展的“天網”行動以及進行的海外追逃追贓工作變得更加順利。我們黨廉政合作力的不斷增強,背后是黨的領導力不斷提升的結果。新時代中國參與國際反腐敗治理,黨的領導是關鍵??偟膩碇v,中國作為世界性大國,作為國際反腐敗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以積極的態度入世,廣泛地開展與各個執政黨和國家在反腐敗領域內的交流和合作是大勢所趨,是我們黨在新時代進行廉政建設的應有之義。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強調:不斷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EB/OL].(2013-07-10)[2021-02-23]. http://www.gov.cn/node_16404/content_2444183.htm
[2] 陳云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
[3] 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17-10-28) [2021-02-23].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4]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3
[5] 王彬,劉日華.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反貪污反浪費斗爭[J].江西社會科學,1982(03):139-140.
[6] 十八大、十九大以來落馬省部級名單[EB/OL].(2021-04-06) [2021-04-06] http://district.ce.cn/newarea/sddy/201410/03/t20141003_3638299.shtml
[7] 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8] 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
[9] 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2.
[10] 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0.
[11]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央方正出版社,2015:101.
責任編校 ? 王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