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蕓?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計工作是企業發展的載體,以價值鏈為視角,對企業自身業績進行綜合評價,需要企業對參與經營活動的主體進行深入的分析,參與經營的主體包括供應商、生產商以及銷售商等,并且企業應尊重客戶的評價,才能使價值鏈更加完整,有助于企業提升自身的業績,從而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在價值鏈會計視角下,企業的發展目的,與應用的會計方式存在密切的關系,基于價值鏈推動企業快速發展,需要企業及時掌握生產經營情況,制定可以協調優化的會計管理方案,以便向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提供參考依據,提升企業的發展能力。在價值鏈視角下,企業的業績在進行評價時,應與企業的發展目標以及應用的管理模式建立關系,才能建立更加綜合完整的評價體系,體現出評價的綜合性和有效性。
一、價值鏈會計的目標
價值鏈會計目標,是企業在推進會計工作穩步進行的有效推進,需要企業使用信息技術建立信息系統,信息系統會向企業的各個部門提供多種服務,服務的種類不同,會有效滿足企業的發展要求。企業根據服務內容以及類型,要求制定的目標應體現出科學有效的特點,在服務中獲得的信息內容,會真實的反饋至價值鏈中,此時會計工作會進一步增強績效管理,在績效管理中,運用有效的決策加強會計控制,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與原有的會計工作方式相比,價值鏈 會計工作模式,會將企業由內部服務方式,轉變向內部和外部同步進行的服務方式。在內外同步服務工作中,企業的會計工作主體,需要與參與商業活動的企業建立關系,在關系下可以產生較多的信息,用于企業優化會計工作,并且為建立業績綜合評價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企業在與參與商業活動的企業建立關系中,會使供應商上、用戶等,按照會計工作要求自主上報信息,上報信息的內容會以各自的視角,向企業全面闡述信息的來源,方便企業從信息中查找相應的價值。在獲取信息后,會計業績綜合評價體系中,會有業績管理體系、成本控制體系以及資本預算體系、薪資報酬體系等組成,業績綜合體系會加強各個體系的管理,以便增強評價體系的業績綜合發展能力。
二、價值鏈會計的職能
(一)實時評價與反映
以價值鏈內涵角度進行分析,在會計基本職能的基礎上,通過增加價值鏈,已經使會計具備實時評價和反映的功能。財務會計在工作中,管理工作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與原有的管理模式相比,價值鏈的作用會突出會計工作在企業中的地位,以便企業重視價值鏈管理,才充分價值鏈的職能,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中產生的效益,可以與多個生產環節保持相關性。價值鏈會為企業的會計工作,明確會計工作的發展方向,在原有的控制資金的基礎上,可以充分發揮價值鏈創造經濟效益的作用,在價值體系中對應用的信息進行深入的加工,通過加工處理的信息,會向企業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許多企業在發展中,在價值鏈會計視角建立業績綜合評價體系,已經提升企業在經濟市場中的競爭能力,在競爭中企業會實時獲取信息,將信息進行再次處理,在處理中及時獲取與市場發展的價值載體,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生產經營水平。在業績綜合評價體系發展中,需要積極應用信息技術,建立具備支撐系統的信息管理網絡,借助價值鏈實現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在企業上中下游環節發展期間,會擴大企業的影響范圍,與更多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二)多維立體控制
價值鏈是創造價值以及連接價值的有效載體,在價值鏈與各項活動進行中,商業活動會通過價值鏈 進行不斷的細化,細化的結構會使企業更加明確在生產經營中的方向,通過完成生產經營目標,價值鏈與企業的融合度不斷提升。企業利用價值鏈,可以實現企業核心職能的發展,核心職能是在不同角度對企業的業績進行綜合評價,通過綜合評價,會加強企業自身的控制,使生產經營中的各項資源充分的利用,壓縮生產經營成本,有助于加強商業活動的控制。
三、企業傳統業績評價方法的不足
(一)財務業績評價指標體系的不適應性
1.不利于管理和決策
財務業績評價體系建立過程中,會出現評價指標與實際管理需求不相符的情況。主要與會計信息無法實現數字化有關,在實際商業活動中,數字化會計信息會展示反映各個環節的生產情況,但是缺乏有效的數字化信息,無法使企業進行有效的管理,并且缺乏科學有效的決策支持企業會計工作的順利進行。
2.缺乏預測性和發展型
企業在發展中,需要根據市場的變化做出調整,在調整之前進行有效的預測,才能明確發展目標。但是受到傳統業績評價方式的影響,企業只能掌握自身的發展情況,無法及時預測出市場的變化。此外企業的會計工作,更多的作用在于事后監管,缺乏與市場發展建立的關系,無法形成提前預防的屏障,嚴重限制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缺乏與企業戰略經營目標的聯系
在傳統的會計業績評價模式中,評價指標存在多樣性特點,與企業不斷調整戰略經營目標有關。在企業中部分部門會創造出較多的經濟效益,企業會加大投入,但是其它部門缺乏足夠的資金,使企業的戰略經營無法正常進行。企業的業績綜合評價體系,未能與發展目標相互融合,導致企業預期的回報,與實際效益產生較大差異,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企業的競爭能力不斷降低。
4.缺乏全局性觀念
與傳統的會計業績評價方式相比,創新的業績綜合評價體系,會使企業在發展中,以全局觀的角度預測市場發展情況。在原有的體系中,企業會重點考核業績,但是無法與即將產生聯系得到載體進行評價,許多企業無法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導致企業應會臨時選擇合作企業,臨時合作的關系會存在不穩定的情況,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二)傳統業績評價指標體系與價值鏈會計的不適應性
1.價值鏈會計對原有會計理論的突破
價值鏈會計對原有的會計理論產生較大的影響,但是企業仍沿用傳統的業績評價方式,根據原有的指標體系進行評價。在價值鏈會計視角下,業績綜合評價體系會突破原有方式的束縛,將評價的重點關注在價值鏈的建立,提升企業業績綜合評價水平。
2.傳統業績評價指標體系與價值鏈會計理論的沖突。
企業在發展中,會計模式也會發生變化,許多企業將股權資本作為會計管理工作的重點。在價值鏈視角下,價值鏈會使傳統的業績評價指標發生變化,在變化中企業在利潤評價中會出現混亂的情況?;诠芾硪?,企業應明確價值鏈的應用目標,然后在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按照價值鏈要求進行轉換,以便按照不同的指標進行評價,才能獲得真實有效的評價結果。
四、基于價值鏈會計的業績綜合評價
(一)價值鏈理論對企業業績評價的指導作用
在企業會計工作中,以價值鏈視角建立業績綜合評價體系,會使企業實現經濟價值最大化。企業制定的戰略目標中,將價值鏈視角下建立的業績綜合評價體系作為載體,需要企業以市場經濟為主體,綜合考慮企業在發展中受到的影響,才能使企業明確評價指標,基于評價指標對生產經營進行優化。影響企業價值鏈的因素,與企業的內部會計管理模式、制定的戰略目標、財務角度等有關,其中財務角度和戰略目標,會受到顧客需求的變化影響,進而反饋至企業內部會計管理模式。企業應根據客戶的需求,明確評價指標,采用創新的業績評價方法,即可提升業績評價質量。
(二)基于價值鏈將財務與非財務指標相結合的公司業績綜合評價
1.經濟增加值法
使用經濟增加值法,會使企業在制定評價指標時,防止制定的指標出現問題,根據指標創造的經濟效益,減去生產中使用的資金,獲得的余額會作為業績評價的參考指標。經濟增加值法中,會使用調整后稅后經營利潤、資本成本,二者相減后獲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相乘,即可獲得經濟增加效益。
2.平衡記分卡法
使用平衡記分卡法,是將業績指標中的非財務指標和財務指標建立關系,同建立的關系,可以借助價值產生的驅動因素,使企業在會計工作中加強業績評價,獲取評價指標后,企業會優化今后一段時間的發展戰略目標,并且根據市場經濟變化,及時優化戰略目標,避免企業生產經營中投入的資金無法獲取相應的經濟效益。
五、構建與價值鏈會計相適應的業績評價指標體系
(一)財務層面業績評價指標體系
在財務層面建立業績評價指標體系,企業需要對生產經營活動,根據指標做出客觀真實的評價。在體系中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基本評價指標,二是修正評價指標。兩種指標會根據《企業績效評價操作細則》,使制定的指標更加科學,完全符合企業的發展需求。
(二)非財務層面業績評價指標體系
在非財務層面業績評價指標體系建立過程中,企業衡量自身的發展能力,應將現有價值的增值能力作為載體,通過分解資本資源,加入到管理工作中推動評價體系的運行,通過有效的評價,會提升企業長期創造經濟效益的能力。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價值鏈會計視角下,企業建立業績綜合評價體系,會使原有的評價方式發生變化,應用具有創新特點的評價方式,會為企業在現有的資源上創造更多的價值,形成的價值鏈更加穩定,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新疆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