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昌 王梅梅
摘 要 通過對學界關于高校英語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系統考察,分析研究現狀,梳理主要研究成果,指出該研究尚存在研究成果層次不高、研究主體相對單一、英語教育與思政教師的協同不夠等三方面的不足,提出實現形式滲入、內容融入、理念融合的三步走戰略,為學界對本課題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英語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綜述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11.044
A review on the cooperation of English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AO Yongchang[1], WANG Meimei[2]
([1]Student Affairs Office,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210023;
[2]College of Sergeant, Nan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Abstract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English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sorts out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still three deficiencies in the research, such as the low level of research results, the relatively single research subject, and the lack of cooperation between English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and puts forward the three-step strategy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form, content and idea.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this subject.
Keywords English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mmarize
大學英語課程是本科生必須修習的最多的一門課程,它在本科總學分中占10%(16學分左右)。[1]英語因本身蘊含的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必然會潛移默化地對大學生產生較大影響。加強對英語學習者(即普通高校大學生,下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推動英語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消解西方落后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越來越成為學界的共識。
本文通過以“英語”+“思想政治教育”為篇名在中國知網上進行檢索,系統考察學界關于英語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研究現狀、主要成果和研究不足,供參考。
1 研究現狀分析
1.1近三年是研究的高峰
檢索發現2018-2020年學界共有111篇關于英語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成果,占中國知網1982年以來有相關研究記錄總數的62%,占2015年以來相關研究總數的79%,且近三年呈逐年增長態勢(2018年26篇,2019年42篇,2020年43篇)。究其原因,是源于新時代黨和國家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的召開以及《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等文件的出臺,為教育工作者對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提供了更強的指引。
1.2英語教師是研究的主力軍
相對于輔導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等思政工作者,英語教師本研究的主力軍。究其原因,在于英語教師與學生接觸的時間長、交流多,能夠較早地認識到對英語學習者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3在英語教育中滲入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的主方向
英語教師或深入發掘英語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或將思政教育元素滲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去,以求在學生掌握英語語言技能的同時,有效“消解”西方落后的文化、價值觀對英語學習者侵蝕。
2 研究的主要成果
2.1 對英語學習者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2.1.1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進行考察
學界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主要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態性。[2]基于現實需求,結合專業特色對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思政政治教育,是思政政治教育本質所規定的。因此,1998年教育部《關于外語專業面向21世紀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11年《英語課程標準》,均對加強英語學習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的著力點,為推動思想政治教育進英語課堂、進英語教材、進學習者頭腦提供了根本遵循。
2.1.2對英語的西方文化屬性的考察
英語教育實質是英語國家文化信息的傳播與分享活動,它包括語言文字、價值觀念兩個層級,因此英語教育的目的在于獲得有益的西方文化知識,崇尚并追求符合我國價值尺度的真善美。[3]英語教育可能導致部分大學生“盲目推崇西方的自由民主,盲目認同西方傳統文化,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對西方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認識模糊”,[4]從而削弱對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因此,英語作為語言承載著西方的文化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國的學習者需要,通過加強本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1.3對英語學習者的自然屬性的考察
外語專業學生中女生比例占80%,她們思維活躍、善于表達,在英語這一西方文化的影響下,“形成了較強的批判精神和懷疑精神,造就了獨特的外語專業大學生品行”。[5]另外,項梅認為,女生承載了更多的學習和就業壓力,人際交往問題、婚戀問題、心理問題等使新時期外語專業女大學生的思想問題變得多元而復雜,[6]因此加強對英語學習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實現自身健康成長的必然需求。
2.2 對英語學習者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
2.2.1開展針對性教育
隋延亭認為,對英語學習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應對癥下藥,針對西方文化思潮問題強化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針對政治意識淡化問題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針對多元文化價值觀問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7]在具體方法上,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語戲劇節、演講比賽、英語辯論賽、外語文化節等豐富多彩的英語第二課堂活動中,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與英語教育全方位融合。[8]
2.2.2提高英語教師思政教育的意識和能力
何應根認為,英語教師忽視或沒有足夠的重視英語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9]認為思想政治教育與己無關。胡曉宇認為,英語教師在解答思政教育問題上有著先天的專業優勢,他們可通過系統專業的語言學理論、翻譯學理論引導學生站在客觀的角度探索西方思政融入的隱蔽性,指導學生辯證地看待西方思想的真實形態。[10]所以,要抓好英語教師的理論學習和師德師風教育提高英語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加強多元文化知識學習提高英語教師的業務素質。[11]
2.2.3挖掘英語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徐飛燕以“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為例,深入分析了教材中包含的“與學生的自我修養、心理素質等切身生活相關的”“與認知世界相關的”這兩大類文章,[12]介紹了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如何結合時事政治來挖掘教材中思政教育元素,以加強學生對中國國情、國家方針政策的理解和掌握。錢明智則從英語教師在選用國家規劃教材進行教學,在課外輔導過程中盡量地選取思想健康、負面影響小的資料,在編寫教材、制作課件時應該注意知識性、趣味性和思想性的統一,在指導學生選用課外書籍資料時注意其思想性等方面指出了挖掘英語教材中的思想者政治教育元素應注意的事項。
3 研究的主要不足
3.1高質量的研究成果較少
通過檢索,2018-2020年在核心期刊、CSSCI期刊上發表的以“英語”+“思想政治教育”為篇名的文章僅2篇,2015年以來僅3篇,自1982年該課題有相關研究記錄以來僅7篇。
3.2研究主體相對單一
關于“高校英語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至少應該兩方面的主體:一是與學生在第一課堂接觸時間較長的英語教師,二是與英語學習者在第二課堂接觸時間較長的輔導員。遺憾的是,縱觀學界對本課題的研究,絕大部分是以英語教師的身份、從課程育人的角度來進行的。以輔導員的身份、從對英語學習者日常教育管理服務的角度的來對本課題進行的研究僅《關于英語專業輔導員工作的思考》等5篇。
3.3對本課題的協同研究不夠
英語教師在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語教育教學這方面做出了很多的探索,但在與思政工作者共同推動課外實踐育人方面協同不夠。以英語專業輔導員為代表的思政工作者對如何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付出了很多心血,但由于缺乏學理上支撐和與學生專業脫節,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干癟、無力。因此,英語教師與以英語專業輔導員為主體的思政工作者,一方面要樹立“同種一畝地、共守一段渠”意識,在工作實踐中建立溝通機制,多向對方通報工作重點和教學重點,尋找共同的著力點,精心設計,實現課上課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和協同。另一方面,要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加強對經驗的普適性研究,推動實踐經驗可學、可信、可推廣,使高校英語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創新性發展。
4 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如前所述,在英語教育中滲入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學界關于本研究的主方向。下一步,關于如何用好高校英語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培養又紅又專的人才,要唱好“滲入—融入—融合”三部曲。
在進一步推動英語教育中滲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力度、深度的同時,創新性推動思想政治教育中滲入英語教育,比如開展黨的中央全會精神、全國“兩會”精神的雙語學習活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事跡的中英文宣講活動、重大歷史紀念日的雙語紀念活動等,推動英語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雙向融入、同頻共振,力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實現英語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滲入、內容融入、理念融合。
課題基金:本文系江蘇省2018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思政專項課題“基于協同育人理念的高校英語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索及對策研究”成果,課題號2018JSZ070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 石書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規定及其把握[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9(1):175-178.
[3] 郭鳳鳴.英語教育的文化傳播功能探析[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5):98-102.
[4] 陸云.高校英語專業教學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J].廣西高教研究,2001(12):16-18.
[5] 陳銘.高校外語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獨特性研究[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5):79-81.
[6] 項梅 高校外語專業學生思想者政治教育特征及其思路[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6):205-206.
[7] 隋延亭.高校外語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性訴求[J].當代旅游,2018(09):254-255.
[8] 何明霞.思想政治教育與英語教育的融合[J].中國高等教育,2019(23):58-59.
[9] 柯應根.大學英語教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08):121-123.
[10] 胡曉宇.大學英語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研究[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0(05):92-94.
[11] 錢明智.大學英語創新語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教育與職業,2008(08):184-185.
[12] 徐飛燕.大學英語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為例[J].蘭州學刊,2009(S1):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