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娟
摘 要:2020年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威脅,也讓人更加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加強生命教育也引起了教師的廣泛重視。在疫情背景下,如何結合小學低年級兒童進行有效的生命健康教育,是教師值得研究的問題?;诖?,文章針對疫情下小學低年級兒童生命健康教育進行了探討,通過分析低年級兒童生命健康教育的內涵、特點以及價值,結合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相應策略。
關鍵詞:疫情;小學;低年級兒童;生命教育
一、 引言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兒童經過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技能,身心發展經歷了啟蒙期,對于抽象的事物具有了基礎的認知能力。因此,在這一時期進行生命教育,能夠使低年級兒童具體地理解生命教育的內涵,并且能夠通過生命教育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敬畏生命。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將生命教育滲透到方方面面,并且結合小學低年級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制定策略,幫助其建立系統的認知,加深情感體驗,這樣才能使生命教育發揮出更大的價值,從而引領低年級兒童的健康成長。
二、 疫情下小學低年級兒童生命教育的內涵
首先,針對低年級兒童進行生命教育是一種“自然生命”的教育。通過自然生命的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人與動物之間具有同等的生命形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平等地看待生命、尊重生命。2020年年初暴發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產生原因可能是因為人食用野生動物,因為侵犯了野生動物的生命,打破了生命的平衡。在疫情背景下進行生命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保護自然中的所有生命不受傷害,進而學會敬畏生命。
其次,針對低年級兒童進行生命教育是“類生命”的教育。類生命的范疇超越了自然生命,通過這樣的教育,實現對自然生命教育的升華,使學生通過學習,能夠賦予自然生命更高的精神價值,并且將自然生命作為載體,實現自我價值。在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人,這些生命個體發揮出了超越自然生命的精神,通過生命教育使低年級兒童進行感知,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取向,實現生命教育的升華。
三、 疫情下小學低年級兒童生命教育的特征
首先,疫情下小學低年級兒童生命教育具有超越性。針對低年級兒童進行生命教育,不僅僅是讓低年級兒童感知生命、熱愛生命、敬畏生命,更要為兒童建立可持續發展體系,使兒童能夠通過學習,對現有的自然和生活進行超越,使兒童能夠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并且具備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在當前的疫情背景下,進行生命教育,通過幫助兒童了解疫情起源、危害和防護措施,能夠激發低年級兒童的創造性,利用自己的貢獻突破難關,實現對生命的升華。
其次,疫情下小學低年級兒童生命教育具有可持續性。兒童的自然生命個體發展是持續不斷的過程,對生命教育也要持續不斷地進行教育引導,這樣才能指導兒童的終身發展,在學習活動中滲透生命教育,結合當下的疫情背景,使兒童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內涵,將生命教育貫穿于各項活動之中,感受生命對個體發展的重要性,以這樣的方式引導兒童珍惜生命,熱愛和保護生命。
最后,疫情背景下低年級兒童生命教育具有主體性。進行生命教育的過程中,兒童應當是接受教育的主體,尊重兒童的主體地位,才能根據生命教育的內涵進行有效的教學引導。在當前的疫情背景下,以兒童為主題,認識到生命的發展需要相互支持和理解,也需要自我價值的實現,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幼兒升華自己的生命,感受自身生命價值的所在。
四、 疫情下低年級兒童生命教育的價值探討
(一)了解自我,體驗生命力量
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他們難以理解生命的抽象概念,但是能夠在具體生活中感知生命。通過生命教育能夠引導兒童正確地認識自己,探討自己的生命起源,對自己的出生和成長有更加系統的認知和了解。在疫情背景下,教師通過引導兒童探索“病毒是如何起源的”,使兒童認識到病毒是一種非生命形態,進而感知自己作為一種生命形態是如何存在的。在這樣的教育下,幼兒能夠正確發揮自己生命的價值。
此外,通過生命教育,兒童能夠更加愛護自己。在疫情背景下進行生命教育,通過探討“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對人生命的傷害,能夠使兒童更加愛護自己,進而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例如堅持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自覺接受安全宣傳教育等。以這類活動的開展,使兒童知道如何保護和照顧自己,為今后個體生命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走進心靈,回味人際情感
通過生命教育不僅要幫助低年級兒童認識生命個體,體驗生命的存在,更重要的是通過生命教育,要引導兒童體驗生命存在的價值,使兒童更好地適應社會,在將來也能更好地建設社會。從這一方面來看,進行低年級兒童生命教育首先能夠幫助兒童習得交往技能。人是社會的人,生命之間也需要相互支持和情感依賴,在相互支持的過程中實現生命價值的升華。在疫情背景下,為了抗擊疫情涌現出無數先進的人物事跡,通過這些素材引導兒童進行生命教育,使兒童認識到通過相互交往,加深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際,感受生命之中所包含的愛。
其次,生命教育能夠培養兒童感悟自然情懷。生命不僅包括人的生命,也包括各種生命形態,通過生命教育使兒童熱愛人與自然,實現兒童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對生命的關愛不僅局限于對人,也包含對世間萬物自然生命的關愛。基于疫情背景進行生命健康教育,能夠引導幼兒認識和熱愛生命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知道不尊重野生動物的生命也會對人的生命造成威脅,給人的生命帶來傷害。以這樣的教育,能使兒童對自己的情感發散,更好地感知世界萬物的感情。
五、 疫情下小學低年級兒童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做好生命教育的基礎保障
做好基礎保障的過程中,國家以及相關部門要發揮宏觀影響和微觀調控的作用,以制度作為保障推動生命教育,這樣才能為生命教育整合更多的資源,獲取更多的支持。具體到小學低年級兒童的生命教育來說,首先要增加以生命教育為培養目標的課程體系,避免生命教育處于邊緣化的狀態。以課程作為保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學校應當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課程體系的構建,立足本校乃至本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課程教學內容。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受身心發展影響難以認知生命等各種抽象概念,因此,要結合其身心發展特點整合資源,制定課程教學內容。辯證來說,疫情對社會各個方面造成了重大影響,但在教育中,疫情也能夠成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將疫情相關的各項資源融入課程體系中,以此為切入點指導兒童進行生命教育,更能加深兒童對生命的感知。例如在課程教學中,以“疫情和生命”作為課程教育的主題,通過專題探討,使兒童認識到疫情與生命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使幼兒感知生命的存在,并且能夠熱愛自己的生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