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陳洋
摘 要: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在教學中,教師常常將知識融入游戲中,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對此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核心教育理念,值得教師們學習和借鑒。這樣教師在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就應加強幼兒對生活的認知,并在教學中滲透生活技巧和基本的常識,以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使他們在玩中掌握更多的知識。文章從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園游戲中運用的意義和具體的策略兩個方面入手,就促進幼兒的全面化發展提出了自己淺薄的看法,以為教學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陶行知;教育思想;幼兒園;游戲教學
一、 引言
幼兒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腦海中經常會有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他們自主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較高,使得課堂教學效果較為顯著。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礎上,并根據幼兒的學習規律和特點,做到以游戲活動為契機,給予幼兒更多自我創新與發展的空間,從而使他們在得到樂趣的同時,收獲更多的基本知識和基礎技能。
二、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園游戲中運用的意義
(一)激發幼兒興趣
受傳統教學觀念和習慣的影響,幼兒園游戲的內容、玩法和場地等往往掌握在教師手中,幼兒的自主性得不到發揮,導致他們玩游戲的興致不高。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張“頭腦解放、雙手解放……時間解放”,在賦予幼兒充分的游戲自由后,可激發出他們更多的興趣,促使他們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快樂,以充分挖掘出他們的潛力,從而激發幼兒的創造力,促使他們成長為更加優秀的人才。
(二)提升幼兒能力
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他們總是在潛意識里模仿教師的言談舉止,因此教師的示范性與幼兒能力提升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教師應該按照陶行知教育思想嚴格要求自己,并在以身作則的前提下,組織多樣化的游戲,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更好地為他們服務,最終實現幼兒能力的全面提升。總體來看,在幼兒園階段,獲取的學習方法和思想等,對幼兒來說是終身受益的。
(三)構建想象空間
幼兒期是兒童創造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時他們的想象力較為豐富,能自主感受和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人人是創造之人”,對于幼兒來說也是如此。他們在游戲的過程中,能夠大膽想象、積極發言,進而可給予他們更多創作的空間與靈感,這有助于他們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四)促進幼兒發展
幼兒正處于人生發展的初級階段,在課堂教學中,他們的無意注意占據主導地位,經常被無關事物所吸引,導致學習的效率較低。如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成為教師首要關注的問題,即教師應為幼兒創造寬松、自由、民主的氣氛,從而讓他們自由思索,大膽想象,主動實踐。這樣教師在組織游戲的過程中,就可借助陶行知思想的相關內容,從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入手,以給予他們更多想象和幻想的空間,從而提升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得他們取得長足的發展。
三、 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幼兒園游戲教學策略
(一)設計生活化的游戲內容
幼兒園教學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之間是密切相關的,這樣教師在設計游戲活動時,就應該樹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并就地取材,以拉近幼兒與游戲之間的距離,從而促進幼兒更好地成長,加強他們對生活的認知。
例如在組織游戲《不怕黑的孩子》時,要求教師準備墨鏡、長紙棍、塑料袋、小皮球、泡沫板、錄音機等材料,以創設黑暗的條件和環境,鼓勵幼兒在黑暗中勇敢地參與到游戲中去。由于懼怕黑暗是幼兒常見的一種情緒表現,這就需要教師從生活化的活動背景入手,以激發出幼兒的勇氣。即教師可進行如下游戲內容的設計:因爸爸媽媽加班都不在家,幼兒想要獨自出門去尋找白天丟失的小皮球,此時黑漆漆的路上傳來了狗叫聲,小皮球就藏在黑暗中……由于很多幼兒都有過類似的生活經歷,因此這種黑暗對他們來說是更加觸目驚心的。在設計好游戲內容后,教師就可鼓勵幼兒借助小皮球、墨鏡等各種材料進行黑暗中尋找物品的模擬,以促使他們在游戲中養成勇敢、不怕困難的良好品質。
生活化的游戲內容,滿足了幼兒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有助于他們自主探究和發現,可實現教學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二)創設游戲環境
陶行知先生主張實施兒童創造教育,他指出,要真正承認小孩有創造力,才可能不被成見所蒙蔽,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創造的能力。那么應該如何去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呢?這就需要教師創設生動有趣的環境,以使幼兒由被動變主動,從而激發出他們的主動意識,使得幼兒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同步提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將游戲環境的創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以給予幼兒別樣的游戲體驗,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例如在組織游戲《小白兔采蘑菇》時,為了渲染游戲氛圍,教師可先借助多媒體播放小兔子采蘑菇的相關視頻,以吸引幼兒的眼球。在視頻播放結束后,教師可提問幼兒小兔子是怎樣走路的呢?有的幼兒表示是蹦蹦跳跳,有的幼兒則會站起來模仿小兔子走路的姿勢。輕松的游戲環境能使幼兒的身心更加放松,可提高他們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此外,教師還可提前準備好小兔子頭飾和不同顏色的蘑菇模型,并扮演兔媽媽的角色,帶領“兔寶寶”們以小腳并攏、膝蓋彎曲、輕輕向前跳的方式去采蘑菇。為了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教師還可以小組競賽的形式推進游戲,比一比哪組幼兒采的蘑菇最多,這往往能激發幼兒的競爭意識,提高他們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良好的游戲環境,能激發幼兒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器官,可給予他們更加獨特的個人體驗,對他們的影響是深遠且長久的。
(三)選擇生活化的游戲材料
生動有趣的區域游戲材料可激發幼兒主動探究的欲望,實現活動效率的提升。在幼兒的眼中,世界是具體的、感性的,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借助生活化的游戲材料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根據幼兒的發展特點和實際水平,有差別地投放材料,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滿足全體幼兒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