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茂松
(洛陽鐵路機務段,河南洛陽 471002)
近10年來,國內公共汽車及旅游空調大巴(以下簡稱大型空調車)上,發(fā)生的火災事故觸目驚心。2009年6月5日,成都市公交車發(fā)生燃燒,造成27人死亡、74人受傷[1];2011年7月22日凌晨,一輛35座大型空調客車,行至京珠高速河南明港附近,發(fā)生燃燒,造成41人死亡、6人受傷[2];2013年6月7日,廈門市一公交車在行駛中突然起火,造成48人死亡、33人受傷[3];2014年2月27日,貴陽市一輛公交車在金陽南路發(fā)生燃燒,造成6人死亡、35人受傷[4];2016年1月5日7時許,銀川市301路公交車,行至109國道突發(fā)火災,事故造成18人死亡、32人受傷[5];2019年3月22日19時15分許,一輛從鄭州開出的旅游空調大巴,行至常德市太子廟服務區(qū)附近,突然起火,事故造成26人死亡、28人受傷[6]。
大型空調車上屢屢發(fā)生火災事故,起火原因各有不同,但是造成乘客傷亡的原因有一個共同點,即這些車輛的車窗玻璃都是固定死的,是不可搖下或左右撥動的。一旦車內發(fā)生火災,乘客無法逃生,在密閉的車廂內吸入大量一氧化碳、極短時間內造成窒息昏厥、失去自救能力、而后便一個個被大火吞食,葬身火海。
大型空調車,窗戶密閉玻璃不可搖下,或許符合相關國家或企業(yè)技術標準,但這種構造正是大型空調車的弊病,忽略了生命是最寶貴這一理念的。近幾年,在這類車輛頻發(fā)火災事故以后,車輛營運部門、管理部門在車輛內加掛了幾個救生(安全)錘。一旦火災發(fā)生,有人敲碎玻璃,然后乘客從窗口中爬出來,得以逃生。但試想一下,大型空調車,如果突發(fā)火情,無論使用燃油或電能為動力,從火苗初起到滿車廂熊熊烈火,往往只有幾十秒鐘時間。見到大火,人的本能是逃向門窗,混亂中誰來熟練地敲碎玻璃?即使玻璃敲碎了,慌亂中的乘客能不緊不慢、既不擁擠也不爭先恐后、有序地從布滿玻璃碴的窗戶口中,一個個依次爬出來?莫說一輛車只有幾個安全錘,就是每個窗口都掛有一個,從敲碎玻璃至乘客全部逃離,有人照顧老年乘客和嬰幼兒首先逃離嗎?時間允許嗎?查看中新網有關公交車火災事故網文,介紹逃離方法倒有多種:不外乎砸玻璃、強開車門,更有介紹從車頂天窗爬出來等方法,實在是想入非非。我們在靜止的空調客車中做個演習吧:1火災突發(fā)、2尋找墊高物(不知道乘客從哪里能找來梯子?)、3摸索試用各種手段打開天窗、4天窗打開了,只有幾厘米高的縫隙,哪個人能從縫隙中鉆出來?全是紙上談兵。實踐告訴我們,熊熊烈火、無色無味的一氧化碳,不會賜給滿車乘客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逃命時間的。
2007年10月2日,重慶一空調大客車發(fā)生人為縱火火災,車窗玻璃無物可砸,僅有的一個車門被大火封堵,唯一可逃生的地方是右側倒數第二排的一個可以推拉開的小窗戶,就是從這個小窗戶中,鉆出來了10個人。事后一生存者回憶道“開車后還對這個小窗戶關不嚴實抱怨了幾句”。試想,假如這輛汽車左側也有一個能推開的小窗戶,就又可以挽救回十條寶貴的生命了。司機是把駕駛室左側很小的一個小窗玻璃搖下,勉強鉆出。本次火災造成27人死亡,11人受傷[7]。
面對慘不忍睹的現場,面對被燒焦的一具具骷顱,作者悲痛之下,停下手頭一切創(chuàng)作,把精力投入到思考大型空調客車安全問題上來,這就是這篇論文問世的初衷。
要杜絕大型空調客車火災乘客傷亡事故,其根本源頭是車輛的生產廠、汽車制造廠在生產大型空調車輛時,對這些車輛的車窗結構進行徹底改造,將車窗玻璃設計為或電動或氣動的自動落下式。一旦車內發(fā)生火情或其他突發(fā)事故,司機可以迅速操作一下身邊的控制按鈕,實現“一鍵落窗”,于是所有車窗玻璃就能夠迅速落下,給乘客創(chuàng)造迅速逃離事故現場的條件。這是尊重生命的關鍵設計,猶如飛機上的緊急逃生滑梯、轎車上的安全氣囊,備而不用,一旦使用,挽救的就不是幾個人的寶貴生命了。
大型空調汽車一鍵落窗裝置示意圖見圖1。
圖1 大型空調汽車一鍵落窗裝置示意圖
該裝置主要由頂升油缸、活塞桿、落窗下拉彈簧、高壓油管、落窗電磁閥、落窗電磁閥桿、髙端鎖舌、人工緊急落窗旋鈕、頂升油泵等組成。
其中頂升油泵為每車一套,頂升油缸、活塞桿、落窗下拉彈簧、高壓油管、落窗電磁閥、落窗電磁閥桿、髙端鎖舌、人工緊急落窗旋鈕等為每窗1套。
一鍵落窗電控簡圖見圖2。
圖2 一鍵落窗電控簡圖
(1)車廂內一旦出現火情,司機可以立即扳動身邊“一鍵落窗電源開關”、并按下“一鍵落窗按鈕開關”,于是車內兩側所有落窗電磁閥7得電,迅速收回電磁閥桿8,髙端鎖舌9失去阻擋,車窗玻璃6 在自重及下拉彈簧3作用下,得以自動快速落下,打開所有車窗,乘客即可在就近窗口逃出車外,得以確保生命安全。為防止行車途中司機或乘客誤觸碰落窗按鈕開關,造成意外事件,所以在電路中設置了兩個開關,司機只有兩步操作,串聯(lián)電路方可接通,從而實現快速落窗。
(2)一鍵落窗裝置一旦遇到電氣系統(tǒng)故障,電磁閥7無法動作,可轉動人工緊急落窗旋鈕10,于是髙端鎖舌9被內收,車窗6在下拉彈簧3作用下,亦可自動快速落下。(此人工緊急落窗旋鈕,應設置在稍高位置,并加以鉛封,以防個別乘客扭動)。
(3)事故處理完畢后,啟動油泵5,活塞桿2向上伸出,頂起所有車窗玻璃6緩緩上升到高端,頂開電磁閥桿8,而后被髙端鎖舌9鎖定,下拉彈簧3被拉伸展開、油泵5反轉,活塞及活塞桿2退回底部,一鍵落窗裝置恢復到待機常態(tài)。
實際上這種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但在保護乘客生命安全方面是十分關鍵的產品,希望院校教師、學生及生產廠技術人員,能研制開發(fā)出來。今后汽車生產廠生產大型空調車車輛時,車窗玻璃都應具有“集中控制、一鍵落窗”功能。更希望主管部門,將此“一鍵落窗”裝置,列入強制性國家標準,成為保全旅客生命的必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