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
(上海新世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上海 201506)
自20世紀90年代,塑料管道PPR管進入中國市場[1],塑料管道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進入中國市場30多年后,PPR管道以其超高性價比優勢在建筑內冷熱水給水管道系統中,占比90%以上,其長期使用溫度范圍為0℃~70℃,但其應用于高溫散熱器采暖系統、熱水管道明裝系統等還是有一定的劣勢,主要表現為耐高溫性能稍差、高溫蠕變性能明顯、熱膨脹系數較高等問題,使得PPR管在應用時出現較大變形、高溫高壓下使用壽命短等問題。
PPR管不會被腐蝕,常溫下可以承受pH值1~14的強酸以及強堿的腐蝕,不溶于任何已知溶劑,使用壽命長,正常情況下可用50年。PPR管在民用領域完全可以替代鍍鋅管材,市場前景很大,而且由于口徑較小,便于運輸,原料、制造設備的國產化,生產工藝簡單,競爭也相對要激烈一些。
2010年我國工程建設管道需求量約為12億m。PPR管道按30%的市場占有率計算,其每年的市場需求量將達到3億m~4億m。隨著中國國內的大興土木,近十年來,PPR管道已達到100%以上的市場增幅,市場對產品的功能性要求越來越高,功能型管道需求越來越大,纖維增強PPR管市場份額很大,具有很大的市場推廣價值[2]。
2.1.1 幾種常見纖維材料對比
聚丙烯塑料可用的填充纖維為玻璃纖維、礦石纖維、碳纖維以及玄武巖纖維[3],市場常見的聚丙烯(PPR)管道的填充纖維為玻璃纖維,因為其成本低,而性能也能基本滿足使用,而碳纖維和玄武巖纖維性能優異且基本相同,而玄武巖纖維成本相比較低,所以主要分析玻璃纖維和玄武巖纖維的性能對比,主要從拉伸強度、線膨脹系數[4]、導熱系數、密度等性能來對比分析,詳見表1。

表1 不同材料的性能參數
2.1.2 纖維選型
通過數據分析,玻璃/玄武巖纖維相比聚丙烯(PPR)在拉伸強度、線膨脹系數、導熱系數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纖維增強聚丙烯(PPR)管道,可以明顯提升管道的拉伸強度、提升管道的耐壓強度、降低其熱膨脹、降低其熱損失,應用在熱水管道以及明裝管道具有很大的使用價值和意義。
在纖維選型中,玄武巖纖維與玻纖相比,具有相近的拉伸強度和彈性模量,但是比玻纖具有更高的軟化點,比玻纖更穩定的物理化學性能。玄武巖纖維相比傳統的玻璃纖維,拉伸強度更優異、線膨脹系數相近、導熱系數更具有優勢,所以綜合分析,玄武巖纖維相比玻璃纖維性能更好。
2.2.1 纖維長度分析
通過排布雙螺桿分布,造粒生產后進行顯微鏡觀察,并對比不同纖維長度生產管材的外觀、產品靜液壓性能,確定合適的纖維長度。
2.2.2 纖維比例分析
纖維比例直接影響到管材的性能,纖維比例添加太少,達不到預想的增強性能,纖維比例添加太多,容易分散不均,會使得管材脆性增加,可能還會對管材耐壓性能有影響。
纖維的增加會對管材表面產生一定的影響,且纖維增強PPR管也為熱熔連接方式,所以產品結構應設計為3層共擠結構,內外層為普通PPR層,中間為纖維增強PPR層。
綜合對比分析,管材應表面光滑平整、靜液壓性能高、落錘沖擊性能合適,纖維比例應在20%~30%范圍內。再結合材料的配方成本和生產成本,優選24%的纖維比例。
2.2.3 螺桿剪切工藝驗證
考慮到管材的長久使用壽命,我們增加熱水長時間靜液壓試驗(95℃,165h),優化纖維造粒的剪切工藝,再進行綜合試驗對比,詳見表2。

表2 不同螺桿剪切工藝的試驗對比
綜合分析,纖維造粒過程中,需進行強剪切工藝,保證纖維的長度和分散,產品能夠通過高溫長時間的靜液壓試驗,達到標準要求。
2.2.4 相關生產技術研究
(1)在纖維造粒生產過程中,配方中需添加一定的抗氧劑和分散劑,使得造粒成型工藝穩定。
(2)由于纖維具有一定的吸水性,需要改進造粒工序,短距離的水冷卻加風冷卻方式,再增加干燥工序,大大改良了造粒料的中空現象和水份過多問題。造粒料冷卻后再進行裝袋入庫,在使用造粒料時及時進行水份測試,確保材料的干燥性。
(3)在螺桿擠出機上增加烘干裝置,對纖維造粒料進行烘干預處理,保障材料的干燥性。
本文得到的結論如下:
(1)對于熱水領域的應用,纖維增強PPR管相比普通的PPR管耐壓性能更優異、熱膨脹量更低,明裝不易彎曲;(2)纖維材料的選用,玄武巖纖維相比玻璃纖維更優異;(3)纖維的長度、纖維分散、纖維比例都對管道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影響,需要合適的纖維定型和生產工藝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