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杰
(南海區中醫院醫學裝備科,廣東佛山 528200)
就目前情況來看,醫療設備的預防性維修模式一般是廠家所設定或推薦的模式,以及傳統的模式,但是傳統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對于血透機預防性維修模式的要求[1]。血透機的預防性維修就是定期檢測設備,并做好維修工作,確保可以及時檢查出所發生的故障,從而讓其保持正常的工作狀態,為患者提供服務。相關研究發現,在其中增加質量控制檢測工作,可以進一步降低故障的發生,更加及時地發現和解決問題[2]。基于此,本院對質量控制檢測在血透機預防性維修模式當中的使用要點進行了研究,報道如下:
本院2020年7月至12月所使用的34臺血透機當做研究對象,根據血透機的編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17臺。每一臺機器的參數以及廠家等均相同,沒有明顯差別,可以對比(p>0.05)。
參照組使用的是傳統的預防性維修模式,方法為:
使用傳統的預防性維修模式主要分為水處理系統和血透機兩部分,水處理檢測的是反滲水的質量問題。對故障有效的判斷,更換損壞的配件,達到修復的目的。
實驗組在血透機預防性維修模式中使用質量控制檢測方式,方法為:
在對血透機進行質量控制檢測的時候,保養周期為4個月,需要對5項指標進行檢測。檢測之前需要將透析液按照所規定的標準進行配比,檢查設備當中的內濾網是否出現了雜質,水路是否有生物、管路接口的位置有沒有漏水的痕跡等。然后開機進入到維修的門口是當中,檢查機器當中的流量泵等。檢測參數的時候主要檢測電導度、透析液溫度、超濾量、血泵流量以及靜脈壓。
觀察和對比故障發生情況以及總停機的時間。
使用SPSS21.0軟件將研究的數據進行分析,t和x2進行檢驗,(±s)為計量資料,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的故障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故障發生情況的對比/n,%
實驗組總停機時間明顯比參照組短(p<0.05),見表2。
表2 兩組總停機的時間的對比(±s)

表2 兩組總停機的時間的對比(±s)
images/BZ_61_1272_2458_2319_2542.pngimages/BZ_61_1272_2624_2319_2878.png參照組 17 564.25±50.69
對于血透機來說,保證質量能夠讓患者得到更為有效的治療。而就目前情況來看,血透機一般會使用廠家所設定的模式檢測和維修,預防性維修模式就是一種傳統的模式,針對性較差,雖然在實際工作當中,也可以檢測出所出現的問題,但是停機時間更長,檢測也可能出現不及時的情況[3]。實際使用當中,工作人員主要會根據設備的工作原理以及自己的維修經驗來查找是否出現故障或者是故障所在的地方,雖然也能夠完成故障修復工作,但是卻不能對實時的運行情況掌握,因為只是憑借自身的經驗,是無法對設備內在性能進行查看的[4]。在血透機預防性維修模式當中使用質量控制檢測,能夠進一步提升檢測的質量,及時發現所出現的問題[5]。一般情況下,指標的標準差均比較小,檢測的指標也比較準確和穩定。而如果設備處在正常的工作狀態當中,想要對出現異常的設備維修,也可以將其判斷為不正常狀態。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此種方式在傳統的模式上提升了檢測的水平,促使設備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還應該在多次的試驗中不斷完善此種方式,確保可以更加準確地對設備故障問題進行檢測,也確保設備正常使用,為患者帶來優質的治療[6]。在本次研究當中,實施后的護理管理效果明顯優于實施前(p<0.05);實施后的檢測合格情況率明顯比實施前高(p<0.05)。可見,質量控制檢測的增加可以幫助醫院降低血透機故障的發生,在確保可以安全使用的情況下,實時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
綜上所述,質量控制檢測在血透機預防性維修模式當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降低故障的發生,減少停機時間,讓患者安全治療,值得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