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禮 胡靜
(1.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0470;2.中國民航大學,天津 300300)
A380飛機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寬敞的民航運輸機,采用四臺發動機配置,最高密度座位安排可以載客850人。A380飛機采用了兩層座艙布局,上下客艙之間通過客艙樓梯相連。A380飛機共有艙門16個,機身左右兩側各有8個艙門,其中下層客艙包括5個艙門,上層客艙包括3個艙門[1],如圖1所示[1]。
圖1 A380 飛機客艙門布局
A380飛機自投入運營之后,在國內外陸續出現由于飛機上艙和主艙客艙門發生噪音、裂紋等現象,從而導致航班經常延誤,如圖2所示。如2013年2月阿聯酋航空由曼谷飛往中國香港的途中艙門發出刺耳的噪聲,空中將毛毯堵住縫隙,以減小噪聲。事件調查發現:飛機艙門上的密封條與艙門框下部的擋料板存在細微縫隙,造成封嚴槽強度不夠,密封不嚴,漏氣產生噪音,封嚴位置如圖3所示[2]。
圖2 由于艙門噪聲和裂紋導致的航班延誤
圖3 封嚴位置
為了永久解決A380飛機客艙門裂紋和噪聲的問題,空客發布了一系列的服務通告進行相關區域的檢查和修理指導。航空公司結合自身的定檢計劃,編寫相應的工程指令(EO)對所有客艙門進行改裝。改裝工作具有以下特點:
(1) 工作量大。16個艙門改裝,需要執行32份工程指令,累積工時超過3000h。工作空間、專用艙門改裝架、鈑金、人力都限制了16個艙門改裝不能同時開工,但也不能拉長定檢周期。這就需要生產計劃和結構車間合理安排客艙門改裝計劃。
(2)引孔定位要求精確。引孔前,必須嚴格按照改裝工程指令精度要求,將所有改裝新件裝夾在艙門上指定位置[2],當沒有任何一個改裝件出現偏差時,才能引定位孔,安裝夾定位銷,最后引完所有剩余的孔。否則,需要報空客公司廠家進行評估和修正。
(3)工藝要求高。該改裝工作涉及如下工藝:1)緊固件拆裝;2)緊固件鉆孔,引孔;3)緊固件孔劃埋頭窩;4)緊固件孔間距和邊距要求;5)金屬結構切割;6)表面保護處理;7)表面漆層防護;8)密封膠工藝。
相對于飛機制造過程中結構件鉆孔來說,飛機維修/改裝過程中的鉆孔/引孔,對技術工人的手藝水平要求更高。因為飛機維修/改裝時,改裝件在飛機上的配合件都有舊孔,需要從舊孔方向在新件上引出新孔,這就要求既不能使舊孔損壞或加大,也不能使新件的新孔鉆歪、鉆斜,并要求新孔邊距符合工藝要求。
(1)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把每個門都按照統一規律分成四個施工階段:分別是“拆下相關結構”“新件定位”“新件引孔”“新件安裝及結構恢復”。每個門施工過程中如果出現需要報偏差,就單獨標記,以保證問題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跟蹤處理。為此,制作了看板,便于記錄,如圖4所示。
圖4 A380 座艙門改裝狀態圖
(2)航材準備。根據工卡給出的改裝包件號,提前把所需16個門的航材改裝包統一領出,統一標記以便準確區分每個件所屬“門牌”,仔細認真做好新件的標記工作。把每個門的所有新件按位置有順擺放整齊,最大限度的提高使用效率及保證杜絕出錯幾率,如圖5所示。
圖5 航材準備
(3)新件定位是整個改裝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找準核心部件的基準位置,根據圖紙靈活調整可調間隙位置,如圖6所示,從宏觀到微觀,確保每個位置都能符合工卡圖紙要求。
圖6 間隙
根據不同位置新件的定位要求,研發制作定位量塊,快速準確地保證尺寸要求,快速調節間隙。
(4)定位完畢后的部分區域切割修邊、新件鉆孔、劃窩、去毛刺、清潔、安裝、封膠,全部按照結構修理手冊的標準有條不紊流水線施工,如圖7~圖15所示。
圖7 根據工卡數據要求自作的切割劃線標準模板(準確快速畫出切割區域,提高效率的同時也保證了后續工作的可持續性)
圖8 門角部分結構切割
圖9 用最合適的工具對新件結構進行鉆孔
圖10 新件鉆孔的臨時定位固定
圖11 用手動C夾進行外封嚴壓條的固定
圖12 對蒙皮進行劃窩工作
圖13 有特別難打鉚釘的地方,找準合適的釘鐵
圖14 特殊封膠處理
圖15 結構加強改裝完工部分效果圖
A380飛機客艙門的結構改裝過程復雜、工序繁多、要求精確,這些給飛機改裝工作帶來了新挑戰。根據空客公司發布的改裝服務通告,結合航空公司定檢計劃制定合理有效的改裝工程指令有助于A380飛機改裝工作的高效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