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園
(山東省博興縣人民醫院,山東 濱州 256500)
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各項機能與免疫能力低下,同正常年齡相比較,老年人群發生感染類疾病較高。而通過臨床相關數據可發現: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最為常見,而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為主要致病菌,其可導致機體出現局部化膿性炎癥以及全身性感染,嚴重還可導致患者死亡[1]。由于我國抗生素種類較多,應用較為廣泛,從而導致耐藥菌株顯著增多,針對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治療有一定難度,需確定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藥敏性,從而選擇合理的抗生素進行干預,改善患者機體不適癥狀,提高其生存質量[2]。因此,本文就針對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性進行分析,具體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我院20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女96例,男104例,年齡60~78歲,平均(66.89±1.56)歲,疾病類型:支氣管擴張16例,肺炎52例,慢性支氣管炎60例,支氣管炎72例。納入標準:①通過一系列檢查,確診為呼吸道感染;②年齡高于60歲;③患者本人或者家屬知情同意;④均為銅綠假單細胞菌感染;剔除標準:①中途退出者;②精神異常;③聾啞者;④傳染性疾病;⑤未應用過抗生素治療者;⑥存在其他惡性疾病。
1.2 方法。采集標本:給予患者一次性無菌試管,采集患者清晨痰液,應用生理鹽水漱口,將痰液放置在容器內,針對氣管切開患者應用吸痰器對呼吸道分泌物進行采集,并保持,及時進行送檢。標本檢測:對標本實施涂片處理,合格后進行接種,若痰培養結果為陽性,說明是優勢菌,實施分純處理,應用PL-16分析儀對細菌類型加以鑒定,應用紙片擴撒法開展藥敏試驗。對銅綠假單胞菌樣本,選擇常用的抗菌藥物實施體外藥敏試驗,銅綠假單胞菌為質控菌株,應用協同法對β-內酰胺酶進行檢測。
1.3 觀察指標。統計銅綠假單胞菌標本體外耐藥性試驗結果與β-內酰胺陽性菌藥敏試驗結果。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4.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銅綠假單胞菌標本體外耐藥性試驗結果。20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檢出銅綠假單胞菌144株,檢出率為72.00%。將應用率較高的抗生素對銅綠假單胞菌開展體外藥敏試驗,從而得出:慶大霉素耐藥率59.03%,環丙沙星素耐藥率41.67%,妥布霉素耐藥率38.19%,哌拉西林耐藥率37.50%,頭孢哌酮耐藥率20.83%,頭孢呲肟耐藥率17.36%,阿米卡星耐藥率10.42%,氨曲南藥率7.64%,具體見表1。

表1 銅綠假單胞菌標本體外耐藥性試驗結果(n,%)
2.2 β-內酰胺陽性菌藥敏試驗結果。銅綠假單胞菌144株實施β-內酰胺酶測定,有35例為陽性,陽性率為24.31%。β-內酰胺陽性菌藥敏試驗結果得知:慶大霉素耐藥率100.00%,環丙沙星耐藥率100.00%,頭孢呲肟耐藥率100.00%,哌拉西林耐藥率100.00%,阿米卡星耐藥率91.43%,頭孢哌酮耐藥率28.57%,氨曲南耐藥率14.29%,具體見表2。

表2 β-內酰胺陽性菌藥敏試驗結果(n,%)
老年人機體各項器官功能下降,而呼吸系統功能衰退導致支氣管纖毛系統、呼吸道黏液、肺組織彈性與咳嗽反射能力等方面也呈下降趨勢[3]。老年人存在基礎病較多,特別是長時間在院治療的患者,機體免疫能力低下,治療期間受到侵入性操作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其發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機率高于其他人群。
在臨床中,針對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多選擇抗生素治療,從而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穩控,改善患者機體不適。銅綠假單胞菌對多種常用抗生素均有著天然的耐藥性,尤其是近年來由于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從而導致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性也明顯增強。此外,銅綠假單胞菌可合成、分泌早鹽酸,而早鹽酸附著于氣道粘膜表層,會形成特有的生物被膜[4]。銅綠假單胞菌對臨床中廣泛應用的抗生素具有一定耐藥性,而且其具有快速突變性,一般需多種抗生素進行聯合治療。
通過本次研究所的結論為:20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檢出銅綠假單胞菌144株,檢出率為72.00%。銅綠假單胞菌144株實施β-內酰胺酶測定,有35例為陽性,陽性率為24.31%,慶大霉素的耐藥率最高,氨曲南耐藥性最低。
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機制具體可分為內源性與外源性,前者主要是銅綠假單胞菌可合成并分泌頭孢菌素酶,從而導致外膜孔蛋白缺失,進而誘發相關抗生素靶位發生突變,導致該致病菌出現較高耐藥性[5]。銅綠假單胞菌表層存在異常生物膜,可提升致病菌在呼吸道粘膜上的粘附作用,而且生物被膜可導致銅綠假單胞菌對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下降,誘發抗菌藥物消滅作用減低。外在生物膜可誘發銅綠假單胞菌細胞內酶發生一定變化,導致β-內酰胺酶形成。β-內酰胺酶是導致銅綠假單胞菌出現耐藥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通過臨床相關數據可發現:β-內酰胺酶抗生素的大量應用導致銅綠假單胞菌對β-內酰胺酶所產生的耐藥性也有所增強,比如碳青霉烯酶等。β-內酰胺酶水解后可降低β-內酰胺酶活性,比如頭孢他啶類抗生素。大量的細菌與酶分子細胞內的抗菌藥物出現結合,導致藥物無法發揮靶位作用,從而降低抗菌效果。銅綠假單胞菌所分泌的β-內酰胺酶通過轉化、結合等方式在不同種屬間傳播,引發銅綠假單胞菌出現多重耐藥性,誘發患者感染病情無法有效控制,增加治療難度。氨曲南屬于新型的β-內酰胺酶抗生素,針對革蘭陰性菌有著較高的抗菌活性。同慶大霉素、頭孢派酮等抗生素進行比對,氨曲南的免疫原性較弱,同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比較交叉過敏少,可替代氨基糖苷類藥物,在臨床抗感染治療中有一定應用價值。此外,氨曲南銅綠假單胞菌敏感革蘭陰性菌細胞膜上的青霉素結合蛋白,可有效對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過程進行抑制,達到理想的抗菌作用。
針對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臨床治療中。醫院應對相關預防感染制度進行完善,規范手術操作,避免病毒入侵。同時。針對下呼吸道感染銅綠假單細胞的老年患者在治療中不可盲目應用抗生素,以免未對細菌進行消滅,還可誘發其他繼發性疾病。建議治療中與藥敏實驗進行結合,選擇正確、安全、合理的敏感性抗生素,將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抗生素進行結合。若有必要,還可采取介入性導管治療,避免亂用抗生素情況,確保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銅綠假單胞菌對慶大霉素、頭孢哌酮等常用抗生素有著較高的耐藥性,而氨曲南對此類致病菌有著明顯的抗菌活性,可作為治療老年下呼吸道感染首選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