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萍
(重慶市北部寬仁醫院 婦產科,重慶 401120)
伴隨著不斷完善和健全的計劃生育以及各項優生優育政策,越來越多的人們在關注胎兒和嬰兒生長發育的同時,也開始關注起來產婦的心理及生理健康,并將這項關注逐漸由家庭和醫院上升到社會的層次。最近幾年,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也受到諸多人們的關注。就產婦而言,其在妊娠階段因為伴隨不斷增大的子宮,會對盆底造成一定的慢性牽拉,進而使得產婦伴隨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損傷,另外,在孕期,產婦也會伴隨不斷變化的孕激素水平,進而使得其盆底的支持結構伴隨不斷減弱的支持作用[1-2]。當產婦進入分娩期后,胎兒先露出的部分會對盆底造成一定的擠壓,如此,必然使得產婦的盆底韌帶和肌肉過度的擴張,這樣的結果必然使得盆底神經、結締組織等連接分離,最終導致盆腔器官脫垂、壓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礙等盆底功能障礙。有研究指出,在我國已婚已育的婦女當中,大約37.8%~45.2%比例會伴隨各種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因而,為提高產婦產后的生活質量,產后早期階段盆底康復治療已成為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本次研究隨機選取我科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應用陰道啞鈴訓練+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治療,探究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意義。
1.1 一般資料。資料來源于我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入院的產婦44例,分娩類型:自然分娩34例,剖宮產10例。納入標準:①所有產婦均為產后女性;②取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患者;②肝、腎功能不全者;③代謝紊亂、藥物過敏者;④精神障礙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在產婦產后42天采用陰道啞鈴訓練及生物反饋聯合電刺激進行盆底肌康復鍛煉。在治療之前,先對患者進行生物反饋訓練,然后采用盆底肌肉康復治療儀(荷蘭ENRAF Myomed 632X)進行電刺激,之后采用陰道電極進行生物反饋電流的收集,當患者感到肌肉強力收縮過程中伴隨疼痛感抑或自身盆底肌肉跳動不伴隨疼痛感的時候就為判定標準,結合治療儀屏幕上出現的壓力波形對患者的康復訓練進行合理的指導[3]。一天治療兩次,一次治療20分鐘到半個小時,一共治療十次。待醫院的盆底康復鍛煉完畢之后,讓患者在家采用陰道啞鈴繼續進行康復訓練,在前3個月中,一天訓練一次,一次控制在20分鐘左右,3個月后,一周訓練兩次,堅持不懈的進行訓練以保證康復的療效。
1.3 觀察指標。在治療之前,通過盆底肌肌力評估和POP-Q問卷調查法對患者的盆底肌情況進行評估,在治療后一年對患者隨訪并再次進行評估,結合盆底肌肌力的測量,對患者盆底肌鍛煉的效果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3.0進行統計分析,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1 治療前后盆底Ⅰ類肌纖維肌力對比。將患者盆底功能障礙程度由輕到重分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Ⅴ級,治療后患者盆底肌Ⅰ類肌纖維肌力情況及盆底肌Ⅱ類肌纖維肌力情況均明顯優于治療前,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者盆底肌等級比較(n)
2.2 治療前后POP-Q分度對比。治療后患者POP-Q分度情況明顯優于治療前,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患者POP-Q分度情況對比[n(%)]
2.3 治療前后尿失禁及性生活對比。治療后患者尿失禁情況及性生活障礙情況均明顯優于治療前,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患者尿失禁及性生活情況對比[n(%)]
最近幾年,伴隨著不斷加重的人口老齡化和人們對生活質量水平要求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重視起來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指的是盆腔的一系列支持結構伴隨了損傷或者一定的缺陷致使患者功能伴隨障礙而引起的疾患,此損傷在最早期的表現就是患者伴隨改變的盆底肌電生理,具體主要體現在肌電位的改變,肌力的改變以及肌肉疲勞度的改變等等[4-6]。在臨床上的具體表現主要有壓力性的尿失禁癥狀、伴隨脫垂的盆腔器官等,一部分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還伴隨性功能障礙。
就絕大多數女性而言,懷孕和分娩是必然經歷的過程,在女性妊娠過程中,其腰部會呈現前傾,同時其腹部會向下突出,整個身體的重心也會逐漸前移,如此,就使得本來在骶骨上的作用的重力慢慢向著盆底肌肉逐漸轉移,而伴隨著胎兒的不斷長大,孕婦的子宮也慢慢變得沉重,這就使得作用于盆底肌肉的壓力也會逐漸增加致使其呈現出松弛趨勢。另外,產婦在分娩的過程當中,還可能會伴隨盆底組織的機械損傷,而剖宮產時進行的手術操作以及作及雌、孕激素等原因,也很可能對產婦的骨盆肌肉造成這樣或者那樣的損傷,同時,也可能致使盆底伴隨不可逆轉的影響以及改變。如果產婦在懷孕期間以及分娩過程中致使自身伴隨盆底組織受損時,很可能會影響到其以后的健康以及生活質量[7-8]。在國外歐美以及日本、韓國等一些國家針對盆底康復治療已經基本普及,在產婦生產之后的42天,對其進行常規的康復療程,從而及時喚醒產婦盆底的肌肉功能以及相應的神經功能,這樣,能夠幫助產婦及早恢復到產前的狀態,使得其性生活的治療得以及時提高,同時,也有利于更好的預防和治療產婦的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9-11]。在我國,針對產后盆底的康復治療還處于初始階段,因而,大部分的婦女對盆底肌肉功能有著并不是很多的認識,即使自身身體抑或生活方面伴隨不舒服,也不能引起相應的重視,大部分女性認為沒有什么大影響,加之害羞難以表達和醫療機構對此項疾病的宣傳度又不大,使得不少產婦產后即使伴隨盆底功能障礙也沒有得到第一時間的治療,并且能拖則拖,最終使得自身提高或者最終發展成為了真正的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患者[12]。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提高,產后早期階段的盆底康復治療將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和重視。盆底康復治療是一種簡單、易行、安全、無痛苦、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法,不僅可以改善及恢復盆底功能,還可以預防或延緩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有效提高女性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提高生命質量,使新時代的女性活得更自信,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