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p>
(廣西柳州中醫醫院,廣西 柳州 545001)
精神分裂癥屬于慢性精神類疾病,目前臨床尚未明確其具體病因,但考慮到可能與家族遺傳、或患者經受了較大的刺激有明顯關聯。作為慢性疾病,精神分裂癥具有發作反復、久治不愈的特點,長期以來嚴重摧殘人的精神和生理,導致很多患者失去了工作的能力和生活的樂趣,出現精神殘疾。精神分裂癥患者需要依靠長時間的藥物來控制疾病和維持健康。抗精神病藥物在臨床上雖然已經應用了很多年,但是仍然有很多精神分裂癥患者無法依靠藥物治療取得明顯的效果。所以,當前臨床上依然比較重視研究如何減少精神疾病的復發。雖然單一用藥的治療原則在臨床中獲得了普遍認可,然而,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聯合使用多種抗精神病類藥物顯然能獲得更顯著的效果,特別是對于部分具有較高治療難度的嚴重精神分裂患者來說,單一用藥更加無法滿足其治療需求。治療效效果受到是否持續用藥的影響,本文選取精神分裂癥患者12808例進行研究,取得較好效果。
1.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選取該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份之間接受的精神分裂癥病人12808例,將病人分為采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FGA)治療的單一組6404例以及采用FGA+FGA治療的聯合組6404例。單一組中男3842例,女2562例,年齡30~50歲,平均(43.5±6.2)歲;聯合組中男3843例,女2561例,年齡30~50歲,均值(42.9±5.8)歲。
1.2 方法。單一組接受單一用藥治療,選擇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FGA)治療,聯合組患者接受FGA聯合FGA治療,對兩組患者持續用藥時間進行統計。采用我院自制的問卷調查表對患者的停藥原因進行調查,所有患者在接受調查時只能選擇其中一項原因,主要包括六個項目,分別是患者自知力不足、醫生結合患者癥狀需要對治療藥物進行調整的原因、藥物不良反應的原因、患者家庭經濟原因和其他原因。依據藥物不良反應量表(TESS)對兩組患者用藥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統計,包括嗜睡、震顫、血生化異常、靜坐不能、肌強直、心動過速、惡心嘔吐和頭暈等。
1.3 觀察指標。①對兩組患者的停藥原因進行統計和分析,包括無自知力、調整藥物、藥物不良反應、家庭經濟原因和其他原因六項。②對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對比。③對兩組持續用藥時間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分析。統計學處理人軟件使用SPSS 22.0,用均數標準差和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檢驗采用t和χ2,當P<0.05時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停藥原因分析?;颊邿o自知力和藥品不良反應為兩組的主要停藥原因,其中單一組的藥物不良反應原因和調整藥物原因停藥人數比連聯組多(P<0.05)無自知力、家庭經濟等原因上,兩組差異不大(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停藥原因分析[n(%)]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單一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聯合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n(%)]
2.3 兩組的持續用藥時間。單一組的持續用藥時間為(39.23±12.36)d,明顯短于聯合組的(52.82±20.52)d,差異顯著(P<0.05)。
疾病反復發作,久治不愈是精神分裂者的突出特點。根據以往的臨床報道發現,單一用藥是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最常見方法,但卻不是最有效的方法[1]。在臨床中,醫生為了提高療效,改善癥狀,經常選擇兩種多兩種以上的精神分裂癥治療藥物聯合使用的治療方式,且取得了更好的治療效果[2]。最近臨床上致力于研究多藥聯用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效果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本文也對此進行了研究[3]。在選擇采用聯合用藥的方式治療精神分裂癥的過程中,要對藥物的適應癥、注意事項、用法用量進行全面的了解,同時對患者的臨床癥狀和表現進行全面的評估,在此基礎上要對用藥后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情況做好充足的準備。臨床上常用的精神分裂癥狀治療藥物包括富馬酸喹硫平片、鹽酸帕羅西汀片等。富馬酸喹硫平片是不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對多種神經遞質受體有相互作用[4]。富馬酸喹硫平片是氯氮平化學結構改造而來,在臨床精神分裂癥的治療中應用廣泛,對精神分裂癥陽性癥狀無明顯作用,但對情感癥狀的治療效果較好。臨床上也經常使用富馬酸喹硫平片用于患者病態情緒的穩定,發揮心境穩定劑的作用[5]。該藥物不會造成椎體系統反應或遲發性運動障礙,比較常見的藥物反應為嗜睡、體位性低血壓等。鹽酸帕羅西汀片對抑郁癥具有較好的作用,在臨床精神分裂癥的治療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失眠、乏力、對日?;顒訂适d趣和食欲下降等癥狀,同時對焦慮等不良情緒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6]。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伴有社交恐懼癥或驚恐障礙,并表現出心悸、胸悶、氣短等癥狀,采用鹽酸帕羅西汀片治療能有效緩解以上癥狀。因精神分裂癥的病程較長,因此長時間服用西藥副作用較為明顯,且會降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因此臨床上也經常采用重要治療精神分裂癥,本院使用的中藥配方包括當歸10 g,白芍15 g,北柴胡10 g,茯苓10 g,白術10 g,甘草6 g,生姜10 g,薄荷5 g,酸棗仁15 g,知母12 g,川芎10 g,首烏藤15 g,以上藥材聯合使用,能夠發揮清熱補血,安神助眠的效果,藥物安全性高,不會造成明顯的不良反應。
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無自知力和藥品不良反應為兩組的主要停藥原因,其中單一組的藥物不良反應原因和調整藥物原因停藥人數比連聯組多(P<0.05),無自知力、家庭經濟等原因上,兩組差異不大(P>0.05),自知力是指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能力,一般來說,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癥患者,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自知力缺失,很多患者會對治療產生明顯的排斥,因此臨床上在治療精神疾病患者的過程中,會較為重視對患者本人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工作;單一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聯合組(P<0.05),分析原因,可能與單一用藥使用的藥物劑量較大有關;單一組的持續用藥時間為(39.23±12.36)d,明顯短于聯合組的(52.82±20.52)d,差異顯著(P<0.05)。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之處,例如選取的樣本范圍和樣本數量較小,且對患者停藥原因的條目設計比較簡單,沒有考慮到其他影響精神病患者停藥的因素,研究時間較短,因此,希望能在日后的研究中增加樣本數量,擴大樣本選取范圍,進行更深入、細致的研究。
綜上所述,與聯合應用抗精神病藥物相比較,單一用藥的持續用藥時間更短,主要的停藥原因為發生了較多藥物不良反應,且單一用藥的不良反應發生人數更多,安全性低于聯合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