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露莎 ,魏巍 ,蘇丹 ,宋莉莉 (通信作者)
(1.青島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老年醫學科,山東 青島 266000;2.青島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心內科,山東 青島 266000)
在臨床疾病中,冠心病是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同時也是造成人類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其中心絞痛屬于冠心病疾病中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主要是因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而導致患者心肌出現暫時性缺氧、缺血癥狀,主要表現為前胸發生壓榨樣、陣發性疼痛,大多在情緒激動或者是勞動時發作,每次持續時間約為3~5 min,可數日發作一次,也可能一次發作數次[2]。近年來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冠心病心絞痛疾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威脅到老年群體的生活質量與生命安全。目前臨床上在治療該疾病患者時,主要以增加患者心肌供血、降低心肌好氧作為治療目的,常應用抗血小板聚集、β受體阻滯劑以及硝酸酯類藥物進行治療,但單一應用一種藥物進行治療,療效并不顯著[3]。鑒于此,本次研究以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為例,探討以氯吡格雷與鈣拮抗劑聯合治療的干預效果,現進行如下匯總。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來院就醫的冠心病老年患者100例為本調查對象,根據不同的治療方案,將其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每組50例。常規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65~82歲,平均(74.8±6.2)歲;實驗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63~85歲,平均(74.5±6.6)歲。以統計學軟件對兩組病例資料展開分析與對比,P>0.05,滿足研究要求。納入標準:①經臨床醫師詳細講解后本研究內容后,患者和(或)其家屬同意加入研究;②滿足冠心病診斷標準者;③經臨床冠狀動脈造影、心電圖等影像學檢查后顯示患有冠心病疾病者;④年齡超過60歲者。排除標準:①無完整臨床病史資料者;②依從性不高者;③對本研究藥物存在過敏史者;④精神、意識存在障礙者;⑤合并其它嚴重慢性病癥者。
1.2 方法
1.2.1 常規組:以氯吡格雷藥物展開治療,經口服用藥,每次服用75 mg,每日服用1次。
1.2.2 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入鈣拮抗劑治療,口服用藥,給予患者服用硝苯地平,每次服用劑量為30 mg,1次/d,兩組用藥干預時間均為6個月。
1.3 指標觀察及判定標準。①治療后兩組療效分析,結合心絞痛癥狀發作次數與心電圖檢查結果來判定,經治療后,患者心絞痛癥狀的發作次數降低幅度未超過50%,且心電圖顯示無顯著改善,為無效;相較于治療前,心絞痛癥狀發作次數降低幅度在50%~80%。且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趨于正常,為有效;患者心電圖指標顯著改善或基本正常,且心絞痛癥狀發作次數比治療前減少幅度超過80%,為顯效;②治療期間兩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主要包括心肌梗死、猝死、充血性心衰、腦卒中等。
1.4 數據處理。本研究所得數據以統計學SPSS 21.0展開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數據校驗以(χ2)卡方值,統計學判斷以P<0.05表明存在較大差異。
2.1 治療后兩組療效分析。由表1得出,經應用不同治療方案后,兩組均取得一定療效,但與常規組相比,實驗組總有效率較高(P<0.05)。

表1 治療后兩組療效分析[n(%)]
2.2 治療期間兩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由表2得出,在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有患者發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但相較于常規組,實驗組總發生率較低(P<0.05)。

表2 治療期間兩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n(%)]
目前臨床尚不明確冠狀動脈具體的病因,而糖尿病、高血脂癥、高血壓等疾病都能誘發冠心病[4],這些危險因素的發生機制是基于冠狀動脈痙攣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為基礎,促使心臟細胞缺氧和供養失去平衡,進而導致患者心肌發生缺血、缺氧癥狀,從而誘發冠心病[5]。在冠心病疾病中,心絞痛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因患者冠狀動脈出現粥樣硬化,促使管腔變得較為狹窄,或因冠狀動脈出現痙攣,而導致患者心肌出現缺血現象。該疾病發展速度比較快,且常發生在老年群體中,一旦患者在發病之后,未給予有效治療干預,則會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目前,臨床上在治療該疾病患者時,主要治療原則是做到早發現、早診斷與早治療,以此來阻止患者病情得到進一步發展,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除此之外,還應當積極尋找誘發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并對其進行控制,有效采取預防措施,避免病情反復發作[6]。氯吡格雷是抗血小板類藥物,能夠對血小板集聚進行有效抑制,屬于無生活活性藥物之一,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療中,以口服方式服用,當藥物在進入至機體后,經過患者血液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二磷酸腺苷的產生,進而促進患者血液流動,從而實現改善患者預后,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7]。而鈣拮抗劑屬于鈣離子阻滯劑,對于血管、心肌傷鈣離子通道可起到良好阻斷作用,以該藥物來治療心血管疾病,可降低細胞中所含鈣離子水平,以此來起到維持心臟血液,對患者心臟功能進行改善的作用。鈣拮抗劑藥物類型較多,目前臨床在治療冠心病老年患者時,主要選擇具備藥效時間短、起效快等特點的硝苯地平藥物[8-9]。本次研究通過分析單一以氯吡格雷與聯合以硝苯地平治療冠心病老年患者的療效,結果發現相較于常規組,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且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較低,這表明聯合以氯吡格雷+硝苯地平治療,可維持患者勛章血液,改善其心臟功能同時,還能夠有效抑制血管痙攣癥狀,對預防心絞痛癥狀發生起著積極意義。除此之外,還滿足老年患者長期用藥需具備較高安全性這項要求,可將其作為首選治療藥物。但本研究存在樣本量較少、未分析患者預后質量等不足之處,臨床應加大樣本量,深入進行研究,以此來明確這兩種藥物的效果[10-11]。
綜上所述,以氯吡格雷與硝苯地平對冠心病老年患者展開治療干預,既能夠有效提升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的同時,還具備較高安全性,值得臨床深入研究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