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太平


一、內蒙古公路企業籌融資存在的主要困難
截至2020年底,內蒙古公路發展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21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985公里、一級公路8785公里、二級公路1.99萬公里、農村牧區公路16.9萬公里,12個盟市均連通了高速公路,為國家“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戰略實施提供交通保障,有力促進了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內蒙古公路交通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也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
(一)公路投資建設成本逐年增加
受內蒙古地質條件復雜、施工期短、施工難度大、融資困難,公路建設征地拆遷費用高、鋼材水泥瀝青等工程原材料價格上漲、施工人員成本、舉債利息高等影響,公路企業公路項目建設成本逐年增長。以內蒙古高速公路建設某主要企業為例,近幾年新建公路項目投資建設成本約在6000萬元/公里左右,是以往較早投資建設的公路項目投資成本的2-3倍(見表1)。公路項目投資規模的放大、項目建設成本的逐年增長,與實體經濟物價上漲、銀行貸款利率調整,以及新建項目地理環境和條件更為復雜有關外,也必須重視新建公路項目規劃設計欠科學、投資監管不力、資金控制不嚴等因素,使投資額逐年增長。
(二)公路運養、管理成本逐年增長
受區域東西、南北跨度較大、冬季延續時間較長,山區、草原、林地區域地形較為復雜,公路運營管理、養護維修難度較大,內蒙古公路企業公路項目運營、養護相關成本逐年增長。以高速公路建設某主要企業為例,內蒙古高等級公路運營、養護、路政管理成本略高于中西部地區公路運營企業,且日常運營所需人力成本、養護成本、運營成本、大中修改造等剛性成本費用支出均在持續增長,整體運營效益較低,償債壓力較重,需采取有效措施逐漸控制運養成本費用(見表2)。
(三)公路建設籌融資壓力較大
近幾年,國家陸續出臺若干政策,對公路交通企業融資還款能力評估、PPP項目、融資擔保、投資基金等進行規范,對信貸資金的合規性和用途從嚴監管,尤其是按照“穿透原則”加強資本金審查。基礎設施是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基礎,內蒙古公路交通既要補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又需解決好項目資本金和建設資金問題,還要兼顧項目收益。
“十四五”期間,內蒙古公路交通建設規模及投資計劃勢必將延續“十三五”時期戰略規劃,保持適度超前發展。內蒙古“十四五”公路交通建設發展規劃的提出,必將使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本金缺口繼續擴大,籌融資壓力巨大。
二、緩解內蒙古公路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對策建議
內蒙古公路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堅持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以問題為導向積極主動作為,在公路建設規劃、運營管理、籌融資模式等方面緊抓機遇、勇于創新,采取有效措施全面統籌推進。
(一)科學規劃、逐步實施建設項目,合理控制項目投資
內蒙古公路企業要學好用好政策,把握好投資的總量和節奏,更加注重投資的質量和效益,實現動態平衡。科學安排好項目建設的時序、規模和標準,做到穩中求進,轉變快上、大建項目建設思維理念,走出投入大而盈利薄的惡性循環,逐漸從以建設為主向運營養護為主轉變。嚴格、審慎投資決策新建公路項目,公路項目建設主要以補短板和優化路網結構為主,不搞大開發,壓縮公路項目資本性支出,強化公路項目投資靜態、動態收益測算和成本效益核算以及財務風險評估意識,加強立項、設計、施工各階段工程造價控制,強化公路建設運營高科技應用,實施智能化、數字化公路項目建設理念,按照項目投資實行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預算、預算控制結算的原則,確保投資估算約束有效性,積極推行限額設計,嚴格設計變更和工程變更管理,控制公路建設項目投資規模,提升項目收益率和投資回報率。
(二)科學壓縮公路運養、管理成本
按照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相關要求,公路企業需在公路項目規劃、立項、建設、運營等完整期間進行嚴格的成本控制。只有建立建設施工單位、運營單位、養護單位、服務單位、管理單位促成共同推動、共同參與、緊密合作、有序接續的產業鏈、系統化實施理念和機制,各單位從項目開工時就及時“對號入座”開展相關工作、履行相關職責,驅使運營、養護垂直管理機構提出意見建議,充分發揮更接近于運營期實際運作作用,才能盡可能降低投資浪費,節約后期運營養護管理成本費用。公路建成通車運營后,做好新舊公路養護計劃,加強公路前期性、基礎性養護工作,持續排查、檢測、日常性養護,避免“小養變大修”,減少大修周期。鑒于公路建設運營企業各項成本費用中,人員成本費用所占比重與日俱增情況,通過不斷探索、深入挖掘開發不停車收費系統以及無感收費等高新、聯網技術,減少人工收費比重,合理壓縮控制收費及收費人員成本費用,降低企業負擔,提升企業運營效益。
(三)設立和發揮公路產業基金積極作用
設立和開展公路產業基金。產業基金有利于彌補基礎設施巨額資金缺口,減輕國家財力負擔;有利于降低基礎設施領域企業資產負債率,從而提高這些企業進一步融資能力;為投資者開辟了一條風險適應、收益相對穩定的投資渠道,基礎設施收益的風險適中和收益較穩定的特點,決定了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具有同樣的特點;通過引入私有資本,培育出按照市場化原則運作、真正對投資風險承擔責任的新型投融資主題,通過基金投資者強有力的產權約束機制和發揮基金的專家管理優勢,改善建設項目經營管理,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效率。由于全區財政較為緊張,公路建設運營企業除申請獲得部分交通運輸部中央公路建設專項基金車購稅補貼外,其余公路項目資本金均由公路企業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解決,內蒙古建設項目資本金注入較少。內蒙古應充分發揮交通產業基金引導社會資金投資公路項目積極作用,由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引導,組織設立發展公路行業產業基金,運用社會資本優勢,不斷擴充公路項目資本金來源和渠道。
積極探索、嘗試“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2020年4月,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保持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等決策部署,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促進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中國證監會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了《關于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標志著境內REITs試點正式起步。國家推進試點公募REITs主要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綜合分析和考慮到當前仍處于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攻堅期,需要大量建設資金。《通知》明確了基礎設施REITs試點的基本原則、試點項目要求和工作安排,中國證監會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充分依托資本市場,積極支持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的優質基礎設施項目開展REITs試點,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REITs能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形成良性投資循環,提升直接融資比重,降低企業杠桿率,是我國資本市場不斷完善的標志,該項基金的推出能夠緩解政府債務負擔,同時投資者可以分享基礎建設帶來的收益,給予投資者更多投資渠道。隨著基礎設施REITs深入推進,勢必將促進我國基礎設施領域更加市場化良性健康發展。內蒙古公路企業需緊抓機遇、積極嘗試,積極申報儲備公路建設項目,為公路項目建設投融資模式開辟更加積極有效的資金來源和渠道。
(四)開展公路資產融資租賃業務
融資租賃一般是以企業動產或不動產作為租賃標的物,在未進行實質轉移資產前提下,在特定期限將資產所有權提前變現,取得變現資金用于企業運營,企業再進行返租,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融資租賃具有盤活企業資產、融資期限較長、融資方式和還款方式較靈活;租賃物由承租人決定等功能特點。
內蒙古公路建設運營企業有息負債中公路項目貸款占比較大。公路項目建設期過后,公路運營企業將面臨較大的還本付息壓力。通過融資租賃方式融資,將公路部分資產在約定時間內轉移至租賃人,用暫時轉移的公路資產未來現金流收入償還貸款本息,以公路經營收入兌付租金,是目前公路項目貸款銀行和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均認可的、有效的債務兌付和項目融資渠道,有利于盤活收費公路存量資產,優化債務結構,提高了公路資產變現能力,是償還銀行公路項目貸款和補充公路建設項目資金的有效途徑。
(五)發行境外債券、永續債券,實現境外低成本和權益性融資
積極申請境外貸款和發行境外債券。發行境外債券已成為境內企業進軍國際資本市場的重要融資方式。發行境外債券具有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優化債務結構、資金用途靈活等顯著優勢。隨著國家相關支持政策逐步出臺,發行境外債券將是境內債券融資渠道的有效補充,是內蒙古公路企業響應國家倡導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推進國企全球化、國際化政策改革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內蒙古公路企業與國際接軌,打開海外融資渠道,提升國際市場影響力,達到拓寬融資渠道、提升融資引資能力、降低融資成本,為實現融資模式多元化開辟更為廣闊的國際化空間。
積極發行資產證券化、永續債券等含權金融融資工具。永續債券又稱可持續債券,融資期限較長,會計處理上可記入權益項,調增企業權益,降低資產負債率,在資產負債率達到較高程度時,增強企業再融資能力。近年來,內蒙古公路企業逐步進入還本付息高峰期,尤其償還債務本金非常困難,面臨著極大的資金壓力。為進一步改善和優化融資結構,順利償還銀行及其他債務本金的同時,較長時間無需考慮新增債務本金償還,可作為公路企業“以時間換空間”償債資金重要來源,增加企業權益降低負債率的新型類權益性融資工具。資產證券化是基于基礎資產本身信用而進行的證券化融資,基于它具備增強資產流動性、減少風險資產、便于資產負債管理。車輛通行費收費權是高速公路項目特許權中的核心權力,通行費收入是高速公路運營企業主要收入來源,是企業用于收回項目投資并獲取利潤的主要途徑。在內蒙古公路企業整體資產負債率偏高、銀行貸款和債券融資總額受限情況下,資產證券化是公路企業盤活收費公路存量資產,提高資產流動性,緩解企業籌集項目資本金及債務性融資困境的重要途徑。
(六)加強推進股權融資,實現市場化權益性直接融資
股權融資用途的廣泛性,既可充實企業營運資金,也可用于企業投資活動,具有長期性或永久性無到期日,投資人收回本金需借助流通市場,無負擔性無固定股利。利用股票市場融資,具有籌資效率高、成本相對較低、籌資風險小,有利于幫助企業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等優勢。隨著國內股票市場注冊制改革的逐步完善,上市企業更加規范操作運行,監管部門逐漸放寬對公路運營企業上市準入條件約束,內蒙古公路企業需加快股份制改造,提升經營效益,通過IPO上市以及增發擴股等募集股市資金,作為籌集公路建設項目資本金、擴充權益性資金的主要來源,以及降低資產負債率最有效、最直接的市場化直接融資和改革舉措,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再融資能力。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