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鍵? 詞】地方黨報;福州日報;深度融合
【作者單位】黃輝,南開大學文學院。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1.014
當前,媒體融合正進入“下半場”,在媒體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地方黨報亟須調整日漸固化的轉型模式。面對傳媒業態的革命性變化,唯有建立全新打法,才能在競爭中搶占優勢。福州日報著眼于差異化戰略,從價格戰和同質化競爭的紅海市場挺進具有未知風險的藍海市場,用創意做活傳播,用創意搞活經營,用創意激活動能,實現了報刊的創意轉型。
一、建設創意型媒體
近年來,我國媒體融合發展取得重大進展,涌現了一批現象級的媒體平臺與產品。福州日報在融媒大潮中不斷探索,走出了一條創新型的融媒之路。
1.用創意做活傳播
在傳統紙媒觸達率日漸下滑的背景下,地方黨報面臨著融合轉型的巨大壓力。而隨著媒體融合進入“下半場”,地方黨報融合的模式逐漸固化,僅以“兩微一端”的渠道布局不足以支撐快銷式的信息輸出。對此,福州日報選擇走內容與渠道矩陣式對接的發展道路。
一是以多元、豐富的推送渠道競奪流量市場。福州日報除了維持其在官網、數字報、“兩微一端”等平臺上的傳播優勢,還積極融入直播、音頻、短視頻等新端口,以優質內容多渠道發布形成傳播聲勢。如在人民日報APP上線福州日報“人民號”,主推本地資訊,截至目前,福州日報在“人民號”上已發布稿件277條,收獲了較大的影響力;福州日報還在今日頭條APP上設立融合號,為平臺用戶提供各類頭條資訊,內容豐富、形態多元,吸引了大量年輕受眾。二是強調內容與“兩微多端”的適配,拓展了傳播空間。福州日報創建微信公眾號,推出了一批高人氣作品,這些作品擺脫紙媒傳統形態的制約,以個性化、創意化的形態呈現,吸引了大量受眾。
2.用創意盤活經營
經過多年探索,很多地方黨報在融合轉型上有了長足進步,但在盈利模式探索上缺乏新思路和新手段。尤其在紙媒市場話語權日漸式微的形勢下,營收困境使大多數地方黨報如履薄冰。福州日報近幾年始終保持著營收正增長、利潤正增長的經營態勢,且2020年總營收創該社近年新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抓好傳統廣告與發行。以福州日報紙端的廣告運營為例,其廣告多使用醒目的字號,搭配絢麗的色彩,視覺沖擊力極強,再配以輕松幽默、流行化的文字表達,成功樹立起獨具特色的媒體品牌。二是打造完整的產業鏈。福州日報不乏創意設計、創意活動、公益社教、音視頻、會展服務等“利器”,這是其面向福州乃至福建市場整合營銷的“撒手锏”。例如,依托平臺、品牌、人才等資源優勢,挺進網絡直播、知識付費等新領域“收割”資源與流量,獲得了較高的收益。三是大力拓展文化產業,與各縣(市)區政府深度合作,實行“區縣深耕”戰略,根據不同縣(市)區的歷史文化、自然稟賦、優勢產業等,推出定制化、地標性品牌活動,如瑯岐葡萄節、瑯岐光影節等,帶動了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
3.用創意激活動能
大多數地級市級紙媒在融合之初,采用新媒體采編與紙媒采編并行制,缺乏業務的統合與融通。為順應新聞傳播渠道增量,福州日報重新整合新聞生產資源,繼而搭建集約型管理體制。例如,福州日報與新華社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創建以福州新聞云平臺為中心,集采、編、審、發于一體的高效管理運行體系。該體系重新劃定各條新聞線以及采編部門的工作范疇,在業務層面上促使各部門互聯互通,黨報新聞人成為新生產線上的策劃員、采集員、加工員,推動了“一次采集、多元生成、立體傳播、全市覆蓋”的高效運行。在技術層面上,該體系不僅采用智能化的信息處理系統,還廣泛運用短視頻制作、網絡直播等新技術手段制作新聞,牢牢掌握技術,使新聞產品徹底“活起來”。
二、突出五個融合
在打造“四全媒體”上,福州日報集中落實五個融合,積極構建內容、平臺、品牌等優勢,全力講好福州故事、傳播好福州聲音。
1.自建平臺與第三方平臺融合
福州日報的轉型目標是提高現代傳播能力,核心是重構用戶連接。在自主平臺建設上,福州日報社推出掌上福州APP,打造服務福州人生活的移動資訊客戶端,設有“福號”“福州”“時政”“視頻”“福建”等多個板塊,涵蓋資訊服務、政務服務、活動組織等多種功能,旨在為用戶打造一個好聽好玩、有趣有料的移動資訊平臺。截至目前,掌上福州APP在下載量、日活量及運營能力上都有了質的飛躍。此外,以省會城市坐標為基礎,福州日報入駐騰訊新聞、鳳凰新聞等大流量平臺,打造官方微博、人民號、抖音號等全媒體矩陣,形成了強大的傳播力,不僅實現了“聯動大宣傳”的目標,還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2.內容優勢與新媒介素養融合
優質內容是媒體的生命線,構筑報社的硬核需要豐富的內容和旺盛的生產力。在媒體深融進程中,福州日報始終堅守“內容為王”原則,從兩方面著手不斷提升自身的內容優勢。一方面,保留特色專題、挖掘新鮮視角。紙媒《福州日報》的“要聞”“綜合”“閩江湖”“公告”欄目,長期關照本地資訊與基層新聞,現象級新聞精品頻出,因此在報社印刷端、移動端、場景端的全面改造中被保留下來,用以持續吸引用戶。另一方面,打造個性化的內容與產品。福州日報緊跟個性化、多元化的傳播趨勢,創新新聞產品形態,包括廣泛應用H5、直播、短視頻等。如2020年1月24日,福州日報官方抖音號推出的視頻“福州某村敲鑼通知:武漢回來的村民要去村委登記啊!”,短短10秒記錄了疫情防控期間福州某農村的防疫工作情況,截至目前,該視頻的觀看量已突破137萬次。短視頻的報道形式不僅提升了新聞產品的趣味性、可讀性和移動性,還兼顧了真實性和人文性。
3.價值堅守與商業效益融合
近年來,報紙的總體銷量日趨下滑,但福州日報依然吸引了眾知名企業在其平臺上投放廣告,這源于福州日報擁有強大的品牌效應。福州日報在選擇廣告時秉持兩個原則。一是所投放的廣告必須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福州日報注重廣告的價值觀導向,在其所選廣告中,公益廣告占比較高。如2021年6月15日,紙媒《福州日報》的頭版廣告便投放了一則迎接建黨百年、宣傳福州的公益廣告,廣告上“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12字既是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目標,又是《福州日報》頭版廣告注重價值觀導向的體現。二是投放廣告的企業必須要達到投放標準,具備較強的審美與創新意識,同質化、單調的頭版廣告將大大影響到廣告的品牌價值。福州日報作為具有較強公信力和較大影響力的黨報,若為信譽差的企業投放廣告,必定會影響其口碑,公信力和影響力也將大打折扣。對這些原則的堅守既是福州日報自身定位的體現,也是其維護并深化品牌的重要手段。除了廣告,福州日報還致力于創造大IP商業模式,通過不斷連接、破圈、跨界,創造了一系列具備夢想、先鋒、創意的品牌產品。如與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編印、出版圖書《愛上福州的101個理由》,首印兩萬冊,該書一經面世便迅速銷售一空,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4.流量下沉與細分市場融合
媒體融合4.0時代,面對媒介間的激烈競爭,福州日報沒有選擇盲目追逐5G、知識付費、直播帶貨等流量“風口”,而是沉下心、俯下身,構建“下沉工程”。在流量、資源走向下沉化、縱深化的背景下,福州日報從紅海市場挺進藍海市場,由省市層面沉潛到縣(市)區層面,并構建了多個政務和商務細分市場的創意傳播中心,盡管覆蓋的市場、客戶、用戶的范圍變小了,卻也更加細分、高端、垂直,能夠激活發現力,回應用戶的多元需求。如2021年2月,福州日報承擔“閩越古城”遺址公園的運營工作,致力于將古城遺址打造成集旅游、考古、科研、教育于一體的城市公共空間,這不僅提升了福州日報的號召力,使福州日報重新發現和創造市場價值,還弘揚和傳播了福州的歷史文脈和城市精神。
5.精細管理與技術改革融合
移動互聯網語境下,價格戰和同質化競爭無處不在。尤其受媒體融合步入“深水區”的影響下,成本革命被傳統紙媒提高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盡管相比于一般地方黨報,福州日報在資金、資源方面更具優勢,但報社依然十分注重精細化管理。一方面,福州日報社積極引入成熟的云端技術,在數據管理、供應鏈管理、流程管理等維度進行全方位的技術改革,力爭做到科學的模塊化、標準化、平臺化。另一方面,福州日報優化整合前臺、中臺和后臺組織架構和人力資源,打造垂直整合和水平分工并舉的運行結構,有效激發了報社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大大提升了新聞產品的生產率與利用率。
三、構建專業的融媒人才隊伍
在福州日報轉型發展的道路上,始終以人才為核心,一手抓生態、一手抓培養,構建了一支專業的融媒人才隊伍,成為福州日報業務成長、加強市場韌性的有力保障。
1.一手抓生態
地方黨報要想薈萃精英,就要具備良好的契合融媒體人才發展的生態環境。福州日報的人才建設主要從三個維度展開。一是以創造者為本,很多轉型期的傳統媒體固守舊有的內容、形態、渠道、受眾思維,配置無法勝任融媒體工作的人力資源,導致組織失效、成本激增。福州日報堅持以創造者為本,構建了廣納群賢、人盡其用、流動性強的用人生態。二是以人才能力為中心。很多紙媒人存在一定的守成心態,缺乏危機感和行動力,福州日報深知唯有做到全域創新、全員創業、全息創意才能贏得勝利,因此強調要以人才的能力為中心,將組織架構改革重點放在機會點和資源聚集區,真正盤活存量人才和增量人才。三是實行透明化的考核和分配,不僅考量人員的短期表現,還支持和鼓勵那些為長遠目標奮斗的創造者,從而實現報社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2.一手抓培養
媒體融合進入“下半場”,對媒體人的素養提升和能力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擁有向外看和向內看的雙向能力;保持永遠向上的工作目標;以“創造與忠誠”為本。對此,福州日報積極調整人才培養目標與行動,重點實施三方面培養。一是重點打造自有培訓平臺——“小柳學堂”,通過“引進來”(邀請國內媒體融合“大咖”上課)、“請上臺”(報社新媒體骨干上臺授課),開展全員培訓、專業性培訓,引導紙媒優秀人員向新媒體陣地轉移。二是將人才推向全媒體報道一線,以訓戰結合作為主,以情感交流為輔,通過跨越多組織、多部門的“協同作戰”,著重培養人才的融合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三是制定統一的考核分配機制,用考核推動人才發展。如以傳播力指數為考核標準,強化傳媒“老人”的危機意識,激發傳媒“新人”的前進動力,不斷提升福州日報的核心競爭力。四是在傳統紙媒人大量流失的背景下,福州日報特別強調“創造與忠誠”理念,尤其在選拔干部時,以卓越、忠誠為標準,使團隊合作更加高效默契、更具凝聚力。
隨著媒體融合朝向縱深推進,地級市黨報唯有積極主動、迎難而上,才能在融合“下半場”擁有立足之地。福州日報在戰略轉型上始終著眼于差異化思維,用創意做活傳播,用創意搞活經營,用創意激活動能;在融合實踐上,集中落實自建平臺與第三方平臺融合、內容優勢與新媒介素養融合、價值堅守與商業效益融合、精兵強將與藍海市場融合、成本創新與精益管理融合等“五大工程”,積極構建內容、平臺、品牌等領域的優勢;在人才培養上,一手抓生態、一手抓培養,構建了一支融媒“特種戰隊”,最終打造出強勁的核心競爭力,成為地市級紙媒深度融合的范例。
|參考文獻|
[1]薛飛揚. 從“新聞夢工廠”看地市級媒體的全媒體融合轉型[J].出版廣角,2019(4):50-52.
[2]社長總編談媒體融合 福州日報社:“三級融合”打破界限? 非報業務煥發活力[EB/OL].(2020-09-18)[2021-06-15]http://www.zgjx.cn/2020-09/18/c_139379242.htm.
[3]姚欣楠. 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建設新型主流媒體——以昆明報業傳媒集團為例[J].傳媒,2019(23):69-71.
[4]劉航. 紙媒廣告的蛻變與發展——以《深圳晚報》頭版創意廣告為例[J].青年記者,2016(9):104-105.
[5]郭全中. 中國傳統媒體深度融合轉型的新進展及其思考[J]. 新聞與寫作,2020(11):69-75.
[6]吳嗣香. 互聯網時代下傳統晚報的轉型——以深圳晚報的傳媒實踐為例[D].南昌: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