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鍵? 詞】“法治融屏”;普法宣傳;基礎建設
【作者單位】時斌,安陽師范學院。
【基金項目】河南省2019年科技發展計劃軟科學項目(192400410127);河南省教育廳2019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9-ZZJH-001)。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1.023
法治日報社是目前中央一級主要新聞單位中唯一的法治類媒體。在4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法治日報社已形成集報、刊、網、端、微、屏于一體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并建成法治日報社融媒體指揮中心和法治融屏指揮中心。在創新宣傳新渠道、運用普法新手段,大力推動法治國家現代化歷史進程中,法治日報社充當著重要的媒體力量。
一、融屏動態傳遞,深化普法基建
法治日報社成立至今,始終致力于向法律職業群體和關心民主法治的普通人提供高質量、專業的法治新聞資訊,傳播和普及法治思想觀念。以動態大屏取代靜態宣傳,“法治融屏”充分迎合了當下融媒內容升級新的需求,為基層普法宣傳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1.可視融媒載體,升級普法陣地
多年來,苦于缺乏資源和形式有限,我國基層普法宣傳工作進展緩慢。為滿足基層群眾不斷增加的法治文化需求,同時也需要貫徹落實關于在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普法規則,法治日報社主動擔起法治媒體普法重任,創新升級基層普法宣傳形式,助力完善各地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在司法部指導下,在匯群科電技術(深圳)有限公司的技術支持下,法治日報社在全國各地展開了“法治融屏”項目。根據2019年12月底全國普法辦印發的《關于建設“法治融屏”項目的通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云計算平臺阿里云宣布,將基于平臺現有的PaaS服務、視頻云技術以及物聯網平臺技術能力,與匯群科電技術(深圳)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安全可靠可控的“法治融屏”信息系統。在該項目進展過程中,阿里云從多個維度提供了技術保障,包括基于CDN的內容加速、基于內容AI的智能風控,以及基于物聯網平臺的設備監控與視頻分析。有了這些先進技術,在無須構建專線的情況下,“法治融屏”指揮中心即可實現信息在線實時播發,并能從語音、文字、視覺等多維度識別風險,實現媒體發布全生命周期管理。
“法治融屏”以街頭可視LED大屏為載體,相較于靜態宣傳欄,其能更好地抓住受眾眼球,喚起受眾情緒。法治日報社“法治融屏”日常播出的內容主要匯集法治日報社全平臺生產內容,既有《法治英模》的短視頻,也有《融屏普法》等動畫短片,還有《法治金句》的招貼畫等形式,充分調動受眾注意力,豐富基層普法教育實踐,完善基層普法陣地建設。
2.專題欄目播發,內容更新迭代
截至2020年底,全國已有20余座城市先后點亮“法治融屏”。每日7時至21時,遍布各地街頭的“法治融屏”會循環播放由法治日報社“法治融屏”編輯部制作的700多檔普法節目。這些節目主要包括《法治金句》《書·法》《法治英模》《融屏普法》《每日學“典”》等,各檔節目累計時長超2000分鐘,累計播放量超過800萬次。“法治融屏”編輯部結合法治媒體資源優勢,以輕松活潑的普法解說搭配生動、接地氣的畫面,展示了基層普法宣傳的無限可能。例如,《融屏普法》欄目主打動畫專題,以系列普法小課堂的形式向受眾講解依法納稅、家務勞動補償、高利貸等法律知識。在生動的動畫形象、繽紛的圖形色彩、有趣的網絡用語加持下,街頭普法宣傳不再枯燥無味,法律知識也變得通俗易懂。此外,各地制作的普法宣傳片也屢見于當地的“法治融屏”上。例如,在2020年12月4日的國家憲法日活動中,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的“法治融屏”上循環播放了《四川省國家憲法日宣傳片》《成華區國家憲法日公益宣傳廣告》等多條普法短片,內容既貼近活動日主題,又獨具地方特色。
動態更新和內容迭代推動了普法傳播體驗的升級,進而帶來了高水準、高質量的法治傳播,豐富了基層普法形式,滿足了百姓學法需求,引領基層普法宣傳走向融屏新時代。
3.賦能主題活動,樹立普法意識
2020年12月4日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憲法日。當天,成都市多個區(市縣)的司法局都舉辦了形式豐富、內容多樣的憲法日主題活動。在成都市成華區憲法日活動現場,成華區長天路憲法街區舉行了國家憲法日宣誓暨四川省首個“法治融屏”揭幕儀式,吸引了包括街道工作人員和法律服務工作者在內的百余人參與。儀式上,新點亮的“法治融屏”依次循環播發了《成華區憲法主題街區宣傳片》《成華區國家憲法日公益宣傳廣告》等普法宣傳片。宣誓活動上,全體到場人員在領誓人帶領下進行了莊嚴的憲法宣誓。
選擇在國家憲法日點亮“法治融屏”,既符合當天活動主題,也有助于強化在場人員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憲法宣誓環節則表達了法律服務工作者尊重憲法、熱愛祖國、忠于人民的初心和決心。與民同樂的活動形式凸顯了普法宣傳活動的親民性和普遍性。通過亮屏儀式賦能憲法日主題活動,“法治融屏”在成都市的正式落地有力強化了當地干部職工的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為今后當地干部職工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營造法治社會氛圍打下堅實基礎。
二、融合媒體渠道,引領法治力量
作為國家級法治媒體主力軍,除了尋求技術支持和內容創新,法治日報社還充分利用媒體渠道,積極對接國家法制系統,精心策劃布局,為項目的真正落地實施打下堅實基礎。無論是項目選址還是亮屏揭幕,法治日報社都因地制宜,爭取貼近地方百姓,營造普法、學法的向上氛圍。
1.科學合理布局,營造普法氛圍
按照法治日報社規劃,“法治融屏”項目建成后將覆蓋全國3000余個縣級及以上城市。而根據報社確定的項目方案,“法治融屏”布局科學,選址講究原則,通常要對地理位置、人流密度、車流量、供電、通信、宣傳效果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后,才會最終確定落地。首批“法治融屏”項目建設經各地政府申報和法治日報社“法治融屏”指揮中心預審,并在具體城市人流、車流密集地段進行實地勘測后,于2020年8月起開始實施落地,在山東省威海市、安徽省蒙城縣等地形成了一批“法治融屏”項目示范點。截至2020年底,“法治融屏”已在全國20余個縣級及以上城市選址落地。近至法治日報社所在的北京市朝陽區,遠至海南省澄邁縣大拉教育園區,都已點亮這塊“法治融屏”,為所在城市營造良好的普法、學法氛圍。
2020年12月,數塊“法治融屏”先后在河北保定市、遼寧本溪市等地點亮,為法治日報社戶外普法宣傳陣地建設的地圖添上新地標。保定市“法治融屏”坐落于該市蓮池區西高莊文體廣場,西高莊于2019年獲評河北省“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此前,該村已建成憲法主題一條街和法治文化廣場,此次點亮“法治融屏”對完善該村的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建設起到重要作用。海南省澄邁縣和陜西省咸陽市歷來重視公民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法治融屏”投入使用后,必將助力兩地新媒體普法平臺完善升級和后期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開展,帶動整個城市及周邊地區形成良好法治環境。2021年1月22日,“法治融屏”走入湖北省麻城市,首次落戶湖北,為打造“法治麻城”再添新磚。
2.對接普法系統,監控統一調度
“法治融屏”是經過司法部批準,由法治日報社主導開發的基層普法宣傳項目。通過生動靈活、立體豐富的融屏方式宣傳法律知識,在促進各地群眾知法、守法、用法,以及構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方面起到了重要引導作用。項目實施以來,“法治融屏”編輯部積極對接全國普法系統,整合匯集法治日報社現有“報、網、端、微、屏”全平臺內容,以立體、可視、直接的融屏形式,向市民生動普及法律常識。這是法治日報社作為法治新聞媒體,立體化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決策部署,堅定傳播中國法治聲音的鮮活案例。
目前,“法治融屏”由法治日報社“法治融屏”編輯部統一播控,于每日7時至21時循環播放法治節目視頻。通過“法治融屏”指揮中心實時監控調度,戶外宣傳動態大屏得以升級,取代過去的靜態宣傳欄,以更加精準、便捷的方式推送法治宣傳內容,進一步在全國縣級及以上城市鋪開法治宣傳教育覆蓋面。在各欄目播放期間,“法治融屏”指揮中心還會針對全國所有點位的大屏播放和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控。正常情況下,當大屏設備出現故障時,設備會自動報警,及時通知指揮中心。在接收到故障信號后,指揮中心就會立即安排點位屬地的技術人員,以遠程或現場維修的形式予以解決。
3.實時觸達受眾,倡導學用結合
“法治融屏”項目選址主要位于我國縣級及以上城市的文化廣場、公園等人流密集場所,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能夠觸達8億受眾。“法治融屏”是法治日報社作為全國城市普法和法治教育宣傳的主力軍,為普及法律常識、講好中國法治故事做出巨大貢獻的典范。例如,在2020年12月4日全國憲法日當天,福建、西藏、內蒙古等地的“法治融屏”相繼點亮,讓憲法知識伴隨戶外普法宣傳大屏的落地,深入當地百姓心間。
法治日報社“法治融屏”項目主要針對縣級以上城市著手規劃,內容涉及關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法律知識,力求通過日常播發掃除百姓法律盲區。例如,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生效實施。該法典幾乎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為此,“法治融屏”全新上線融屏普法欄目——《民法典七字歌》。歌詞朗朗上口,為各地群眾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基本內容提供了良好契機。如“民事權利發宣言,固本強基利長遠”一句就是在強調,民事權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主線,法典對人身權、財產權、知識產權、繼承權等民事權利做出了詳細規定。短短三分鐘的視頻概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主要內容,以生動活潑的動畫形式展示艱深晦澀的法律內容,拉近了法典與民眾的距離。
在國家司法部和全國普法系統的協調下,法治日報社攜手國內領先的科技公司和平臺,積極開展“法治融屏”項目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項目前期,法治日報社精心挑選項目示范點,為“法治融屏”的大范圍落地開好局。各地舉行的亮屏儀式極力貼近法律服務工作者和普通百姓,力求觸達受眾內心。在全國多地落實安裝后,“法治融屏”編輯部用心整合梳理全平臺生產內容,統一播發、指揮調度,確保了項目順利進展。總的來說,“法治融屏”是法治日報社作為中央一級主流法治媒體,履行普法教育宣傳職責,做好法律知識傳播表率,彌補基層法制宣傳資源空缺的具體實踐。
|參考文獻|
[1]金宸賢. 全媒體時代宣傳形式創新初探——以福建法治報為例[J]. 傳播力研究,2020(15):84-85.
[2]張清. 創新形式,讓普法宣傳走向“面對面”[J]. 新聞世界,2019(11):9-11.
[3]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組織到位? 責任落實? 開拓創新? 宣傳為先? 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普法宣傳工作取得新進展[N]. 中國建設報,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