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民 周朝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科學性、真理性、影響力、傳播面而言,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
馬克思逝世距今一百多年,然而馬克思主義卻跨越千山萬水,穿越歷史時空,依然閃爍著真理的光芒。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和發展開放的理論,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也深刻改變了中國,使一個古老的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馬克思主義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一、人類科學知識的結晶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它汲取了人類創造的文明成果,它建立在哲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一系列發現的基礎之上,從而攀登上了人類理論思維的科學高峰。
從自然科學中汲取營養。馬克思分析研究天文學、物理學、地質學、植物生命學、力學、化學、數學、古生物學,從中汲取有益的知識,豐富辯證思維和科學理論,把自然科學作為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起點。尤其19世紀的細胞學說、能量守恒轉化、達爾文的進化論等三大發現,為馬克思主義奠定了自然科學基礎,它證實自然界的一切都是進化的、運動的、變化的。馬克思敏銳地覺察到這些劃時代的發現必將引起自然觀和人類思想的變革,并且預言“達爾文的《進化論》遲早會成為進步與倒退之間斗爭的中心”。“自然界是檢驗辯證法的試金石”,而且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為辯證法提供了極其豐富、與日俱增的材料。馬克思恩格斯利用自然科學的發現豐富了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建立在堅實的科學基礎之上。馬克思主義以全新的科學世界觀和歷史觀批駁了“人是上帝創造”的宗教神學和“一切都是永恒不變”的形而上學的自然觀和社會觀。宗教神學的“堡壘”被自然科學打開了缺口,科學思想動搖了統治階級的思想根基,也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提供了條件。正如恩格斯所說:“事實表明,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是自然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而且科學上的每一新成就都使它得到新的證實。”
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和風、水、電的廣泛應用,馬克思還把這些科技發明看作“時代的寵兒”,作為革命的力量。“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現——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而當他看到那種對工業、對一般歷史發展產生革命影響的發現的時候,他的喜悅就非同尋常了。例如,他曾經密切地注視馬賽爾·德普勒的發現。”(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馬克思把它們作為“革命的杠桿”“危險萬分的革命家”,得出了“勞動生產力是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發展的”的論斷。(《資本論》第1卷,第566頁),而且預言,隨著生產力發展必然引起的生產方式的不斷變革必將激化勞動和資本的矛盾,新的革命時代必將來臨,從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學說,使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和必然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
從社會科學中汲取營養。無產階級文化、社會主義文化與人類文明不是對立的,而是一致的。馬克思主義作為新的科學的世界觀,是在批判地繼承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基礎上產生的。馬克思在批判德國古典哲學的基礎上,繼承了黑格爾哲學體系中的辯證法、費爾巴哈哲學體系中的唯物主義,孕育產生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批判英國和法國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上,繼承了大衛·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西斯蒙第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理論等,孕育產生了無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創立了科學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勞動與資本的對立是兩大階級對立的根源。他批判地繼承了空想社會主義,創立了無產階級革命學說,揭示了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使社會主義由空想成為科學的現實。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吸收了那個時代不同學科的精華,是互相聯系、密不可分的“一塊整鋼”,形成了嚴密完備的思想體系,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馬克思還從資本主義社會中汲取營養。馬克思認為“歷史是各個朝代的依次更替”,人類社會的更替是通過對以往時代的揚棄與創新而實現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也有相互繼承性。《共產黨宣言》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資本是歷史進步的鞭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主要依靠的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研究。在《資本論》中這部巨著中,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必然導致資本主義滅亡的同時,對資本主義全部歷史時代的文明成果充分“吸收”,既拋棄資本主義的糟泊又汲取資本主義的先進成果,既無情地批判資本主義,又吸收資本主義在資金、技術、管理和經驗等方面的成就和經驗。尤其通過商品這一資本主義社會細胞的研究,分析商品背后的勞動、價值、貨幣、價值規律等,發現了剩余價值理論,既進一步論證了資本主義滅亡的必然性,又揭示了資本主義存在的長期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學。馬克思的經濟學思想不僅為批判資本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也對社會主義條件下自覺地運用商品經濟規律、建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起著指導作用。正如列寧所說:“馬克思主義這一革命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贏得了世界歷史性的意義,是因為它并沒有拋棄資產階級時代最寶貴的成就,相反卻吸引和改造了兩千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
馬克思一生博覽群書,從1850年開始,20多年中在大英博物館學習寫作。他寫的三本筆記《巴黎筆記》、《倫敦筆記》和《人類學筆記》記錄了他學習不同社會科學的成果,尤其他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閱讀古代人類學著作,寫下了大量與古代社會形態為研究對象的人類學著作,寫下了長達數十萬字的《人類學筆記》,為研究政治經濟學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背景材料和新的歷史根源。三本筆記猶如三塊巨大的海綿,吸收了人類社會科學的不同成分的營養,從而豐富了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繼承和發展了“兩個世紀”的科學精神。列寧在《又一次消滅社會主義》中指出:“既然在同中世紀封建勢力和僧侶勢力的斗爭中,馬克思一方面能夠承受并進一步發展‘18世紀的精神,另一方面又能承受并進一步發展19世紀初期那些哲學家和歷史學家的經濟主義和歷史主義(以及辯證法),這只是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深刻性和它的力量,這只是證明把馬克思主義看作是科學上最新成就的見解是完全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一肩挑的是“兩個世紀”,站在了“兩個世紀”巨人的肩膀之上。
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偉大,馬克思學說之所以作為一個流派而能在多如牛毛的各種學派主義中披荊斬棘、脫潁而出,戰勝它的敵人和對手,成為舉世公認的真理,不僅依靠道義和真理的力量,而且還依靠科學知識的力量,依靠從一切人類文明成果中汲取的力量。
二、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018年4月23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革命性源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為世界社會主義指明了正確前進方向。”
中世紀的歐洲是統治階級和宗教神學籠罩的歐洲,是統治階級和神學迷信精神枷鎖套牢的歐洲,“上帝創造一切”“上帝創造人”的天命論占統治地位。如同漆黑的長夜,遭受奴役和壓迫的人民在屈辱地爬行,在絕望中逆來順受,甘受命運的擺布。
堅持物質第一性,上帝就沒有了存在的余地。要實現人類解放,必須戳穿上帝創造人的歪理學說。馬克思、恩格斯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揭示出粗糙的物質生產是人類歷史的發源地,勞動創造了人,創造了歷史,而不是上帝創造人和歷史,以唯物主義挑戰神學,指出人類自由解放的現實之路:不能到天國中去祈禱拯救,而必須把人類解放的任務放到自己肩上,改變自身,改變世界,籠罩人們幾千年的神學霧霾被科學和真理的陽光驅散了,宗教神學從歷史觀中被驅逐出去了,以“神”為中心轉向了以“人”為中心,上帝的位置被“人”取代了。馬克思指出:“我們要求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但我們認為歷史不是‘神的啟示,而是人的啟示。”(《德意志意識形態》)“過去是用迷信說明歷史,現在是用歷史說明迷信。”(《論猶太人問題》)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之前,統治階級利用形而上學和封建迷信統治人們的思想,“一切都是不變的”“資本主義是永恒的”,這種觀念愚弄勞苦大眾,使他們世代都屈服于被剝削和壓迫的命運。馬克思主義汲取了自然界變化和運動的學說,揭示了一切事物都有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最終必然走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辯證唯物主義“是社會運動借以為自己開辟道路并摧毀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恩格斯《反杜林論》)“這種辯證哲學推翻了一切關于最終的絕對真理和與之相應的絕對的人類狀態的觀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終的東西、絕對的東西、神圣的東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暫時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滅亡的不斷過程、無止境地由低級上升到高級的不斷過程,什么都不存在”。(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馬克思主義哲學闡明了一切舊的制度的暫時性,打破了資本主義制度是永恒的神話,公然闡明顛覆舊制度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把唯物主義物質觀運用到歷史領域和認識領域,形成了科學的世界觀實踐觀。“哲學是在它的敵人的叫喊中進入世界的”。“哲學把無產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閃電一旦真正射入這塊沒有觸動的人民園地,德國人就會解放成為人。”(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正如列寧指出:“馬克思把偉大的認識工具給了人類,尤其是給了工人階級。”從此,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無產階級認識世界、觀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這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用勞動打開了歷史的源頭,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奧秘,闡明了人民創造歷史,砸碎了上帝和神創造歷史的宗教神學,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回答了歷史發展之問,為人類解放指明道路。正如列寧指出:“資本主義社會必然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這一結論,馬克思是完全而且僅僅根據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得出的。”
三、占據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力,依然占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
真理的制高點。馬克思主義具有嚴格的和高度的科學性理論,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和恩格斯以事實為依據,以規律為對象,以實踐為真理標準,創立了具有科學性、系統性的理論。這種科學性體現了他批判繼承人類的全部優秀文化遺產,特別是汲取了凝結著19世紀上半葉人類最高成就的思想精華。馬克思主義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觀察研究人類社會,揭示了“物質決定精神,存在決定意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會生產方式的矛盾推動社會發展;揭示出階級和階級斗爭是歷史發展的動力,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所代替,人類社會必將進入共產主義。真理的不可撼動就在于科學的支撐,馬克思主義關于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就如同大自然春夏秋冬的交替一樣不可改變,就如同哥白尼的“日心說”地球圍著太陽轉一樣不可改變,就如同條條大河匯入大海一樣不可改變。
道義的制高點。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是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根本利益的有力表現。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斗都致力于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在馬克思之前,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理論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跨越國度、跨越時代的影響力,就是因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
馬克思首先是位革命家,正如恩格斯所說:“他畢生的真正使命是以各種方式參與資本主義的各種斗爭。”他喚醒無產階級的覺醒,使無產階級成為推翻舊世界的物質力量。他在批判宗教神學中推翻人民頭上的十字架;無情地批判封建貴族和資產階級,“把人的一切關系還給自己”,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他呼喚公平正義,指出一切人都應平等。他以改變舊的世界、爭取人類解放為己任,關心世界上絕大多數貧苦的人,關注童工、婦女、雇工、奴隸的命運,關心被壓迫民族和弱小民族的命運與革命斗爭,支持中國反對英法帝國主義以貿易為借口的侵略戰爭,譴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無恥掠奪。當我們今天看到美國霸權主義以強欺弱種族歧視,對黑人暴力執法時,在聽到“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吶喊時,仿佛看到馬克思揮動巨手,大聲呼喊“住手!一切人都是平等的”。
科學的勝利就是人類的解放。馬克思指出:“科學越是毫無顧忌和大公無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無產階級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先進的生產力的代表,它的根本利益就是爭取人類解放。馬克思把科學理論與無產階級解放聯系起來,馬克思主義既代表了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又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必然趨勢,為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指明了解放的道路。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性和科學性、真理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都統一于人類解放的偉大實踐和崇高目標之中。馬克思主義既用科學真理征服世界,又用解放人類的崇高精神征服世界,占據了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它集真善美為一身,反映著社會主義歷史文明進步的客觀必然性,體現著人類為追求美好生活而奮斗不息的堅強信念。
真理的力量就是革命的力量。回顧歷史,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證明,只有馬克思主義指引下的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和強大中國。鴉片戰爭以后,企圖以“均田畝分田地”的旗號推翻清王朝統治的太平天國運動,企圖“師夷長技以制夷”、依靠西方先進科技擺脫落后挨打局面的洋務運動,企圖實行君主立憲推行改良主義的戊戌變法,企圖打著“替天行道”旗號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的義和團運動,企圖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實行西方式的資本主義制度的辛亥革命,都無一例外地失敗了。歷史表明,無論是舊時農民起義、封建統治階級自強,還是資產階級改良派和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努力,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正如毛澤東所說:“一切該試的都試了,但都失敗了。”
當十月革命的炮聲把馬列主義送入中國時,如一道閃電劃破黎明前的黑暗,使中國從愚昧時代進入覺醒時代,進而進入奮起時代。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產生了中國共產黨,自此中國的命運改變了。
馬列主義照亮了中國革命道路,照亮了中國發展道路,照亮了民族富強之路,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馬克思主義以真理的力量改變了中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的命運早已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它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它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貫徹,它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彰顯!”
歷史的潮流有多么洶涌澎湃,真理的力量就有多么雄渾深厚。馬克思主義永遠面向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馬克思主義與新時代密切結合,賦予了馬克思主義新的時代內涵,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視野,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實踐,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再一次展現了蓬勃生機。“馬克思主義行”已經被實踐所證明,新的實踐還將繼續證明“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永遠如一輪紅日照耀大地,如海納百川的大海奔騰向前。
責任編輯/張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