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苗
摘 ?要:證券實務是高職院校金融專業、證券專業、理財專業的入門課程,特點是專業知識點特別多,內容廣度比較大,具有系統性和繁雜性的特點。目前高職院校部分學生對課程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深度理解力不夠,再加上學習氛圍相對薄弱,學習能力不夠,容易對這門課程產生倦怠。所以,作為這門課的任課教師,需要優化課堂的內容,把很多專業枯燥的專業術語、宏觀經濟分析、技術指標等通過理論課和實訓課結合,讓課堂變得充實,調動學生的能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從而優化證券實務課程教學。
關鍵詞:證券實務;高職;課堂內容;優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F830.91-4;G7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07-00-02
高職院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面對著新形勢變革和挑戰,證券實務專業課也需要針對市場的人才需求,創新高職教育與就業市場需求相結合的方式,著力培養金融、證券、理財行業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筆者結合證券實務課程的教學經驗,淺談高職院校證券實務課程優化。
一、激發學生對金融證券、金融時事的興趣,提高其學習主動性
(一)上好第一堂課
第一堂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證券實務這門課的課堂設計中,第一節課是課堂簡介,筆者會把證券知識與當時的市場情況結合。比如,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股市出現了短期沖擊,在2020年3月9日到3月18日期間,美股出現了五次熔斷。教師可通過證券市場的變化情況來解釋具體的證券理論知識,并結合一些金融時事,培養學生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金融事件的敏感性,讓他們感覺到金融、證券并不僅僅是枯燥的書本知識,也可以是在生活中觀察到的一些現象,給學生日常生活帶來多角度啟示。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會不斷集中,并對證券實務課程產生興趣。
(二)設置股票自選池,調動主觀能動性
在證券實務的課堂中,分理論課和實訓課兩部分。理論課是針對教材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實訓課是具體用股票模擬交易的軟件進行模擬交易的實際操作。在實訓課中,教師可讓學生按照理論課相關知識,建立股票自選池,并且根據股票市場的波動來分批次進行買賣。在課堂中,教師也可帶領大家根據一些財務指標、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來選擇股票。學生普遍對股市掙錢比較有積極性,所以在實訓課堂中,學生之間會對哪一只股票比較好、更有機會獲得更高的潛在收益會產生討論。由此,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會被調動起來。針對學生的意見,教師要客觀評價,如哪方面做得比較好、哪個方面要注意、哪個方面需要改進等,多鼓勵學生。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對此感興趣,課堂氣氛慢慢變活躍,教學效果也會慢慢顯現出來。
(三)聯系實際生活
在實訓課上,針對學生建立股票自選池和進行股票模擬交易的實訓課堂要求,教師需讓學生觀察日常生活的場景,關注一些具體的公司情況。比如,消費行業中針對白酒常見的公司有哪些,學生會舉例子,有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等。針對白酒板塊,學生可以在證券軟件里面查找每一個公司的信息資料、財務指標等,并且根據市場情況和股票價格等技術面情況來決定是否選擇建倉。還有醬油行業、醋行業、奶制品行業、快遞行業、銀行板塊等,這些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公司,學生更容易接觸到,會對某一家具體公司的產品服務有更深刻的體驗。并且,在實訓課堂上,需挑選幾只股票作為例子,給學生講解如何識別有些莊股,怎么樣通過技術指標和公司幾年業績來選擇買賣點等。從實訓課課堂效果來看,從生活中常見的公司著手是一個很好的課堂切入點。
二、運用案例分析,加強學生理解
證券實務課程用的教材是高職高專金融類“十二五”規劃系列教材,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的《證券投資實務》。本書把理論知識劃分成六個教學項目,包括證券投資基礎知識、證券交易、證券投資基本面分析方法、證券投資技術分析、黃金外匯交易實務和金融期貨交易。證券實務課程涉及的理論知識眾多,有些概念相對抽象,所以運用公司案例分析來講解抽象的證券基礎知識,學生會更容易理解。
比如在課堂中,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神州泰岳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被用作教學案例,分別從公司基本面、公司財務、證券市場價格變化趨勢、技術指標等方面向學生講解,幫助學生在選擇股票、識別證券市場風險方面做好知識普及工作。還可以通過案例分析和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近一步深入思考,活躍課堂氣氛,逐步提高教學效果。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強化平時練習,學以致用
教學工作是教師的中心工作。在教學方法上,要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優化學生與教師之間共同發展、共同優化的機制,注重學習知識與配套練習相結合。
在每一周到每兩周的課堂后,對應章節的習題課會配套設置。因為學習證券實務這門課的學生有部分要參加證券從業資格證的考試,所以針對課程標準上面部分和證券從業資格證重合的知識,會設計更多習題,以單項選擇題為主來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證券知識。在上課前,筆者會在學生群收集習題中大家做錯比較多的題目。在課堂上,筆者也會讓題目做正確的學生來講解題目,包括編順口溜等形式讓學生記住。
考試的設置是客觀題和主觀題結合。客觀題考查學生的基本概念,主觀題考查對某些知識深化理解。比如,證券投資基金的分類和作用、證券投資基本面分析有哪幾種方法等。對一些重難點概念,需要通過主觀題目的形式設置題目。
(二)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
高職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離不開教師的悉心培養,一流的創新型人才源自一流的高職教師隊伍。高職院校教師的專業能力、職業素養和對學生的關心愛護直接影響高職院校人才的培養。所以,要不斷壯大高校教師的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思政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建設,端正教學態度。
在專任教師的工作任務中,需要“未雨綢繆”。在備課的時候,教師需要熟練地掌握課程標準、課程綱要、課件、視頻資料、習題資料等;在課堂上,要根據課堂學生知識的掌握進度和直接反饋,對備課的內容進行調整。針對學生在課堂中的需求,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合理范圍內的管理。由此,教師要耐心錘煉自己的意志品質,不斷在工作中修正自我,腳踏實地,保持一顆謙虛、進步、積極的心。
(三)結合課程思政,做學生的領路人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明確了課程思政的教學任務[1]。高職院校要把課程思政融入日常的證券實務課程教學中。2020年5月8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提升了課程思政的突出地位[2]。
在課程思政的主要內容中,“鑄魂育人”和“雷鋒精神”是兩部分核心內容。“鑄魂育人”主要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教育、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3]。“雷鋒精神”主要包括奉獻精神、敬業精神、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在證券實務課程中融入課程思政,可在知識層面,推動學生增強技能打磨;在意識層面,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情懷;在行為層面,強化學以報國,為社會做貢獻的公民義務和責任使命。
(四)適應市場需要,適應產教融合的需要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結構性調整的階段,工業化與信息化相結合,基于互聯網的新模式和新業態不斷涌現,傳統職業的更新迭代和勞動力市場供給與需求的變化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是職業教育自身的作為;另一方面,是受眾和相關從業人員眼中的職業教育具體的發展變化。職業教育要從重視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雙高計劃)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雙高建設)出發,穩穩健健、扎扎實實地砥礪前行。
因此,針對證券實務這門課程,部分證券知識與證券從業資格證、基金從業資格證入門證書的考試內容重合。所以,在課程設置上會強化這部分基礎知識,輔助學生考證,對日后到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實習做好準備工作。即使學生的意愿并非從事證券行業,在學習中的鉆研能力、溝通能力、勤奮求實的治學能力、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都是推動學生日后繼續奮斗,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的基石。
(五)堅持在“互學”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教師要始終把教學質量、教學水平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教學內容上,不斷迭代合理的知識框架,不斷優化更新教學內容;在教學手段上,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學設施,激發學生聽課、學習的興趣,堅持在規范化教學中求創新、謀發展。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要以自身的榜樣力量,推動學生成為有素質、有修養、有道德,能夠為祖國的建設發光發熱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房小可,朱建邦.論“課程思政”與“專業思政”的關系——以北京聯合大學為例[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21,35(1):52-56.
[2]馬鳳毛,劉春麗.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與“專業思政”有機融合的必要性及發展前景[J].大連大學學報,2020,41(5):114-118.
[3]段友國.“一帶一路”背景下地方高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改革關鍵問題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8(2):140-143.
(責任編輯:董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