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穎 韓 明/.新疆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新疆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以下簡稱“思政”)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政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要推動思政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利用網絡資源,將手機互動軟件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發揮高校思政課的實效性,改變“配方陳舊、工藝粗糙、包裝不時尚”的現狀,促進高校大學生向上向善發展,是文章試圖解決的問題。
為進一步掌握大學生對雨課堂手機互動軟件的使用效果,筆者采用問卷調查和個人深度訪談相結合的方式,選取了新疆農業大學教程課的一個教學頭(三個班)進行田野調查,共計122人。共發放調查問卷122份,回收問卷122份,其中有效問卷117份,有效回收率96%,將有效調查問卷運用SPSS22.0軟件(依據四舍五入,保留小數點后一位的統計方式)進行了統計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在“您在大學課堂看手機的平均次數是多少?(教程課除外)”的問題中,調查數據顯示,84.5%填寫問卷者都會在上課期間看手機,僅有15.5%學生選擇了上課從不看手機(見表1)。這充分顯示,大學生上課玩手機現象已經成為影響思政課教學效果的一大隱患,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

表1 除“教程”課外學生每節課看手機次數情況表
曾幾何時,課堂上讓學生關手機或者收手機的做法是教師提高“抬頭率”的方式之一。但調查數據顯示,在是否贊同上課收手機的問題中,僅有10.6%的學生“非常贊同”此做法(見表2)。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較為反感強制或者禁止等硬性手段,而單純禁用手機的做法無法滿足學生的核心需求,強制收手機會使學生產生消極逆反情緒,且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程”課學生抬頭率低的問題,學生還是會通過其他方式分散聽課注意力。同時,5.7%的填寫問卷者“無所謂”的態度,也反映出在校大學生對思政課教學形式和教師授課方式的消沉狀態。通過“您贊同或不贊同收手機的理由是什么?”的調查數據(見表3)和“您贊同或不贊同收手機的其他理由是什么?”的主觀題回答中,可以發現利用手機輔助學習,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聽課效果,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相融合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表2 是否贊同上課禁用手機情況表

表3 贊同或不贊同收手機的理由情況表
將手機互動軟件作為參與互動式教學之后,學生對雨課堂授課的這種形式有自己的感受和觀點。調查數據顯示,在“您是否贊同在教程課上使用雨課堂手機互動教學軟件”的回答中,有39.7%的填寫問卷者選擇“非常贊同”,47.2%的填寫問卷者持“比較贊同”的態度(見表4)。由此可見,大多數使用過雨課堂的學生,都對手機互動軟件進課堂持支持態度,說明將手機互動軟件引入參與式教學中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表4 學生對“教程”課使用手機互動軟件的態度情況表
在“您是否喜歡在教程課上使用手機互動教學軟件?”的選項中,選擇“非常喜歡”的填寫問卷者占33.7%,36.6%的填寫問卷者表示“比較喜歡”(見表5)。這表明學生對“教程”課使用手機互動軟件多數持積極態度,絕大多數學生喜歡這種參與互動式教學方式,手機互動軟件滿足了大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提升了學生的課堂互動參與度,同時對上課效果和課堂氛圍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表5 學生對“教程”課使用手機互動軟件的喜歡程度情況表
調查結果顯示,在關于“您對使用手機互動教學軟件進行參與互動式教學是否滿意?”的回答中,32.7%的填寫問卷者選擇“非常滿意”,47.9%的填寫問卷者表示“比較滿意”(見表6)。這一方面肯定了雨課堂手機互動軟件在實體課堂上的使用效果,可見大學生對這種新穎地參與互動式教學滿意度較高;另一方面也表明手機互動軟件的功能設計需要繼續優化和完善,以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新鮮感”。

表6 學生對使用手機進行參與互動式教學的滿意程度情況表
對雨課堂功能評價的調查數據同樣顯示(見表7),利用手機互動軟件進行參與式教學,有效提升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效果,能使教師更直觀的接收學生的信息反饋,了解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從而調整課堂進度和教學內容,增強了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表7 和傳統教學手段相比,使用手機互動教學軟件上課有哪些優點?
將“雨課堂”手機互動軟件應用于教程課,受到了大學生的歡迎,但從調查數據結果來看,教程課使用“雨課堂”手機互動軟件存在:信息化硬件支持不給力,無法保證軟件順暢運行;雨課堂自身功能設計有待提升;少數學生仍存在玩手機行為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以達到優化教學手段的目的。一是加快學校配套設施建設。學校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加大投資力度和關注度,以提升“思政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二是推動雨課堂軟件升級換代。學校通過與軟件開發商加強溝通,明確互相間的需求,以形成雙向良性互動,解決軟件的使用問題,達成完美的解決方案。三是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引導他們注重培養其自我認識、自我學習、自我監督和自我評價的能力,使他們勇于否定并改正自己錯誤的言行,敢于肯定并堅持自己正確的思想言行。
總之,改革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手段,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生變化,我們也要在對策建議方面不斷與時俱進,不斷突破創新,不斷發展完善,不斷貼近實際,不斷優化和真抓實干。
注釋:
①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