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寒妮
(上海音樂學院安師附屬實驗中學,上海 200063)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新標準將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素養三個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的總目標,通過課堂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
音樂拓展課是在完成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上重構教學內容,把隱藏在教材背后的內容展現出來,運用多種手段讓課程變得更豐富、更有內涵,即興演奏是筆者在音樂拓展課上實施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多元的、看似隨意的教學活動中放飛學生的想象、點燃創新的火花,打開心扉,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張揚個性。
即興演奏是音樂拓展課、音樂活動課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所謂即興演奏,就是隨意、自然,沒有條條框框的約束,真情實感流露的一種演奏,也可以稱作“自由演奏”。在《音樂百科詞典》中,即興演奏是指表演者并不是按照事先準備好或者既定的曲譜進行演奏,而是憑借當下對音樂的感受表達出來,這樣的藝術形式比較具有創造性和顛覆性。即興演奏的藝術形式靈活多樣,千變萬化,這是與其他藝術形式有著較大區別的地方。所以這種比較有創造性和顛覆性的藝術會給予學生一定的感官刺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更好地提升音樂課應有的核心素養。
在高中音樂拓展課中實施即興演奏,融合藝術學科知識,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選擇一幅美術繪畫,讓學生面對繪畫,設計感受即興、描繪世界,對話心靈,新的篇章,感悟升華五個環節,讓學生慢慢打開心靈,通過音樂的即興演奏,融合繪畫藝術,發揮學生一定的感知能力,以即興演奏的方式表達出來。
課堂伊始,讓學生們提前感受一下什么是即興的音樂,即欣賞教師選擇的繪畫作品,用一個音或者一種聲音去表達繪畫作品的情感,例如跺腳,拍手,吹口哨,拍凳子等等,擅長樂器的同學可以演奏自己熟悉的樂器,學生們可以發揮各自的想象,盡情展現。此時課堂中的師生們可以通過聲音了解表演者是一個怎樣性格的人,如果性格是比較內斂的同學,他們所表達出來的音樂是以柔和的線條感為主;如果聽到某位同學的演奏節奏感比較強烈,我們就基本能夠判斷,這位同學的性格是比較活潑張揚的。
除了同學的自我表演,來自其他師生們的評價也是不可或缺的,每一位同學表演完,其他同學需要在認真傾聽之余,大膽地對其進行評價和交流,以激發學生們對自我表演能力的肯定,進而加強學生對表演的欲望。相互評論不僅有著激勵的作用,還能增加社團的默契感,培養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協作精神。
通過磨合,所有同學基本都可以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打開,大膽地詮釋自己的性格或者想法。接下來就是讓學生們可以打開自己的舒適圈,除了要表演一個聲音外,還要加入其他的聲音組織。學生不再用一個音符去表達自己,而是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音符或者聲音。例如同學們可以在演奏音符的同時跺腳,吹口哨等等,這樣就有非常多種的聲音可能。
讓學生不再以慣性的思維去理解藝術,而是用更加寬闊的思維去進行創新。學生已經對表演的形式比較熟悉后,安排同學們以組別為單位,在感受到自己同伴們的音樂表達之后,自己也能夠有所共鳴地去詮釋自己對于他人的見解,用音樂語言去對話。例如有些同學利用節奏或者旋律去迎合其他同學的音樂體會,而有些同學則是通過眼睛去表達自己,通過眼神的交流讓其他同學感知到自己的想法,達到用創新思維進行音樂對話。
相互產生刺激是藝術的一種特性,每個學生都能夠從對方的表達中得到一些新的東西,學生在對話中進行再學習和再創造,實現了用藝術表現提升文化素養的教學要求。
通過之前兩個步驟的學習,學生基本能夠用即興演奏的方式去描繪自己的所知所想,這時學生的表現是隨性沒有章法的。接下去可以要求學生用即興的方式去描繪特定的事物,如描述貓的形態,或呆萌可愛,或高傲冷酷,同學用音樂語言去演繹不同的狀態,學生在課堂里的表現精彩紛呈,各抒情感。
音樂是世界上最沒有溝通障礙的美麗語言。教會學生用音樂語言去描繪世界,為學生體驗、理解和創造音樂提供了情景,激活學生的表現欲望和創作沖動,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即興演奏實踐活動,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學生的團隊意識與共處能力得到鍛煉和發展。
在古往今來的歷史中,美術和音樂就像是兩條相互交織的絲線,相互映襯,相互影響。音畫結合的即興演奏就是讓音樂具象化,讓繪畫樂感化,是一個非常好的表現形式。
音畫結合首先要探知繪畫細節,例如,有些繪畫一氣呵成,用簡單地幾筆就可以來進行描繪;有些繪畫則是用短而小的筆觸,更加細膩,耐人尋味。所以繪畫中筆觸長短的運用在音樂的音符中也會有一定的表現。例如長線條就代表著長音符,我們在演奏的時候需要把音樂盡量拉長,用長而優美的線條去演奏。反之,短線條或者點觸式的畫筆對應著的是比較短促的音符,在演奏的時候需要短而密。有些線條感是直線型,這樣直線型的筆觸就是用比較簡單的音符去描繪。如果碰到彎曲型的筆觸,有比較多彎繞的線條,同學們可以用復雜的變幻聲音去描述。同學們知道了這些對繪畫和音樂的結合,就能夠讓自己的音樂具象化,有些繪畫波瀾壯闊,氣勢磅礴,同學們可以用大調的調性去描繪;而有些繪畫則是給人一種陰郁低沉的感受,相對應就是用小調的方式比較適合。學生們可以針對一幅畫作中的某一處細節進行描繪,也可以是對于這幅繪畫大框架的理解。當同學們看到一幅他比較欣賞的繪畫時,每個人肯定都會有一些比較獨到的見解,或者說每一位同學的理解可能都不太一樣,即興演奏就能夠很好地表達出每位同學的個人魅力,表達出他對未知世界的理解。
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意識是時代對教育的要求和使命,利用拓展課實施音畫結合實現教學目標,將被動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究學習,改變了傳統音樂藝術課的教學模式。
在活動中,學生沒有任何先前的準備,所有的內容都是即興當下的創作。這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因興趣或者好奇心所致,自發進行學習和思考就成為課程的一大亮點。讓學生在創造性的活動中培養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其次,即興演奏能夠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學生在表演結束之后,都會收到來自全體師生們的評價和討論,互相評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讓學生們能夠更加了解對方,而且能夠讓學生感受到來自同伴的肯定。當然,課堂中的小組活動也是必不可少的,讓學生們可以感受到來自集體的思維風暴,從而縮短自己與集體之間的距離。第三,可以讓學生開拓自己對于藝術領域的認知。以學生的角度出發,他們對于藝術的理解是比較棱角分明的,每個領域都有著自己的角色,比如繪畫,音樂等。在學習了即興演奏之后,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所有的藝術都是可以相互融合的,這樣的思維方式可以讓學生開拓對于藝術的創造,無論是對于創新能力還是多元化文化的發展都是起著推動作用的。最后,即興演奏還可以治愈學生的心靈。古往今來,藝術就是心靈的出口,所有的作品都是藝術家在創造的同時也在表達自我。這就讓學生有了一個契機,能夠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找到一個可以暫時安放內心的地方,這在培養學生身心健康的方面也有一定的推進作用。
即興演奏課程在新課標實施的背景下越發凸顯了其重要性,在高中音樂課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為了能夠更好地展開教學工作,教師需要在即興演奏的教學活動中思考兩個方面。第一是如何消除學生對于即興演奏的陌生感,引導學生去慢慢放開自己的心靈,最好的方式是進行一些即興的示范,讓學生了解到即興表演其實并不難,自己也能夠做到;也可以帶領學生一起進行表演,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漸漸找到自己的音樂表達。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地加入身邊熟悉的音樂元素,讓學生感受到即興表演就在自己身邊,并不是望不可及的藝術類別。第二,教學中教師的示范是必要的,教師需要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即興演奏不僅僅是音樂的表達,還有美術元素,教師需要了解音畫兩個方面的專業知識,再進行融合表達。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創新教學方法,在即興表演的活動中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
藝術本體就是創作,這是其精髓所在,即興演奏這種自由的、創造性的特點是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即興演奏作為一種有效的、科學的教學形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創造力,也可以提升藝術的思維能力。從二十世紀開始,藝術形式開始有著創新型的變化,不同藝術之間的融合是其中的一種,所以培養創造力是我們教師重要的職責。在不斷多樣化的即興活動中積累寶貴的經驗,讓師生們都在不斷地學習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