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鎮江市外國語學校是一所擁有現代化教學大樓、實驗樓、運動場館、理化生實驗室、語言教學中心和課堂實錄教室的中學。學校堅持以“為每一個孩子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為辦學理念,打造品牌學校,在校園文化構建、教師隊伍建設、課堂教學模式、校本課程開發等方面都進行了大膽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顯著成果。
一、合作學習,發展課堂教學新模式
學校堅持以“合作學習”為教學特色,融合智慧課堂新技術,探索出學校特色“合作學習+Pad”課堂教學新模式。隨著智慧校園的創建,課堂改革不斷融合智慧課堂新技術,如云學100實現了課堂互動、超星學習通平臺構建了特色微課資源庫、科大訊飛完成了智能批改,以及江蘇智慧教育云平臺中學科教學工具運用、假期遠程在線直播教學、DIS數字實驗學習體驗等,實現了隨時交流、即時反饋、智能批改、智能推送、線上線下學習融合等功能的交互式學習應用。
從協同備課和協同教研入手,學校利用江蘇智慧教育云平臺上 “聽評課”系統及海量教學資源庫開展網絡環境下區域協作備課,發揮團隊協作的作用,教師之間分享備課成果,共同提高備課質量與效率。利用遠程錄播室、遠程教研室開展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觀摩與研討,在實踐中共同提升教研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二、電子圖書,打造數字化閱讀平臺
學校引進超星數字化閱讀系統,為學生提供廣泛的閱讀資源與閱讀生態環境,探索更適合現代學生的閱讀方式。師生可以直接在借閱機上搜索并閱讀書籍,也可以選擇下載借閱電子圖書。師生只需要掃描安裝超星移動圖書館App,然后通過觸屏方式在借閱機上查找要借閱的圖書,掃描該圖書二維碼,即可下載書籍,離線閱讀,開啟指尖高效隨時隨地的閱讀模式。
三、技術分析,實現校園管理智能化
在各類學科考試和學情反饋中,利用極課大數據平臺,形成集高頻錯題、薄弱知識點、錯因分析、成績變化曲線、學生層次分布于一體的學情分析。教師根據精準的學情反饋,實現差異化、個性化的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及教學質量。通過自動形成的報表和報告,為學校管理提供數據依據,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家校合力,共同教育。
學校利用物聯網建立起完善的智能校園安防系統,實現校園全方位視頻監控、重點部位安全報警、緊急呼叫求助報警、學生出入控制、訪客進出管理的統一管理和控制。學校安防系統與市智慧教育云平臺對接,教育行政部門與公安部門可實時調閱相關信息,進行監管。在自然資源方面運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對學校教室環境及水、電等能源使用情況的監管,實現校園能源消耗的智能化管理。
電子班牌是智慧平臺的數據呈現端,也是智慧平臺數據的采集工具之一。通過電子班牌,學校可以發布通知公告、新聞、日程、課表、考試等信息,加強了信息傳達的及時性、準確性,提高了信息的覆蓋面積,實現了學校管理多樣化;班級可以展示活動評比、師生風采、班級榮譽,普及科學知識,拓寬學生視野,全方位展示班容班貌,呈現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與校園刷卡系統整合,實現諸如社團、校本課程的走班考勤,自助請假、自助報修等功能;與教室物聯設備互聯,實時呈現教室環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