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鎮江中學前身為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鎮江知府王仁堪創辦的南泠學舍(書院),1913年改為江蘇省立第六中學,1928年9月改為江蘇省立鎮江中學,1953年被確定為全省首批辦好的14所重點中學之一,1963年又被列入全省18所示范中學之一,1981年被定為省重點中學。學校2001年通過國家級示范高中評估,2003年通過江蘇省四星級學校轉評。2004年8月,鎮江市學校布局調整,鎮江市第四中學高中部并入。2009年學校通過江蘇省四星級高中復評,2017年再次通過江蘇省四星級高中復評。
近年來,學校從實際出發,依托自身基礎,全面規劃智慧校園建設,重點突出本校教育教學特色,先后完成了校園網絡系統、智慧課堂系統、數智中心系統、智慧校園卡系統、校園監控系統、遠程教研系統、視頻會議系統、信息發布查詢系統的建設,成功整合了各應用系統,完成了數據管理的集成與共享。
一、多網合一,實現技術報警
學校以現代網絡技術為依托,以萬兆以太網為主干、千兆到桌面為核心,構建了一個全校無線和有線全覆蓋的綜合數字化網絡體系,并有機地集成了網絡多媒體教學系統、網絡安全系統和網絡應用服務系統,實現了一網多用、多網合一。
物聯網技術在智能校園的建設中越來越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校以“一個平臺,N個集群”為核心理念,建設了一套完整的物聯網教育體系。智慧校園中心機房就采用物聯網技術,建成了機房環境綜合監控報警系統。當機房參數出現異常時,系統能及時通過短信、電話、E-mail、聲光報警、軟件彈窗等多種報警模式通知管理人員。
二、移動控制,助力信息共享
學校堅持“全自動操作,管理穩定”設計理念,研發設備管理控制系統平臺,利用移動設備控制管理眾多設備及信號源,使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工作更簡單、可靠。
各子系統通過校園網向數智中心傳輸數據信號,同時授權數智中心作為其分控中心,對各子系統進行控制和操作。數智中心通過錄播一體機將音、視頻信號傳輸到校園網,師生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可在教室同步收看,實現了信息集中展示、遠程視頻直播等功能。
三、智能管理,建設平安校園
教學區共安裝了5臺電容觸摸屏,各年級根據管理權限可發布多媒體信息;學生可通過智慧校園卡查詢個人考勤、消費、圖書借閱、電子圖書閱讀、實名上網等信息。
來客訪問系統具備黑名單功能和訪客預約功能。來訪人員可通過讀取或識別有效證件信息,辦理訪客登記,被訪學校員工可通過手機App獲取訪客信息。
行為管理系統采用物聯網技術,支持遠距離和近距離兩種智慧校園卡信息識別模式,對學生常規行為進行管理,如進出校園考勤、走班考勤、住宿考勤等。服務管理系統則為學校員工提供快遞查詢和接收功能。
網絡視頻監控系統無縫接入鎮江市智慧教育云平臺管理系統,實現監控視頻集中控制、傳輸、存儲、管理、實時監管等功能。
四、打破時空約束,保證個性化教學
學校于2015年建設完成了6套智慧課堂系統,智慧課堂云終端實現了教室內所有電教設備無縫連接,極大地方便了教師授課。依托智慧課堂系統,學校完成了智慧教學平臺、大數據中心和教學質量分析平臺的建設。智慧課堂系統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大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學校依托“互聯網+教育”研發技術公司,不斷提升個性化教育服務,開啟了“基于互聯網+的個性化學習”前瞻性教育改革項目。搭建高效率的個性化學習環境,提升“互聯網+”環境下學生平臺的服務,學校先后與上海易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極課大數據教育信息公司和科大訊飛等公司合作,不斷提升課堂平臺和教學大數據采集與分析的質量,為即時把控學生的學習情況,實現精準個性化教學提供了保證。
學校遠程視頻教研系統和遠程視頻會議系統拉近了校際之間教學與教研活動的距離,異地教學科研活動延伸了教師的視野,教科研的效率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