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亞英
很多人一定還記得,某省對某年的高考作文進行了抽樣調查,發現不少學生寫的都是在失去雙親的困境下依然頑強拼搏,最終戰勝逆境的故事。即使在平常的學生作文中,也不乏內容相似的文章:一碰到寫好人好事,就是同班同學嘔吐,某某幫著打掃;一碰到寫親情,就是自己生病了,父母半夜送醫院并整夜陪伴;一碰到寫教師,就是教師帶病堅持上課……這種種有著驚人相似之處的文章不勝枚舉,為我們承擔傳道授業解惑重任的師者敲響了警鐘。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們缺乏想象力,尤其缺乏創造性想象力。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習作要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能寫想象作文。”因此在小學階段,習作教學更應該把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放在首位,為學生習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積累表象——鋪墊想象
記憶表象是保存在人大腦中的過去曾經感知過的事物形象。要讓學生去想象,就一定要讓學生積累記憶表象,也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構建出一個豐富的習作原料庫。就如生產服裝需要有面料一樣,寫文章要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也得有原料,而生活恰恰是想象的源頭活水。
1.引導學生發現生活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但一遇到寫作文,學生們就覺得無事可寫。其實并不是他們沒有經歷過,只是他們沒有發現許多值得寫的東西就在他們的生活中。如馬路上出了車禍,許多學生會駐足觀望,湊個熱鬧,但如果他們能從受傷害者的角度去思考,或者從肇事者的角度去思索,又或者從交通安全的角度去思量,那么他們一定就有東西可寫了。
由此可見,發現生活是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教師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去引導學生用心發現生活、用情描繪生活。
2.激勵學生參與生活
沒有參與充盈的生活,何談豐富的想象?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融入生活,真切體驗生活的方方面面。酸甜苦辣的獨特滋味,喜怒哀樂的真實情感,悲歡離合的不同經歷,皆是習作的源泉。如父母不在家時自己當一回家,體驗大人的辛勞;仔細觀察家門口的花花草草,有空侍弄一下;星期天早上自己起來做頓早飯……只有不斷接觸真實的生活,才能寫出充滿想象力的習作。
二、廣辟途徑——培養想象
1.利用教材
深入鉆研教材文本,我們會發現其中巨大的想象空間。以部編版二年級下冊《彩色的夢》為例:課堂上,教師配樂讀詩,引導學生感受夢之美,讓學生交流想象到的畫面。一位學生說,“從‘路邊的野花,開了感受到春天百花爭艷、萬紫千紅”;另一個學生說,“從‘河邊的柳樹,綠了感受到春天萬物生長,一片生機勃勃”。教師適時出示課件“路邊的野花”“河邊的柳樹”,讓學生欣賞,并接著提問:“那腳尖劃過的地方還會有什么?”學生用豐富合理的想象、生動優美的語言,編織出一個又一個彩色的夢境。
2.見物抒情
讓學生從家里找一樣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引發他們對物的思索。“你能說說為什么最喜歡它嗎?它讓你想到了什么?”也可以隨手拿一本書,讓學生說說想到了什么。有學生說想到了知識,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有學生說想到了許多為這本書付出勞動的人——造紙的、印刷的、排版的、搬運的……一本普普通通的書,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與汗水;還有學生說想到了這么厚一本書得用多少木漿作為原料,得砍伐多少樹木啊!
3.展開續寫
續寫是指根據提供的情節和條件,順著思路,發揮想象進行延伸寫作。如可以續寫語文教材中的故事,可以續寫課外書上覺得不滿意的故事,也可以續寫看過的電視、電影,等等。
4.多點假設
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話題:假如我有畫家的筆;假如我有音樂家的耳朵;假如沒有雜交水稻……還可以利用圖像、影視、聲音或計算機軟件等多媒體來輔助教學,通過實物演示、情境再現、音樂烘托、模擬表演等讓學生快速感知形象,積極進入思維過程和情感體驗、創造想象中。通過長期堅持不懈的訓練,教師可以發現,學生在大幅提高寫作水平的同時,個性、想象力、創造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注重個性——發展想象
1.注重教師個性的發展
教師的個性對學生發展有著耳濡目染的作用。可以說,教師的個性是學生思維之舟遨游想象之海的風帆。
2.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
語言學家呂叔湘老先生曾指出:“有的題目出得太死,有的題目出得太活,有的題目出得太深,有的題目出得太淺。”從中可以看出,作文命題太死板,就沒有給學生提供有利而廣闊的空間,學生的個性和想象力就得不到發展。所以教師不能一味強制學生寫不感興趣的東西,學生一旦被扼殺想象力,習作也將成為“不甜的瓜”。有了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他們的語言便會像一泓清泉那樣冒出來,馳騁在想象的王國里,個性得以張揚。
四、教師之愛——維持想象
科學家曾做過一項實驗,把小猴子分為兩組,一組與母猴一起生活,另一組離開母猴獨自生活,最終得出結論:得到母愛的小猴能力提高,缺乏母愛的小猴能力降低。德國學者也曾以孤兒為對象展開研究,讓智力較低的婦女來養育智力落后的孤兒,結果發現孤兒的智力平均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從中可以發現,只要有愛的滋潤,哪怕缺少了智力的刺激,同樣也能促進智力水平顯著提高。對學生來說也同樣,在愛的氛圍中成長,心里盛滿快樂,思維就會變得更加靈活,想象力也可以得到開發。
此外,當學生習作想象不夠合理時,教師不應打擊他們,而要積極鼓勵。教師的激勵性話語和充滿愛的語言能給予學生信心,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把他們的想象往更趨合理的方向引導。
總之,缺乏了豐富活躍的想象,學生寫作文時便會無從下筆、內容空洞,讀來枯燥乏味、缺乏活力。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要設法去打開學生奇妙的內心世界,用想象激發出他們的習作熱情,從而寫出個性化的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