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為樹培典型,表彰先進,發揮好優秀區域、優秀學校和優秀幼兒園的示范引領作用,總結交流“家校(園)共育”數字化項目(以下簡稱“項目”)第二批階段性成果,推動項目第三批工作順利開展,日前,吉林省“家校(園)共育”數字化項目表彰暨啟動培訓會在公主嶺市召開。
吉林省教育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戰高峰,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許玉乾,吉林省電化教育館館長劉云程,公主嶺市副市長王翠翠,長春市教育技術裝備與信息中心主任潘占宏,公主嶺市教育局副局長王長宇,全國家校(園)共育數字化項目領導小組副組長劉強,全國家校(園)共育數字化項目東北三省指導中心主任劉江南出席活動,各市(州)項目負責人,項目第二批國家級示范區、示范校(園)及項目第三批試驗區、試點校(園)負責人等近300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劉云程主持。
王翠翠首先致辭。王翠翠指出,跟隨著數字化、信息化的時代發展步伐,公主嶺市確立了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的發展思路,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2.0轉段升級,堅持以行政為主導,電化教育、教研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教育改革與發展之路。王翠翠表示,公主嶺市將一如既往地積極落實項目工作部署,開展好各項工作,鼓勵和支持各試點學校、幼兒園創新工作方式,拓展工作渠道,深化理論和實踐研究,不斷提升廣大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能力,提高廣大家長的家庭教育勝任力,從而促進全市家校共育、家園共育工作更好更快發展。
戰高峰在講話中指出,全國“家校(園)共育”數字化試驗區、試點校(園)項目順應時代發展,響應教育需求,吉林省教育廳借助項目開展契機,責成吉林省電化教育館具體推進落實,連續開展三批遴選和試點工作,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通過項目實施,形成了省級統籌、平臺推進、課題引領、試點先行的現代化家校、家園共育新模式。戰高峰強調,項目實施中要注重幾點工作:一是共育工作的科學化,要設計系統化、科學化的共育模式,共建科學的教育生態;二是共育工作的個性化,需要借助互聯網構建更加個性化、定制化、寬泛化的生態發展環境;三是共育工作的現代化,要實現技術手段的現代化、學習場所的現代化、教育理念的現代化。
戰高峰最后希望各項目單位借助項目的平臺和資源,乘勢而上、奮發有為,希望各示范單位能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省的家校共育、家園共育工作再上新的臺階。
許玉乾在發言中指出,家庭教育既是家事,也是國事。許玉乾還向與會者詳細闡述了我國家庭教育的發展歷程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劉強從項目意義、項目理念、項目目標、項目主線、項目原理、項目重點六個方面對“家校(園)共育”數字化項目相關支持服務進行了解讀。
最后,劉云程從整合多方優勢,引領科學共育;做好課題研究,夯實理論基礎;挖掘應用典型,發揮示范作用等方面對項目實施工作進行了部署。他希望各試驗區、試點學校和幼兒園主動作為,有序推進,密切配合,為每個家庭和諧幸福,每個孩子健康成長助力,為立德樹人而努力。
會議還對獲得項目第二批國家級、省級示范單位榮譽的區域、學校和幼兒園進行了表彰。
(屠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