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水軍
◆摘? 要:作為一門基礎自然科學,新課程標準對高中物理教學在教學思路、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目的等方面均提出了新的標準以及要求。因此,教師應當順應新課標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及時調整教育理念、轉換教學思路,以提高學生物理學科綜合素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探索高中物理課堂的有效授課策略,并在教學中付諸實踐。
◆關鍵詞: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教學策略
一、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策略總部署
要實現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不可泛泛而論,也不能亦步亦趨,首要目標是制定全面綜合的教學總布局。對此,筆者認為教師進行教學計劃部署,應當按照課程進度和課程性質,從課前導入、課程主體、課程輔助和課后強化等四個方面著手,針對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激發、重難點知識的突破、知識點本質的理解和領悟以及教學成果的鞏固等小目標,有的放矢地逐個擊破。
二、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分論
1.課前導入階段——以興趣培養激發求知動力
對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講,興趣無疑是最好的導師,尤其是像物理這樣操作性、發散性及應用性都很強的學科,教師只要加以適當引導,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勵效果。興趣導入在教學實踐中又可分為總課程導入和模塊課前導入。所謂總課程導入,一般適用于高中物理教學的第一課,即在首次課上對學生進行興趣引導,循循善誘,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例如,教師可以以詼諧幽默的語調為學生科普許多物理學名人軼事,如法拉第與電磁感應、麥克斯韋與電磁波、愛因斯坦與波粒二象性等等。模塊課前導入即指教師應當在每一章或小節前通過幾分鐘的實驗或小視頻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察小車的剎車路徑與時間并進行思考,從而引入本節的核心知識點。
2.課程主體部分——以師生交流、分組互助催化理解
從2020全國新課標高中物理綱要來看,目前高考物理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與綜合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及實驗能力五大板塊,其中各項能力指標均是互利共生、相互促進的關系。然而目前高中物理教學的局限是,教師在授課中只得通過知識點公式、精講例題、課外補充等途徑盡量完善學生的知識網絡,卻難以直接傳授上述所列的五項物理學必備能力,基礎條件不同的學生只能通過個人領悟來達到熟稔通透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的一項極其重要任務就是為學生的理解領悟搭建一座堅實的橋梁,這座橋梁便是師生間、同學間合理有效的溝通。物理是一門靈活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在理順思路時難免會遇到各種懷疑及困惑,因此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不恥下問,充分發揮小組間的互助作用,并適時通過如小組對抗、對接援助等方式幫助學生清除學習路上的障礙,鞏固教學成果。
3.課程輔助部分——以物理實驗幫助理解知識本質
物理畢竟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因此在教學中,實驗教學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特別是在講解某些重難點時,實驗更是輔助理解的絕佳手段。同時,最新出版的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意味著學生在掌握實驗步驟與方法的基礎上,還應當洞悉實驗原理,化實踐為總結性的理論并應用于其他方面。例如,教師在講解物理選修3-1電路部分時,應當拿出專門的時間組織學生開展歐姆定律、焦耳定律、串并聯等實驗,并要求學生在撰寫實驗記錄的同時自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或通過小組對抗的方式互相提問,如此既能夠鞏固所學,又能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還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舉三得。
4.課后強化部分——以高質量精選習題鞏固學習成果
物理學科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決定了其在高中教學體系中的獨特地位,因此高中物理教師通常對學生的課后作業采取“題海戰術”來達到鞏固和加深印象、幫助理解的目的。然而現實卻是,這種模式下培養出的部分學生往往容易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有的甚至因難以完成超額的課后習題而逐步喪失了物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因此教師正確的思路是,對于課后習題采取“少而精”的策略,科學選題、直擊重難點,重在梳理學生的基礎知識網絡和解題思路,在減少學生作業負累的同時還能獲得最直觀清晰的教學效果反饋,側面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水平。
三、結束語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和高精尖技術產業的迅速推廣,社會對物理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量逐年提升。新課程標準作為教育界的風向標和引航燈塔,對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工作中,應當改變以往教條式的教學方法,轉向以興趣驅動、實驗助動、交流促動和習題推動為主要戰略布局的科學教育模式,幫助學生在素質本位的教學理念和開放互動的教育環境中逐漸養成獨特的學科思維、培育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從而達到完善物理學科綜合素養的最終落腳點,以助推社會科技發展。
參考文獻
[1]于穎.基于新課程標準的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1(04):44-45.
[2]趙保利.基于新課程標準的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學周刊,2020(33):79-80.
[3]肖劼.基于新課程標準的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7(10):30.
[4]冉賢智.基于新課程標準的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6(10):67-68.
[5]武學鵬.基于新課程標準的高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28):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