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倩
◆摘? 要:哈貝馬斯的合法化危機理論以資本主義社會為背景,主要分析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危機傾向,其晚期資本主義危機理論通過剖析發達資本主義的新的發展變化,揭示出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合法性危機問題,并力圖探究危機的有效解決途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哈貝馬斯;“合法化危機”;社會交往行為;馬克思主義危機理論
哈貝馬斯將資本主義社會分為早期資本主義(自由資本主義)與晚期資本主義(“有組織的資本主義”),與自由資本主義不同,有組織的資本主義是實行國家干預的資本主義,通過將晚期資本主義與早期資本主義進行比較,闡釋晚期資本主義發生的新變化,從而形成他以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為背景的資本主義危機理論,稱之為“合法化的危機”。本文主要對哈貝馬斯的合法化危機理論作出分析和思考。
一、自由資本主義背景下的危機
哈貝馬斯認為自由資本主義下的危機問題主要是經濟危機帶來的,他提出“在自由資本主義社會里,危機的形式表現為無法解決的經濟控制問題。”(哈貝馬斯《合法化危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頁)。
自由資本主義社會如果完全依靠市場這一系統來控制社會秩序,那么就會產生危機效應。所以,市場要承擔雙重功能,即控制社會勞動系統以及將生產資料所有者和雇傭工人之間的權力關系加以制度化,讓市場“不僅具有控制論意義上的功能,同時也具有意識形態的功能”(哈貝馬斯《合法化危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頁)。在這里,哈貝馬斯將價值學說引入到市場概念(哈貝馬斯的價值理論主要是基于一種規范基礎上的判斷問題,在這里要和馬克思價值理論即勞動價值理論和剩余價值理論區分開來)。
筆者看來,哈貝馬斯價值學說的引入,是其試圖解決自由資本主義存在的危機的理論探索之一。且隨著資本主義形態的基本矛盾改變、以及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同時,他的價值理論中涉及到的社會規范與判斷問題也為其交往行為理論提供前提。
二、晚期資本主義的危機傾向
晚期資本主義主要表現在:第一是經濟的集中過程和商品市場、資本市場以及勞動市場的組織化,已不再是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相對分散的形式;第二是國家對資本主義市場的干預。
如果說早期資本主義國家的危機形式主要表現在市場的社會整合能力失調的話,那么晚期資本主義國家中由市場帶來的危機形式已退居政治危機和文化危機之后,這主要由于資本主義國家的干預政策起到一定效果的結果,在此過程中也引發了以資本家為主要代表的受害者與國家的矛盾,國家陷入進退維谷的矛盾之中:要么國家放棄干預,要么就繼續阻礙資本主義自由成長的過程。顯然,當時的資本主義國家選擇了第二條道路。“現今,國家的合法性問題已不是如何掩飾國家行為與資本主義經濟之間的功能性聯系,以有利于對公共福利的意識形態定義了這種掩飾已不再是可能的,至少在經濟危機期間乃在于如何把資本主義的成就當作下列事象來呈示,即作為相對于來說可能性最高的一般利益的滿足,或者至少能暗含這種事項,這樣,國家就使自己有計劃地承擔起把功能失調地的效果保持在可接受的限度內的任務。在這種角色委派中,國家對要求合法化的社會規則提出了合法性的支持。”(哈貝馬斯《交往與社會進化》重慶出版社,1989年版,第202-203頁)
筆者看來,國家的政治干預力量進入經濟領域,試圖通過政治因素的介入為解決國家合法性的問題,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實踐上,社會福利制度與資本主義經濟功能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的思想意識形態無力為國家提供支撐等的存在,看似解決了社會危機的同時,實際上帶來了新的“合法化”的危機。
三、哈貝馬斯合法化危機理論與馬克思主義危機理論
馬克思的危機理論主要是以早期資本主義社會為背景,在考察資本主義周期性普遍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現象的基礎上作出的,主要是建立在生產與消費基礎上的、關于剩余價值的理論,主要體現的是大工業生產為背景下的生產與消費的矛盾、資本家和工人間的矛盾。
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不斷變化,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已不再只是生產和消費領域的單一矛盾,而變成復合的、多元化的矛盾性問題,政治、經濟、文化領域都出現新的變化,哈貝馬斯的合法化危機理論主要是在晚期資本這種復雜多元性的矛盾而提出的理論創新,哈貝馬斯雖用“危機”一詞,實則保持一種積極態度。
四、哈貝馬斯合法化危機理論的現實意義
哈貝馬斯的晚期資本主義危機理論可以說是當代最有特色、最為系統化的資本主義說明模式,它通過剖析發達資本主義的新的發展變化,揭示出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合法性問題。國家對社會的調控需要建立在民眾的信任基礎上,這才是晚期資本主義國家需要重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哈貝馬斯提出交往行為理論:行為者個人之間通過符號協調的互動,以語言為媒介,通過對話達成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一致。進而在國家社會體系范圍內達成協調一致。
交往行為理論是哈貝馬斯思想理論中解決當今資本主義國家危機問題的新的思路,盡管交往行為理論在理論意義上能達成自身體系的和諧一致,但我們仍會發現其在實踐層面上缺乏切實有效的具體實踐性,這是當今社會行為研究普遍存在的問題。
五、結語
哈貝馬斯“合法化危機”理論是基于資本主義特別是晚期資本主義背景下的理論,它高度系統化地概括了當今資本主義社會中已經出現以及潛存的危機問題,顛覆了傳統危機論中矛盾的單一性與不可調和性弊端,并力求探究社會危機的有效解決途徑,在當今社會發展中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哈貝馬斯.合法化危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哈貝馬斯.走向一種合理的社會[M].波士頓,1970.
[3]哈貝馬斯.交往與社會進化[M].重慶出版社,1989.
[4]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第一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