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家庭教育成為學前教育界討論的熱點話題,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而,我國偏遠農村地區的家庭教育發展滯后,對偏遠地區農村幼兒家長提供科學的育兒指導就顯得十分有必要,尤其是幼兒園作為農村地區主要的家庭教育指導機構,承擔著家庭教育指導的重任。本文針對甘肅省J縣農村幼兒園及幼兒教師對家庭教育指導的能力欠缺等的問題,結合? 本地實際情況,提出了建立適宜的地方家庭教育法規條例等的外部保障制度,開展多元化園本培訓、教師進行自主學習等的內部制度保障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家庭教育指導、農村幼兒園、幼兒教師
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最早接觸的兩個社會文化環境,為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而共同合作并承擔著職責,對幼兒一生的成長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由家庭教育而呈現出的各種社會現實問題,以及各界仁人志士對國家各類政策文件中關于對家庭教育內容的關注與剖析,更讓人們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本文中的甘肅省J縣是位于甘肅省西南部,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土族、裕固族、回族等幾個少數民族和漢族共同聚居的地區,形成了其特有的、豐富多樣的民族民俗文化。該縣農業人口占絕大多數,經濟、文化程度較弱,很多年輕父母雙方或者其中一方選擇外出打工,孩子便由家中老人撫養,加之科技的發展與外界的聯系日益緊密,促使該縣農村家長愈加重視教育從娃娃抓起的道理,讓孩子走出農村到大城市發展的愿望也日益迫切。但經常因為憑自己的經驗教育孩子,缺少家庭教育專業性的知識與方法,使得很多家長在面對家庭教育諸多方面時感到束手無策;然而還有另外一部分家長卻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一無所知(包括監護孩子的祖輩們和部分年輕家長們),不知如何科學、有效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對此,家長們便把幼兒教育的希望寄托在幼兒生活與學習的另一主要場所——幼兒園。在農村,幼兒園作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教育機構,幼兒教師自然是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的主要參與者、組織者和實施者,理應肩負起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這一責任,發揮其重要力量。
一、J縣農村幼兒園教師家庭教育指導的現狀
(一)幼兒教師家庭教育指導的能力欠缺
家庭教育指導能力是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的基本功,但在實際操作中,幼兒教師缺乏具體指導、抽象說教較多、方法的操作性不強、以幼兒園為重心的傾向明顯等問題,這樣的指導方式對于家長們來說,既是無法很好地理解,更是無法應用到實踐中去教育孩子,沒有真正實現家庭教育指導的價值。我國幼兒園教師培養的模式和層次良莠不齊,在校培養階段,很多高校并未開設家庭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導相關的課程,致使準幼兒教師的相關知識儲備不足;在職后,鮮有教師主動去彌補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與技能,教師之間缺乏經驗的交流,這就出現了家庭教育指導方面知識的殘缺。作者張琪在文中指出“幼兒園教師家庭教育指導的角色意識、知識的儲備、經驗的積累及獲取的途徑,影響著幼兒園教師家庭教育指導的專業水平。”受幼兒園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專業水平的制約,J縣很多幼兒園與幼兒教師在家庭教育指導時倍感力不從心。
(二)幼兒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態度差異大
大多數家長認為廣泛而深入參與幼兒園教育是家長的一種負擔。因為自己要忙于生計,還要照顧老人小孩、飼養牲口等,都是需要按時按點,所以,參與幼兒園教育會使他們力不從心。也有部分家長對“家長本身是教育資源,應充分利用”的觀點持懷疑態度,一是覺得自己不夠專業,不構成可以進行教學的能力;二是認為讓幼兒交費進入幼兒園理應是幼兒教師來承擔教育任務,家長只是起到配合的作用;三是考慮到年輕父母自己外出打工,無法直接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照顧孩子的老人又不具備系統講授知識的能力。但也有極少部分家長認為參與幼兒園教育很有意義,愿意經常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認為既能學到教育幼兒的知識,也能讓自己接受到先進的思想觀念,縮小與外界的差距。
(三)家長接受指導更注重實際應用與易于操作
家庭教育的行為源于一個人的思想高度和受教育程度,該縣農村地區家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也就制約著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水平。家長們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原因,過分的想要在幼兒身上得到彌補,甚至會采取極端或不當的管理方法,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幼兒家長們忽視幼兒心理發展健康與過分關注智力發展中的記憶力、理解力、注意力等,如詢問孩子當天學了多少兒歌、拼音、數字之類的知識,幾乎很少有家長關注孩子的觀察能力、注意力、創造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等影響幼兒長遠發展的關鍵能力,整體上忽視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僅僅認可短期效益的呈現。
二、J縣農村幼兒園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實施的相關建議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組織與實施中提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可見家庭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一項基本任務,同時也是對幼兒家長的一項要求。而J縣的農村幼兒園面對家庭教育指導這一薄弱環節,理應采取多渠道培訓等的方式盡快彌補此短板,提升幼兒教師相關知識和經驗的專業化成長。針對該縣的實際情況,筆者提出了以下相關建議可供參考。
1.建立健全家庭教育相關的規章制度
2016 年國家相關部門發布《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中提到,鼓勵制定家庭教育與指導者的專業標準,結合地方特色進行本土化研究,開發適合本地區實際的培訓課程和大綱,系統且科學地培訓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隊伍,提升其專業化水平。早期,重慶市通過了我國內地第一部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規《重慶市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接著,江西省正式實施《江西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條例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接受學校的家庭教育指導,參加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等組織開展的家庭教育活動;其中山西省的條例規定“家長要向學校了解孩子情況、外出打工也要履行義務”等一系列解決實際生活的規定。2019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周洪宇提出加快制定《家庭教育法》,建議在師范大學開設家庭教育學科專業,培養家庭教育的專業師資等的議案。因此,J縣可以著手籌劃適合本縣地方性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導條例的制定與實施,參考借鑒其他省份、地區制定的相關條例,聘請相關教育專家學者、邀請地方婦聯代表、鼓勵各農村地區代表等共同商議并制定法規條例。從法律的高度提升和轉變農村地區教師、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對家庭教育的原有認知,全面體統地完善家庭教育機構組織、管理體系、物質條件,為家庭教育真正發揮作用打好基礎。
2.充分利用家長資源
整合地方特色教育資源。J縣農村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民族民俗文化資源豐富,家長委員會成員可以把當地優秀的民族民俗文化資源進行篩選并做一定的改編給幼兒園。園所在此基礎上加以適當的整理,以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符合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把優秀的民族民俗文化傳播給幼兒,激發幼兒的民族認知與自豪感,使其能更好地傳承下去。幼兒園得到了寶貴的教育資源,家長們也會為教育事業做出貢獻而深感驕傲,更能激發家長的參與感,大大提高了家庭參與幼兒教育的質量。另外,建立家長委員會。讓家長委員參與互動活動不僅拓展了教育教學的資源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讓家長體驗了幼兒園教育的工作特點。這讓沒上過幼兒園的農村家長們來說,無疑是視覺與心靈雙重新的刺激,也對家長的傳統育兒觀走向現代化有很大的幫助;更有利于家園配合、增進理解,真正把幼兒園辦成家長交流信息、共享教育經驗、共擔幼兒教育責任的中心。
3.開展多元化家庭教育指導的園本培訓
幼兒園的園本培訓是一個教師共同參與、相互支持與合作的過程,前提是要關注幼兒園的實際需要,按需培訓和重視在教學活動中培訓教師,強調崗位練兵、強調教師在培訓中的主體地位,重視教師內部成長動機的激發,轉變幼兒教師的觀念,提升專業化知識。該縣農村幼兒園需要形成“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發展決策,加強合作意識。農村幼兒園各方面資源與經驗匱乏,除了政府部門的扶持,最重要的是幼兒園本體要自力更生,終生學習,這就迫使幼兒園要把本園家庭教育指導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大膽的“拋出去”,與有經驗的園所共同研究問題、總結研討成果,再整理形成適合自己的理論體系。另外,與本地其他幼兒園、城鎮幼兒園、外省幼兒園形成合作伙伴關系,學習、借鑒家庭教育指導的優秀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成果,多渠道引進資源,如:實地考察學習,適時購買其他幼兒園的成果資料等,對教師進行網絡遠程培訓或者形成研討小組,把資料整合成本土化,再在全園展開學習;最后,把本園特有的教育資源分享給其他幼兒園,達成長期有效的合作關系。
4.幼兒教師多渠道自主學習相關知識
自主學習是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核心,具有目的性、能動性、創造性等特征,是推動幼兒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的直接力量。面對該縣農村幼兒教師家庭教育指導可學習借鑒資源與機會匱乏等的種種現實問題,幼兒教師自主學習成了現實必走的路徑之一。可通過利用傳統學習方式與現代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新方式學習家庭教育指導相關的認知、情感與技能。兩種學習方式巧妙結合進行,達成自主學習時空與效率最優化的期望,直至形成優良的學習品質。不過,幼兒園工作性質與時間的特殊性要求幼兒教師的自主學習要從階段性與時效性出發,在認清自己現階段家庭教育指導方面的薄弱環節與需求的基礎之上,再開始遴選學習內容與方式方法,真正體驗到自主學習生發于工作實踐繼而改進工作實踐的顯著成效,不斷推動其實際工作情景中的自主學習。
綜上所述,J縣農村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的體系與構建任重而道遠,我們只有秉著一顆“以人為本”、以“幼兒為主體”的真心與發展理念,才能夠實現農村家庭教育指導的發展體系,才能夠造福于千千萬萬的子孫后代。
參考文獻
[1]張琪.幼兒園教師家庭教育指導的現實困境與出路[J].江蘇教育研究,2018(Z1).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3]教育部編寫.幼兒園工作規程[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J],2016:22.
[4]莊福紅.利用多元化園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J].黑河教育,2010(03).
[5]吳海龍.建構主義視野下的幼兒園教師自主學習培養路徑探析[J].江蘇幼兒教育,2017(04).
[6]李洪曾.我國家庭教育指導對象群體的新特點——來自六省市家庭教育指導的現狀調查[J].江蘇教育研究,2017(16).
作者簡介
朱子文(1995—),女,甘肅臨夏人,碩士,教師,現工作于青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是: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