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3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赴福建省三明市考察,對支持老區蘇區振興發展作出重要指示。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為加強互學互鑒,推動老區振興,4月23日至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福建省三明市組織召開了首次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現場經驗交流會?,F將各地典型經驗整理刊發,以饗讀者。
推進革命老區振興典型經驗介紹之一福建省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邁出新步伐
近年來,福建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老區蘇區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有力指導和傾力支持下,推動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至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整體面貌發生了歷史性巨變。2020年,全省70個老區蘇區縣(市、區)地區生產總值約3.15萬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10.73%,其中重點革命老區龍巖、三明、南平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33%、7.46%和6.9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71%、8.81%和8.64%。福建省在推進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中,做到了“五個注重”。
一、注重工作機制建設
在組織領導上,省級成立革命老區扶建領導小組,分管副省長擔任組長,市縣建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和聯席會議制度。在工作推進上,構建了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工作機制和日常協調調度機制,各級各有關部門按職能分工謀劃落實老區蘇區工作任務,定時反饋工作進展和思路建議。在組織機構上,龍巖、三明、南平等重點蘇區市縣兩級均成立蘇區辦,統籌協調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各項工作。安排258個省直部門、省屬企業、高校和沿??h(市、區)掛鉤幫扶40個欠發達老區蘇區縣(市、區),其中安排204個單位掛鉤幫扶32個欠發達原中央蘇區縣(市、區),安排42個單位掛鉤幫扶6個欠發達閩東蘇區縣,安排12個單位掛鉤幫扶2個欠發達其他革命老區縣。積極對接做好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龍巖、三明原中央蘇區,建立對口支援掛職干部服務保障機制。
二、注重政策精準幫扶
2012年,制訂出臺了《福建省促進革命老區發展條例》,相繼出臺了《關于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貫徹落實<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對老區蘇區發展的扶持力度。明確對蘇區縣、老區縣普通公路建設省級補助標準分別上浮10%和5%,對原中央蘇區縣省級龍頭企業認定標準降低20%,農機購置補貼、現代農業產業園、林下經濟、商務區域協調發展等專項資金80%以上用于扶持老區蘇區。
三、注重補齊發展短板
著力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加強產業平臺和園區建設,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車、有色金屬、不銹鋼、機械裝備、新型建材、紡織服裝、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特色優勢產業,老區蘇區三次產業結構從2015年的10.8∶54.4∶34.8調整為2020年的8.4∶52.2∶39.4。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建成一大批鐵路、高速公路、能源、水利等重大項目,老區蘇區實現“市市通快速鐵路”“縣縣通高速公路”,所有縣城實現二級以上公路連接,基本實現“鎮鎮有干線”。著力補齊公共服務短板,老區蘇區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所有縣均成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穩居全國前列,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準提高到130元。
四、注重生態保護修復
省級財政加大財力補償力度,“十三五”期間累計安排轉移支付資金達93.13億元。對跨設區市的閩江、九龍江、敖江流域由省級組織推進生態補償,2016—2020年共下達補償資金63.11億元。逐步提高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實施天然商品喬木林停伐管護補助,2020年全省森林生態保護補償資金達10.19億元。三明、龍巖、南平的森林覆蓋率分別達78.73%、79.39%和78.85%。
五、注重改革創新試驗
支持老區蘇區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精神,推進部分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走在前列,創造了一批具有全國影響的典型經驗。支持三明市推進集體林權、醫藥衛生、農村金融制度等改革試驗,開創了醫藥醫保醫療“三醫聯動”、林業資源變資產、解決農民擔保難等典型經驗,打響了“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支持龍巖市推進水土流失治理、集體林權、扶貧開發等改革試驗,創造了“長汀水土流失治理”“武平林改”“長連武扶貧開發”等典型經驗。支持南平市推進國家公園體制、生態產品市場化、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等改革試驗,打造了“生態茶園”“生態銀行”“大武夷”等靚麗品牌。
(國家發展改革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