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觀

英國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以破解神秘的謀殺案聞名,其中一本書竟真的三次挽救了人命。
在克里斯蒂于1961年出版的小說《白馬酒店》里,兇手使用的一種名叫硫酸鉈的毒藥,具有很強的毒性,會導致人呼吸困難、說話含糊、暈厥、脫發,最后死亡。當然,英勇機智的偵探最終抓到了兇手,而這部小說在現實社會中同樣產生了很大影響。
1975年,一名拉丁美洲的女讀者在閱讀該書時突然意識到,她的一個朋友的癥狀與鉈中毒非常相似。她及時報了警,果真挽救了朋友的生命。原來是這個朋友的丈夫給她下了毒,企圖慢慢地謀殺她。
倫敦的一名女護士在看護一個來自卡塔爾的重病女嬰期間,恰好在閱讀《白馬酒店》。她注意到女嬰也與小說中的受害者一樣掉頭發,而且還從小說中知道,鉈在中東地區是一種被普遍使用的殺蟲劑的添加成分。于是女護士確信自己找到了病因并告訴了醫生,女嬰因此得救。
也許最引人注目的是發生在英國的一件事。1971年,英國一個小鎮有不少居民得了一種怪病,出現頭昏眼花、抽筋、脫發等癥狀。當地一名醫生在讀完小說《白馬酒店》后,意識到這可能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中了某種毒,于是向警方報警。警察經過偵查,最終抓到了臭名昭著的投毒慣犯格雷厄姆·費雷德里克·楊。
(若 子摘自《世界文化》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