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紫

今年春節,我做了一件特別的事:帶著電腦、紙筆和孩子,連續7天采訪家中長輩,記錄下長輩彌足珍貴的記憶和可以傳世的智慧。而采訪的線索,來自母親生前的日記。
母親寫道:“我常想念兒時的故鄉,它太講衛生了。每天,天蒙蒙亮,各家各戶就開始打掃了,還會連街道也一起掃了,不需要別人來分派任務……每年一開春,就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城出動進行徹底大清掃,整座小城煥然一新……我們的小學校是孩子們喜歡的地方。每學期,學校都會組織學生旅行或露營,我們從旅行、露營中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和本領,在歡樂中健康成長。學校每學期會有大型文藝會演,童話劇《森林中的宴會》《狼外婆》等全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所以,我當老師以后,也給我的學生編排了許多童話劇。到了中學,除了學數理化,更豐富的活動內容是種菜,那時學校花園都變成了菜地,每個班都分到不少地。課外活動時,我們會去菜地拔草、捉蟲……”
我將這段文字讀給舅舅聽,舅舅頻頻點頭,說:“我們小時候,連大門門框上都摸不到一丁點兒灰。學校活動特別多,物理、化學實驗也沒有一個被省略的,學校還特別重視勞動課,鼓勵每個班種菜,每個學生都爭先恐后,沒有一個偷奸?;?。我后來當知青‘上山下鄉,所有農活都難不倒我,就是因為學校實實在在教會了我很多。”
我豎起大拇指說:“好‘奢侈的學生時代??!難怪您和媽媽經歷了那么多磨難,身心還那么健康!”
舅舅說:“學校教育就是該讓學生先學會做有血有肉的人,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而不是讓學生變成讀書的機器?!?/p>
我一邊記下舅舅的話,一邊總結道:“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們健康成長,讓孩子們安心,讓孩子們有信心過好這一生,而不是讓他們在自己的人生剛剛開始時就失去活著的興趣?!?/p>
舅舅接著我的話說:“是的,安心很重要。今天正好是正月初七,是傳統文化中的‘人日,老祖宗們特別重視這一天,因為從正月初八‘谷日起,人們就要開始新一年的忙碌了,所以‘人日這天人們通常不出遠門,在家收心靜氣。在有些地方,人們還會吃一碗‘拉魂面,把散亂的心神收回來?!?/p>
回到教育的話題。假如學校和家庭能夠使更多的孩子懂得萬物互聯的道理,彼此關心,在生命與自然面前保持謙卑與敬畏,那么,這個世界真的會越來越好。
春暖心安,或許是我們能夠給予孩子們以及這個曾經為我們所傷的世界,最誠摯的歉意和最真實的療愈。
(皮娟娟摘自微信公眾號“新民晚報”,黃思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