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姍
伴隨環境的多樣化,社會需求廣泛、多樣,幼兒園對園本課程整合的落實更重要了。杜威主張教育要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他肯定兒童在社會生活和教育生活中的主體地位,提出教育即生長、學校即社會,主張兒童在做中學,在活動和交往中獲取經驗實現經驗的改造與改組。以兒童為中心進行課程整合,必須找到一個具體的切入點才能進行操作,才能真實有效地落實到幼兒園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來,才能真正促進兒童的發展。
一、“以幼兒為中心”的幼兒園園本課程整合的必要性
(一)是尋找不同領域間知識的契合點的需要
在幼兒園整合課程中,課程內容應該以領域知識為基礎。在領域知識整合方面一般采用并行整合、輔助合作整合兩種模式。
并行整合是指在進行整合時,領域間的關系是并列的,進行整合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領域知識內容同等重要。
領域間輔助合作整合是指領域間的課程整合以一個領域為主,其他領域的相關知識融入到、滲透到、借用到主領域,為主領域服務。
(二)是尋找已有經驗與新知識的鏈接點的需要
幼兒園是面向幼兒、面向社會、面向未來的,就幼兒園的發展方向、辦學目標、發展戰略、具體措施等問題進行全面、系統的謀劃,才能真正辦出幼兒園的特色來。因此,以兒童為中心的園本課程內容取材于幼兒的生活經驗,活動的主題和內容為幼兒所熟悉,他們一定會對此產生極大的興趣、熱情,更會積極地運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去發現、去嘗試。
(三)是尋找不同聯系知識的共通點的需要
兒童通過學習領域知識,獲得客觀世界某個層次、某個方面的知識,這是獲得了知識的外顯結構。然而,這遠遠不夠,兒童還要將這些外顯的知識轉化為個體內在的結構。在這個轉化的過程中,兒童感覺、體驗到知識體系內部的各種關系,能看到這些知識是怎樣聯系的,并在不同的聯系中表現為不同的意義,甚至還看到這些知識還可能建立新的聯系并產生新的意義,這是獲得知識的內隱結構。
二、“以兒童為中心”的幼兒園園本課程整合應堅持的原則
(一)完整兒童——設計的目標
我們提出的“以兒童為中心”,可能會有很多人產生誤解,認為就是以兒童為主。實際上,“以兒童為中心”的最終目標是以兒童的發展為中心。所以,要通過對兒童自身、自然和社會這三者之間的整合,最終實現“兒童發展”這一根本目標。
在這一有機整體里,體現了兒童、自然和社會這三者的統一性:自然性、社會性和自主性分別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人格結構的有機統一。
在園本課程中,從“以兒童為中心”出發,圍繞“兒童發展”這一最終目標,開展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各類各項教育活動,使幼兒通過活動的參與能夠形成豐富的體驗,既包括幼兒的創造和道德體臉,也包括幼兒的審美體驗,從而實現自然性、社會性和自主性的有機統一,并最終實現幼兒的健全發展。
(二)主體發展——內容選擇
基于兒童的主體價值發展,我園提出了三類主題課程,分別“認識自我課程”“好奇好問課程”“學習交往課程”。
(三)游戲體驗——實施過程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主要就是開展主題活動,主活動主題的生成和發展的過程,就是兒童進行探索活動的過程。當然,在這一系列的主題活動中,兒童是主體。所以,在主題活動中,兒童身心得到發展的同時,他們的生活體驗也就隨之增加了。
游戲是的基本活動,寓教育于游戲之中是幼兒教育的特征之一,教師利用游戲的具體性,使幼兒在集體活動中獲得各種直接經驗。主題學習活動實施的關鍵是如何引領著教師和兒童進入游戲之中,進入一個他們雙方共在的世界,能讓幼兒身心愉悅地學習體驗方式。
(四)進步檔案——發展評價
參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我們提供了評價幼兒身心發展情況的維度框架。
1.身體成長和動作發展
小班幼兒正處在身心發育期,這一維度涉及的是幼兒的實際生理發展情況,如幼兒獲得移動和控制身體部位的能力等,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里,給予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促進其主動性、獨立性的發展。
2.社會能力和個性發展
社會適應和人際交往是幼兒園社會學習和發展的主要內容和基本途徑,幼兒在和家人、老師、小伙伴的相處中,認識自己,愉快相處,不斷發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3.認知和語言發展
幼兒智力的生長和發展,其中包括語言能力的發展,認知即思考,幼兒如何思考是智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
4.情感和情緒發展
小班幼兒的情緒具有不穩定性,會不思索地表現出自己真實的情緒體驗,教師要正確引導幼兒的情緒變化。
三、“以兒童為中心”的幼兒園園本課程整合的策略
《課程邏輯》一書中指出:“課程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所生成的有意識的文化活動”兒童的課程是“兒童”的,是充滿童心、童趣、童稚的。“以兒童為中心”的幼兒園園本課程整合的策略如下:
(一)園所教育環境的營造
我園以“環境創設自然化 操作材料生態化 教育模式人本化”要求進行環境創設,將“三生教育”理念滲透到一日活動中,發揮環境育人作用,努力建成“人與環境和諧相生 師幼健康成長”的生態園。
(二)關注每一個幼兒個體性發展
每個兒童都有自己的獨特特征,兒童中心的主題學習應該關注這一點。為了促使幼兒在一日活動中養成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行為習慣,將課程中的行為習慣培養滲透在一日活動中,各班利用圖文并茂的方法創設了不同的生活區塊。
(三)幼兒生動活潑的發展
我園從“兒童文化”入手,開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活動。開放活動是將資源挖掘、整合并利用,為幼兒營造和諧、合作的育人環境,讓幼兒以自己的方式表達體驗,使活動更有意義。我們做法是:1.生態田野的開放;2.生活自主的游戲;3.混齡協同游戲;4.多彩民間游戲。
圍觀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目標指向,作為啟蒙階段的幼兒教育,促進兒童終身學習和發展,很好的適應社會,更要加強調整合的課程理念,強調在各類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滲透核心素養的培養。當然,兒童中心的課程整合在教學實踐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如是否具有普適性,如何協調與傳統課程之間的關系,如何切實建立內容之間的密切聯系等,這就要求不畏艱難、在摸索中勇敢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