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藝


摘要:在綜合分析水環境承載力概念的基礎上,結合克拉瑪依市水環境現狀,通過選定水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收集匯總2019年水質監測數據、識別水環境污染的重點區域和時段,進行評價指標和承載力指數計算,最終分析克拉瑪依市水環境承載力狀態,提出提高水環境承載能力的方向,為進一步加強克拉瑪依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建立水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提供服務和指導。
關鍵詞:水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分析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Water Environment Bearing Capacity In Karamay City
ZHENG Yi
(Karamay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Karama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4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water environment bearing capacity, combining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of Karamay, through the selected evaluation index of water environment bearing capacity, the aggregation in 2019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 identify the key area of water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ime, the evaluation index and bear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the final analysis state of bearing capacity of water environment of Karamay, increas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water environment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further strengthen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of Karamay, establish long-term effective mechanism of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water environment bearing capacity to provide service and guidance.
Key Words:Water environment; Bearing capacity; Evaluation analysis
2015年4月國務院印發的《水十條》提出要建立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監測評價體系,實行承載能力監測預警,2020 年完成市、縣域水環境承載能力現狀評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訂版中第二十九條規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組織開展流域環境資源承載能力監測、評價,實施流域環境資源承載能力預警。以上法律法規的出臺彰顯了國家加強水環境承載力管理的決心[1]。
水環境承載力是指區域水環境在某一時期或某種狀態下,能夠具有自我維持和自我調節的能力,并保證水體功能的正常發揮。同時,還可以保持持續健康的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2]。在研究方法上,常見的有多目標決策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系統動力學法等,這些方法對于我們更好的認識水環境及其承載力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3]。一般來說,環境承載力指標與經濟開發活動、環境質量狀況之間的數量關系是非常復雜的,因此很難確定[4]。本文根據2020年10月發布的《水環境承載力評價方法(試行)》,對克拉瑪依市水環境承載力進行評價分析。
1.區域基本情況
克拉瑪依地處準噶爾盆地西部,東北部與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相接;西面與烏蘇市和托里縣毗鄰;東南面與沙灣縣相接;南邊奎屯市把獨山子區隔開,使得這個區成為克拉瑪依市的一塊飛地。地貌大部分為戈壁灘,地形呈斜條狀,南北長,東西窄。克拉瑪依市屬典型大陸性氣候,干旱少雨、春秋多風是其突出的氣候特征,年平均降水量126.4mm,年平均蒸發量2657.4mm。克拉瑪依屬內流區,區域內不產水,河流多為流程短、水量小的季節河,水資源短缺。水系包括白楊河、瑪納斯河、克拉蘇河、達爾布特河和奎屯河,其中最主要的為白楊河。克拉瑪依市下轄克拉瑪依、獨山子、白堿灘、烏爾禾四個行政區,總面積7733平方公里,人口45萬余人。
2.水環境承載力分析
克拉瑪依市共設有18個河流、湖庫斷面(點位),根據克拉瑪依市實際情況,選取全部斷面(點位)進行水環境承載力分析。各斷面(點位)監測頻次按照《2019年自治區生態環境監測方案》執行。
2.1水環境承載力指數計算
水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包括水質時間達標率和水質空間達標率兩個評價指標。按照《水環境承載力評價方法(試行)》中相關公式進行計算,水質時間達標率和水質空間達標率的計算結果詳見表1、表2。
2.2承載力分析結果
根據表1、表2各達標率結果,計算出克拉瑪依市水環境承載力指數為100%,其中白堿灘區水環境承載力指數為100%;克拉瑪依區水環境承載力指數為100%;烏爾禾區水環境承載力指數為100%;獨山子區無斷面(點位)所以無對應計算結果。
根據水環境承載力指數大小,評價結果分為超載(Rc<70%)、臨界超載(70%≤Rc<90%)和未超載(Rc≥90%)三種類型。由此可判定克拉瑪依市承載狀態為未超載,其中白堿灘區承載狀態為未超載;克拉瑪依區承載狀態為未超載;烏爾禾區承載狀態為未超載。獨山子區依據《水環境承載力評價方法(試行)》中相關數據的處理要求,采用全市水環境承載力評價結果,即為未超載。根據分析結果判斷加強對工業、生活、農業各個用水環節的節水管理[5],強化用水總量控制,推進節水技術改造和節水型社會建設,利用先進技術促進經濟向資源節約型發展[6],可有效提高克拉瑪依市水環境承載能力。
3.結語
通過選定水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收集匯總克拉瑪依市2019年水質監測數據、識別水環境污染的重點區域和時段,進行評價指標和承載力指數計算,根據克拉瑪依市各區水環境承載力評價結果,克拉瑪依市4個轄區均為未超載,最終分析出克拉瑪依市水環境承載力狀態為未超載。承載力狀態與克拉瑪依區域內不產水,水資源短缺因素密切相關。該評價分析結果為進一步加強克拉瑪依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建立水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提供服務和指導。
參考文獻
[1] 董晉明.水環境承載力評價與預警研究[J].山西科技,2019,34(03):90-92.
[2] 張浩然,鄭志宏,王徐洋.河南省水環境承載力動態變化趨勢分析[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9,25(7):51-56.
[3] 張倩.水環境承載力研究方法及發展趨勢分析探討[J].化工管理,2018(31):101-102.
[4] 汪嘉楊,翟慶偉,郭倩,陶韻竹.太湖流域水環境承載力評價研究[J].中國環境科學,2017,37(5):1979-1987.
[5] 陳林華,林星,胡慶年.臺州市流域水環境承載力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6,41(12):149-153.
[6] 徐志青,劉雪瑜,袁鵬,張茉莉,肖書虎,廖純剛.南京市水環境承載力動態變化研究[J].環境科學研究,2019,32(4):557-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