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金 張忠倫 劉晶
摘要: 提高重大科技項目管理水平是企業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課題。本文分析了企業重大科技項目功能定位與特征,結合企業基本屬性,提出了以“創新需求評估、創新起點評估、創新路線評估”為主要內容的企業重大科技項目立項策略;設計了以“四會、三鏈、兩總、一辦”為核心實施載體的企業重大科技項目組織管理體系;闡述了“全流程管理、資源共享與協同攻關、知識傳承、正向設計研發、風險管理與績效管理”等管理理念及其內涵;就如何依靠知識產權管理輔助項目策劃、鞏固項目成果、提升成果價值做了專題論述。
關鍵詞:企業 重大科技項目 科技管理 組織實施
On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jects in Enterprises
LI Guijin1,2 ZHANG Zhonglun1,2 LIU Jing2
(1. CNBM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ademy (Shandong) Co.,Ltd, Zaozhuang, Shandong Province, 277100 China; 2. China Building Material Academy Co.,Ltd., Beijing, 100024 China)
Abstract: How to improve management level of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is key problem for enterprise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of enterprises. Combined with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enterprise, establishment strategy of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with the main contents of innovation demand evaluation, innovation starting point evaluation and innovation route evaluation is putted forward.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jects that include four committees, three management chains, two leaders and one office is designed. The advanced ideas such as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resource sharing and collaborative tackling, knowledge inheritance, forward desig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isk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re expounded. How to rely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to assist project planning, consolidate project achievements and enhance the value of achievements is discussed specially.
Key Words: Enterprise;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0 引言
加強企業創新能力是國家科技體制改革重要內容。國家“十一五”規劃首次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自主創新基本體制架構。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得到加強,逐漸扭轉了科技經濟“兩張皮”的問題。2019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22143.6億元,投入強度(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23%。其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6921.8億元,占總投入的76.4%[1]。2020年國內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共24.6萬家,較上年增加3.3萬家[2]。企業在產業技術創新、產業規劃與標準制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于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國際科技與產業變革撲朔迷離,中美貿易爭端相持不下,產業鏈、供應鏈結構重塑,企業發展面臨著重大挑戰。依靠科技創新內生動力,培育發展新動能,布局高端產業鏈,是企業自強自立、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而組織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是企業落實創新驅動的基本抓手,也是突破卡脖子技術的重要途徑。長期以來,多數企業高度重視生產管理、市場推廣等,在科技管理方面,尤其是重大科技項目的組織實施,仍然處于初級階段。體現在管理理念落后、手段單一、系統性不足,制度建設、模式創新、體系構建還不到位,項目策劃隨意,資源配置不當,預期目標籠統,進度控制寬泛,績效考核流于形式,項目成果轉化評估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的創新績效[3]。本文圍繞“企業如何提高重大科技項目的管理成效”這一核心問題,針對科技項目組織實施全流程,提出了一些新認識與新理念,希望對企業從容駕馭重大科技項目、以項目成果孕育發展新動能提供一定的支撐。
1 企業重大科技項目的功能定位與特征
企業重大科技項目聚焦于打造企業核心業務、支撐企業發展戰略與轉型升級、推動產品更新換代、提升勞動生產效率,目標導向或問題導向明確,項目成果轉化落地路徑清晰,對于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是企業創新驅動內生動力的高級表現形式。
企業重大科技項目從不同角度有不同分類。從創新屬性出發,企業重大科技項目分為應用基礎研究類與關鍵技術類、小試中試類、系統集成類、技術改造類。應用基礎研究類主要是探索業務領域基本規律、獲得本質理論,指導既有業務技術做強做精;或開拓新領域與跨領域前沿探索,為布局新業務奠定一定技術積累。關鍵技術類面向制約生產制造效率的重大技術瓶頸問題、新產品開發的共性技術難題。小試中試類針對實驗室技術成果進行工程化技術攻關與管理實踐,為產業化奠定基礎。系統集成類面向工程化成套工藝技術裝備需求,強調兼容性與可靠性,直接導入產業化階段。技術改造類面向既有工藝技術裝備,在局部重點工段或整體做技術改造,大幅提升生產線的產能、效率與穩定性。從項目來源看,可以分為企業自立項目與財政支持項目。企業自立項目即企業自籌資金、自行組織的項目。財政支持項目即國家或地方科技計劃給予支持、企業承擔、接受國家或地方科技管理部門管理科技項目。無論如何分類,企業重大科技項目總體呈現出“資源需求大、調度范圍廣、參與人員多、系統性突出、時間約束緊張、成果轉化需求迫切”的基本特點[4]。企業組織攻關重大科技項目,將有效帶動企業構建完整創新體系、推動研究保障條件建設、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全方位提升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
2 企業重大科技項目的策劃
科技創新工作投入很大、風險極高。對于很多企業而言,不創新被淘汰,創新則面臨失敗風險,企業會陷入“不創新等死,創新找死”的窘境。企業開展科研開發,尤其是攻關重大科技項目,不能盲目沖動,必須進行系統的評估分析,確保風險可控可承受。
2.1 企業創新需求評估
首先要進行需求評估,明確科技創新在企業發展戰略的支撐作用。并不是所有企業都需要開展科技創新,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科技創新的需求也不盡相同。一些傳統生產制造企業,重點關注市場、質量與成本,科技創新層面僅限于一些小規模技改,或者通過購買技術服務方式達成目標,一些產業層面的共性顛覆性技術創新主要應由產業技術研究院或企業集團總部組織實施,生產企業作為創新成果的承接主體。在企業發展初期、尚無造血能力或者仍然掙扎于生存邊界的階段,更無需組織重大科技項目。但對于新興產業企業、把創新融入到商業模式的企業、具有雄厚科技積淀與歷史傳承的企業、經濟效益與財力突出的企業,必須開展科技創新,而且有必要策劃重大科技項目,走上創新驅動發展之路。
2.2 企業創新起點評估
第二要進行創新起點評估,明確開展什么類型的科技創新。總體而言,創新起點越靠前,風險越大,如開展基礎研究,結果不確定性就很大;若開展工程化技術攻關或系統集成,無論成果預期,還是應用前景,都具有較大可控性。對于行業頂尖企業,應開展導向明確的基礎研究,敢于為人先,引領行業發展,對于多數企業而言,基礎研究可以不布局,但必須高度關注本領域基礎研究成果與最新進展。技術攻關是眾多企業重大科技項目的重點,是開展從0到1、還是從1到N的研究,企業要根據自身情況綜合判斷。由于市場的變化快于技術迭代,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自有產品與技術將逐漸歸于大眾化,此時應擺脫跟隨、模仿、集成創新范式,布局難度大、周期長的項目,為轉型升級做足功課。
2.3 項目創新路線評估
第三要做實重大科技項目論證。企業內部科技人員是重大項目醞釀者、具體實施方案制定者,因此存在一定思維盲區,較難發現深層次問題。在立項之前,必須借用外腦,組建由領域專家、行業管理專家、產業政策專家、知識產權專家、一線技術工匠組成的論證團隊,開展多輪次研討,不同的項目類型在專家選取方面也應有所區別。論證不是走過場,必須是基于國際視野、產業趨勢、技術演進、技術經濟性、風險控制而開展的全面剖析,進而對“項目立項價值、預期目標合理性、技術路線前瞻性、實施方案可行性、投入產出情況”得出深刻結論,經綜合平衡后將不確定性因素將至最低,形成總體方案??傮w方案是落實項目的路線圖,應體現出“手段方法明晰、預期指標可考核、任務分解到位、進度劃分科學、管理體系順暢、資源配置合理”等特點。
3 企業重大科技項目組織管理體系
重大科技項目的組織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在企業統一領導下、在嚴密的組織協同下有序推進[5]。企業要摒棄過去以上傳下達為特征的研發服務,轉為以激發創新為核心的價值創造型科技管理。大企業與集團公司總部要發揮好組織管理主體作用,重點做好頂層設計,按照專業管理、專職科研、專項服務的原則,確??蒲信c生產一體、組織與實施一體[6-7],建立完善四會、三鏈、兩總、一辦。四會為科技規劃委員會、技術指導委員會、績效評估委員會、轉化應用委員會;三鏈為技術攻關鏈、支撐保障鏈、市場導入鏈。兩總為項目總指揮、項目總設計師;一辦為重大項目管理辦公室。
3.1 四會職能定位
四會主要為企業相關事務決策提供高水平咨詢建議??萍家巹澪瘑T會重點抓科技發展規劃的編制。通過廣泛征集項目動議,凝練整合重大創新方向,積極參與到行業協會及國家有關部委科技規劃制定工作,驗證企業創新布局合理性、前瞻性與挑戰性,將企業戰略上升為行業意志與國家任務,通過科技規劃的牽引作用,為企業重大科技項目的醞釀奠定堅實基礎[8]。技術指導委員會重點跟蹤項目研發過程遇到的瓶頸與難題,為項目組出謀劃策,指導技術攻關的方向與策略??冃гu估委員會重點對項目階段進展、取得的成果進行持續跟蹤評價,結合國內外最新進展,綜合評估重大項目的創新成效。轉化應用委員會重點評價取得成果的轉化應用前景,提出成果的轉化應用情景與市場推廣模式。
3.2 三鏈職能定位
三鏈是重大科技項目研發攻關、成果轉化、資源配置、統籌協同的主體力量。技術攻關鏈是項目研發、技術迭代、小試中試、應用驗證的相關部門與人員的集合,是實現項目預期目標的直接力量。支撐保障鏈是為支持項目又好又快執行而組織的支撐保障力量,包括知識產權、質量、財務、宣傳、政策對接、思想政治教育、后勤協調及其他外協內容(如跨法人的資源統籌、任務協同等),確保項目研發過程中遇到的非技術性因素得到專業性解決,讓一線研發人員專心技術工作。市場導入鏈涉及市場調研、商業模式確定、規模制造、需求培育等,市場導入工作伴隨技術攻關而逐漸深入,同時影響著技術攻關的方向、內容與重點。三鏈之間互有需求、互相參與、相輔相成,三鏈既不是各唱各的戲,也不是技術鏈唱獨角戲,而是各司其職、協同聯動。因此,一線制造技術人員、市場推廣與銷售人員也是項目攻關一份子,必須實質性參與到項目中來,拿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而不是充當參加會議、了解情況的角色。
3.3 兩總與一辦職能定位
兩總是項目實施的總牽頭。兩總根據四會咨詢建議,通過一辦布置落實,打通融合三鏈??傊笓](簡稱總指)是項目第一負責人,通盤統籌全局??傊冈谄髽I舉足輕重,能打破內部谷倉效應,調動各方面資源支持項目研究攻關??傇O計師(簡稱總師)是技術總負責人,負責組織技術力量打通技術攻關鏈條??値煂W術水平高、知識面廣,兼具科學情懷與工程思維。一辦是執行兩總意圖的辦事機構,履行管理監督、政策研究、制度制定與執行、資源調度等職能,是檢查項目、督導進度、獎懲等具體工作的實施主體。
4 企業重大科技項目管理理念
重大科技項目管理理念直接影響組織管理過程與方式,間接影響管理成效。企業必須解放思想、突破禁錮,堅持先進管理理念,為項目實施保駕護航。
4.1 堅持全流程管理理念
當前,科研項目管理重點聚焦于過程管理與驗收管理,并將驗收作為終點,這種情況在國家科技項目執行中尤為突出。全流程管理理念就是向上延伸管理起點、向下延伸管理終點,要把項目動議、策劃、醞釀、申報立項、過程管理、績效評估、數據資源管理、驗收、歸檔、成果推廣、科技報獎作為一個整體系統考慮,并在每個環節的管理行為中,都充分考慮到其他環節的需求,進而有目的進行提前布局。全流程管理為劃分有關部門的項目管理職責提供了依據,同時也有助于制定項目執行路線圖并按圖推進。
4.2 堅持資源共享與協同攻關理念
重大科技項目涉及專業領域較多,研究內容條塊化,必須加強既往研究資源、新研究成果、產業數據資源的共享,促進研究成果集成,避免成果的碎片化,減少本系統內重復研究投入。加強對內協同攻關,改變過去以課題組為研究單元、課題組之間提防警惕的情況,搞各專業領域的大聯動,開展跨課題組的橫向合作,確保優勢研究力量全部投入到重大科技項目中。加強對外協同攻關,尤其要密切關注大學與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全面了解本領域的優勢研究單位,利用好這些現成資源,并與自身規?;圃祚{馭能力強的優勢結合起來,指導研發工作。另外,對于非核心技術內容與確實不擅長的領域,也沒有必要自行研發,可以通過技術合同形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快項目實施進度。
4.3堅持正向設計研發理念
過去中國企業采取大規模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方式,通過逆向工程,模仿國外技術,有效促進了國家產業技術發展。當今,我國大多數產業技術水平與國外相比,處于“領跑、并跑、跟跑”并存的狀態,同時國外高技術封鎖越來越嚴,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發展格局逐漸形成,有必要擺脫國外的技術路線牽引,尤其是在優勢產業領域,應實施基于正向設計的自主創新。對于與國外差距過大、自身研究水平與力量薄弱的產業,還應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充分汲取發達國家的經驗,通過逆向工程提高產業技術能力。此外,以“高通量”為特征的研究開發手段,顛覆了以往通過試錯實現技術迭代的方式,數據驅動可以大幅縮短研發時間[9]。企業應高度重視這些新方法。
4.4 堅持知識傳承理念
很多跨國企業高度重視知識傳承,可以查閱到數十年前的技術資料。重大科技項目攻關成果包括技術成果與管理成果,成果的表現形式有實物,有人員的素質提升,無論實物還是人員,這些載體都不能保證知識的精準傳播與高效使用。企業一定要建立科技報告與科技歸檔制度[10-11],通過科技報告把整個研發過程、管理流程真實全面的總結出來,包括試驗條件、過程現象與結果分析,無論好結果、壞結果都是數據資源,都具有參考價值,都應該予以記錄。通過科技歸檔,實現數據資源有效積累與保存,必要時,依靠信息化手段實現保存、檢索、查閱等功能,避免人走了,所創造的技術知識、組織管理經驗也跟著走了。
4.5 堅持人才至上理念
創新驅動本質是人才驅動,企業應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強化思想政治引導,充分尊重科技工作者的智力勞動,不能剝奪發明人的署名權與榮譽權,按照創新貢獻大小依次排序。企業要與發明人建立利益共同體,用好激勵工具,實行分紅激勵、股權激勵、項目跟投、虛擬股權等,全面激發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熱情。企業要為科技工作者提供教育學習的機會,把他們推到行業科技創新前臺,鼓勵他們參加學術會議、參與學術研討,敢于與業內頂尖學者互動,敢于超越權威、質疑權威。加強對典型模范的宣傳力度,營造攻堅克難、多出成果、創造價值的創新氛圍,打造一支政治堅定、作風過硬、專業精深的專業技術隊伍。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營造寬松創新環境。
4.6 堅持風險管理與績效管理的理念
績效管理是風險管理的前提與依據,是風險識別、評估、應對的基礎。企業須堅持市場導入是檢驗技術創新的唯一標準。在項目執行過程中,不僅僅評估進度、經費合規性、考核目標完成情況等內容,更應聚焦于創新成果的市場價值,聚焦于成果對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支撐作用。企業應建立基于績效評估結果的風險快速應對機制,分級分類處置[12]。如遇到政策導向變化、變革性技術顛覆既有范式、創新成果侵犯他人知識產權、關鍵核心人才流失等重大問題,應審慎評估后,及時終止或調整資源的投入。如發現技術路線不通、管理體系不暢等情況,應及時調整攻關方向、修正實施方案、補足管理短板。如發現知識產權布局不到位、各管理流程協同缺失等情況,則應及時加強薄弱環節的資源配置。
5 企業重大科技項目的知識產權管理
知識產權是以法律形式確認的無形資產[13]。作為重大科技項目創新成果展示的載體,專利權是國家賦予企業創新成果的法律保護,其數量和質量直接關系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企業必須堅持專利權第一的原則,在申請專利前,絕不能以任何形式(如發表論文、成果鑒定、轉讓等)公開成果的研發思路、創新點、技術內涵等內容,以免影響專利的新穎性。企業重大科技項目的知識產權管理應基于項目全生命周期,運用知識產權規則,形成避免侵犯他人權利、嚴密保護企業權利、全面提升專利商用價值的格局。
5.1 依靠知識產權分析輔助重大科技項目策劃
在重大科技項目策劃立項初期,應對國內外現有技術情報資源進行充分調研分析,尤其關注與重大科技項目相關的專利、論文等科技情報,鎖定國內外優勢單位,明確項目趕超目標,研究競爭對手專利布局特點,分析其薄弱環節與短板弱項;通過分析領域專利,深刻理解技術進化路線,把握技術發展趨勢,確定有前景的攻關方向;同時從技術和市場層面,著重考察重大項目核心技術潛在的知識產權風險,結合產業未來的地理布局,調整研究策略和措施,選擇合理技術路線,制定專利國際申請策略,規避侵犯風險。
5.2 依靠知識產權鞏固重大科技項目研發成果
重大科技項目實施過程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必須全程跟進,及時挖掘潛在專利點,寫好專利文本,擴大保護范圍;圍繞技術標準,設計高質量專利組合,形成基礎專利、核心專利、外圍專利梯次搭配的專利布局,不留專利死角,確保創新成果得到全方位保護;同時要用好知識產權規則,根據競爭對手技術進展,合理使用優先權,提前申請,擇機公開,適時開展實質審查,必要時可主動撤回再申請。通過合理利用規則,達到擾亂競爭對手研發節奏,保障本企業技術戰略意圖不泄露的目的。另外,涉及多個法人主體協同攻關的,必須約定知識產權歸屬,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5.3 依靠知識產權運用提升重大科技項目成果價值
成果價值的重要體現就是知識產權商用化。企業可通過專利許可與轉讓、利用技術資源換取發展要素(土地、政策、資金等)、專利作價入股等多種方式實現專利價值[14]。重大科技項目成果是企業競爭利器,其轉讓與許可通常是在集團公司內部,范圍不宜過大。專利與科技金融的結合,近年來發展迅速。通過專利質押、擔保來獲取發展資金或土地及廠房資源,可顯著發揮專利權的杠桿作用。專利權作價入股也是體現專利價值的重要方式,企業應邀請第三方做好專利價值的評估??傊髽I應把重大項目知識產權上升至運營層面,發揮好產權的價值屬性,實現產業發展與專利創造的良性互動。
6 結語
隨著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加強,重大科技項目管理將是很多企業面臨的共性課題。企業應將重大科技項目置于戰略層面予以考量,立足行業、放眼世界,堅持戰略理性與經濟理性的平衡統一,尊重重大科技項目高投入、長周期、高風險、高回報的內在規律。企業要敢于配置優勢資源,善用政產學研金服用等外部力量,結合專業領域特點,不斷創新重大科技項目管理范式,形成大協同、大集成、規?;a業化的研發導向,建立引領經營、融于經營、回饋經營的項目管理模式,打造一支懂技術、懂政策、懂管理、具有強烈創新思維的研究咨詢型科技管理隊伍,全面提高項目組織實施成效。
參考文獻:
[1] 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財政部. 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EB/OL].(2020-08-27)[2020-08-27]. http://www.stats. gov.cn/tjsj/zxfb/202008/t20200827_1786198.html.
[2] 袁于飛.2020年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量質齊升[N].光明日報,2020-01-21(01).
[3] 沈敏圣,張林,王成程,等.科研項目管理新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項目管理技術, 2017, 15(3):103-107.
[4] 謝勇光.淺談軍民融合重大科研項目管理實踐[J].產業科技創新, 2020, 2(13):95-96.
[5] 曹希敬.系統論視角下的科研項目管理研究[J]. 科研管理, 2020, 41(9):280-285.
[6] 劉珮璜.重大項目集管理模式研究[J]. 中國高新科技, 2020 (14):125-126.
[7] 胡俊卿,杜娟. 重大科技項目管理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 石油組織人事, 2018 (5): 85-90.
[8] 陳曉軍, 李東升. 企業科研項目規范化管理實踐[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19(7):18-20.
[9] 宿彥京,付華棟,白洋,等. 中國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進展[J]. 金屬學報, 2020, 56(10): 1313-1323.
[10] 梁剛.科技報告管理工作實踐研究[J].科技與創新,2020(18):103-105.
[11] 潘世萍,侯希聞.科技計劃項目檔案管理體制發展及創新研究[J].中國檔案,2011,(11):50-51.
[12] 張瑤,胥衛平.企業研發項目風險管理研究綜述[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22(6):51-55.
[13] 劉晶,韓琳.淺析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的重要性[J]. 科技創新與生產力, 2019, 303(4):32-33.
[14] 郭耀斌,曾濱. 論知識產權在科研項目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J].科技創新導報,2016(14):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