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紅霞
主題活動是幼兒園常見的活動形式,而生活課題是我們近年來不斷探索的方向。如何在課題背景下開展主題活動是我們需要思考和踐行的事情。本期,我班開展了“種植的秘密”主題活動,以下是我們在開展活動時的一些做法與感悟。
一、關注幼兒生活,篩選幼兒感興趣的主題活動
在確定主題前,我們關注幼兒的生活,傾聽幼兒的想法,從中篩選出幼兒感興趣且有探索價值的活動。孩子的興趣是豐富且多變的,但概括起來相同和不變的就是吃和玩。那在幼兒園可以玩什么、吃什么呢?我們與幼兒進行了談話。優優提到了大班哥哥種蔬菜和蘑菇的經歷,關于蔬菜和蘑菇的話題引發了幼兒進一步的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我們也可以來種菜。因此,“種植的秘密”這個主題就誕生了。
二、明確種植方向,豐富主題經驗
種菜,我們首先要明確種什么菜。于是,我們與幼兒進行了討論。大家想要種植的蔬菜各不相同,并不是每種蔬菜都適合秋冬季節種植。我們鼓勵幼兒回家查閱資料,了解蔬菜的種植季節。之后,小朋友投票選出了四種,蘿卜、土豆、豌豆和花菜。接下來,就要種菜了,那該怎么種呢?前期經驗的積累對于主題活動的開展十分重要。我們收集了關于種植的圖文資料,如繪本、親子自制圖書。這些資料不僅能豐富幼兒的種植經驗,在孩子遇到問題時還能利用這些信息,幫助自己答疑解惑。這些資料不僅對于幼兒有幫助,同時,對于教師而言也能從中獲取一些有用信息,引導幼兒深入開展活動。
三、追隨幼兒的想法,為幼兒的探索提供支持
幼兒總是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去探究生活中的事物,我們試圖了解幼兒的真實想法,并順應和支持幼兒的思考與發現,給予幼兒充分的探索空間和時間,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保護他們難能可貴的探究精神。這里選取本次活動中幼兒引發的兩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1.斷掉的蚯蚓還能活嗎
在明確了四種蔬菜后,我們開始了種植。在種植過程中,囧囧挖到一只小蚯蚓,他發現這只蚯蚓的另外一小截還在泥土里面,囧囧發出了疑問:“怎么還有一截啊?蚯蚓斷了還能活嗎?”我問幼兒:“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蚯蚓斷了能不能活?”芃芃開心地說:“我們把蚯蚓帶回班上養起來吧!”于是,我們將蚯蚓帶回了教室進行飼養與觀察。
2.自動澆水機
蔬菜種下了,慢慢地,小菜苗都長起來了,我們經常去澆水、拔草。一天,在我們澆水時,佳怡發現小菜園泥土的顏色不一樣,小妹說淺色的土是沒有水了。小朋友很擔心菜苗周末沒水喝。我問大家怎樣才能讓菜苗每天都有水喝。有的說可以請門衛叔叔來幫忙澆水,但又有人提出萬一叔叔忘了呢;有的說我們可以周末輪流來澆水,又有小朋友說周末要去學跳舞,沒有時間。芃芃提出我們可以做一個漏斗,像我們小班玩水的漏斗,把洞洞戳小一點,讓水慢慢流,這樣菜苗就一直有水喝了。芃芃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認同,思齊說我們可以做一個自動澆水機。我們鼓勵幼兒自由尋找一切他們認為適合的材料,并帶領不同的小組制作了他們設計的自動澆水機。
通過以上兩個事件,我們可以看到幼兒對生活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并會在已有的生活經驗上通過各種方法去尋找答案。我們沒有打斷幼兒的想法與思考,也沒有將答案直接告知幼兒,而是和他們一起進行探索,用事實來豐富和改變已有認知,以此來支持幼兒的學習。
四、師生共構主題活動,適當推動幼兒前行
我們種植的蔬菜在不斷地生長。可是,漸漸地,我們發現豌豆苗的葉子越來越少,小朋友驚覺我們的豌豆苗被蟲吃了。我們同幼兒去觀察,尋找蟲子,可是找了很多次,都沒有發現蟲子的身影。我們要拯救豌豆苗就要趕走蟲子,可是都沒看到蟲子,怎么辦呢?幼兒的想法陷入了瓶頸,找不到蟲子就拯救不了豌豆苗,活動似乎就進行不下去了。要想突破這個瓶頸,我們就要適當地推動孩子。我們提出:蟲子是從哪里來的,怎么才能趕走它們呢?幼兒有很多的想法,有的說我們可以給蟲子吃零食吸引蟲子;有的說可以用臭粑粑熏走蟲子;還有人說可以用消毒水把蟲子毒暈;還可以用水淹死蟲子……我們將幼兒的想法記錄下來,并進行了梳理,將孩子類似的想法整合在一起,帶領幼兒開展了“拯救豌豆苗”的活動。
主題活動是在師幼共同探索中不斷建構和發展的,教師是幼兒的合作者。在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幫助幼兒不斷嘗試和探索,并善于從他們的表現、話題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進行整合,推動幼兒積極思考,積累經驗。
五、抓住生活中隨機事件,生成有價值的教育活動
我們拯救豌豆苗的活動還在持續進行著。可是,用臭粑粑熏蟲子的辦法遲遲沒有進展,因為這個辦法實在不方便操作。一天,我們在護理班級植物角的時候,幼兒發現盆里的土豆有些沒有長出來,需要清理掉。清理時,我們聞到一股臭味,是土豆變臭了,臭土豆正好可以當成臭粑粑用來熏蟲子。萌萌和羊羊找來了點心盒、小鏟子,他們小心翼翼地把臭土豆移到了菜地,還畫了小心踩踏的警示牌擺在臭土豆的旁邊才安心離開。
用臭粑粑熏蟲子是小朋友預設好的,而用土豆代替臭粑粑卻是在日常護理植物角的活動中生成而來的。當出現這樣的隨機事件時,我們應抓住教育契機,生成幼兒可操作的活動,引導幼兒進行嘗試和探索。
六、分享收獲的喜悅,升華主題活動的意義
雖然我們的豌豆苗被蟲吃了,但其他蔬菜都長得不錯。今年的元旦節,幼兒提出想要在幼兒園吃火鍋。火鍋吃什么?除了常見食材鵪鶉蛋、午餐肉等,票數最高的還要數我們種的蘿卜、土豆,幾乎是全票通過。吃火鍋前,我們與孩子商量了分工,大家自愿報名摘菜、洗菜和切菜。活動中幼兒帶著爸爸媽媽一起完成自己的計劃,在大家齊心協力的合作下煮出了他們喜歡的蔬菜火鍋。
通過“蔬菜火鍋迎新年”的活動,我們將傳統節日和主題活動進行巧妙的融合。幼兒既能感受節日氛圍,又能將勞動成果分享給爸爸媽媽,體會勞動創造的價值,分享收獲的喜悅。
總的來說,主題活動的開展不能脫離幼兒的生活,幼兒是生活的主人,是活動的主體。我們應珍視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抓住生活中的隨機事件,讓幼兒在探索中不斷建構和發展經驗。生活課題背景下主題活動的設計與實施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去學習和研究。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將繼續根據孩子的興趣、需要、水平,因人施教,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幼兒,讓幼兒天馬行空的想法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