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儀(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如今,我國經濟到了轉型的時期,互聯網帶來了發展的契機,一方面改變了傳統的信息獲取方式,使人們接觸到更多的消費信息;另一方面,影響了人們的消費方式,便利了人們的日常消費。我們可以預料互聯網將對家庭消費行為產生較大的影響,但具體的影響程度以及針對不同種類家庭、不同類別消費支出的影響,還有待依據客觀數據進行進一步實證研究。因此,本文將對這一主題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本文研究數據來自2018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第4輪追蹤調查的結果,運用了家庭問卷庫和個人自答庫,從中選取了本研究的變量〔家庭總消費支出、伙食支出(元/年)、文化娛樂支出(元/年)、衣著消費(元/年)、醫療支出(元/年)、是否使用互聯網、互聯網重要程度、過去12 個月總收入(元/年)、基于國家統計局資料的城鄉分類〕,并篩選出合適的樣本進行數據分析。
同時,本研究基于文獻回顧和所選變量提出以下假設:
H1:互聯網對家庭消費支出有正向影響。
H2:互聯網對家庭各項消費支出影響程度不同。
H3a:互聯網對城鄉家庭消費支出的影響程度不同。
H3b:互聯網對不同收入水平家庭消費支出的影響程度不同。
此項檢驗證明家庭總消費支出以及伙食支出、衣著支出、文娛支出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和家庭互聯網情況存在顯著的線性相關關系。其中,互聯網與伙食支出、衣著支出相關性更高。而家庭醫療支出僅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和家庭互聯網重要程度有顯著的線性相關關系。得出結論,互聯網對家庭總消費支出有正向的影響,但在各項支出中,互聯網對伙食支出、衣著支出、文娛支出有顯著的正向線性相關關系,而和醫療支出雖然存在顯著的線性相關關系但是無法進行解釋。此次回歸分析檢驗結果支持假設H1和H2。
此項檢驗證明城鄉家庭總消費支出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和家庭互聯網情況存在顯著的線性相關關系。其中,互聯網使用情況與城市家庭總消費支出的線性相關關系更強,互聯網重要程度和鄉村家庭總消費支出的線性相關關系更強。得出結論,互聯網使用情況對城市家庭總消費支出的正向線性相關關系高于鄉村家庭,互聯網作為信息渠道的重要程度對鄉村家庭總消費支出的正向線性相關關系高于城市家庭。此次回歸分析檢驗結果支持假設H3a。
此項檢驗證明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總消費支出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和家庭互聯網使用情況存在顯著的線性相關關系,但與互聯網作為信息渠道的重要程度相關性不高。其中,互聯網使用情況與高收入家庭總消費支出的線性相關關系更強,其次是中等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線性相關關系相對較弱。得出結論,互聯網使用情況對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總消費支出均有正向的影響,但影響程度不同,其中對高收入家庭的總消費支出比中低收入家庭有更強的正向線性相關關系。此次回歸分析檢驗結果支持假設H3b。
本文研究了互聯網對家庭總消費支出及各類消費支出的影響,同時依據城鄉分類和收入分組對不同家庭總消費支出受互聯網影響程度進行了分析,得出結論如下:
(1)互聯網對家庭總消費支出正向的影響。互聯網的普及使人們更加便利地獲得消費信息、更加便捷地進行線上購物,提高了居民的消費意愿。
(2)互聯網對家庭伙食消費、文娛消費和衣著消費的影響會更高,對醫療消費無顯著影響。因為前三項消費支出屬于日常性消費,通過互聯網平臺的發展,這類消費更加便利快捷。但是醫療支出是在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時產生的消費,而且大多是線下消費,因此互聯網對其影響不大。
表1 互聯網與各類家庭消費支出的回歸結果
表2 互聯網與城鄉家庭總消費支出的回歸結果
表3 互聯網與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總消費支出的回歸結果
(3)互聯網對城鄉家庭消費支出的影響程度不同,互聯網使用對城鎮地區有更強的促進效果,互聯網作為信息獲取渠道的重要程度對鄉村地區有更強的促進效果。城鎮地區的資源充足,城鎮家庭使用互聯網獲得的資源更多,因此總消費支出促進效果更加明顯;而農村地區信息匱乏,因此互聯網作為信息渠道的重要程度能更加有效地促進總消費支出的提升。
(4)互聯網對高收入家庭總消費支出的促進作用大于中低收入家庭。對于高收入家庭來說,互聯網的使用擴大了消費的需求,因此總消費支出顯著提升,而對于低收入家庭,互聯網的使用是為其節省購買消費品的金額,因此對提升總消費支出的影響不大。
本文的研究結論有一定的政策指導意義。在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為了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國家可以從互聯網建設入手,充分發揮互聯網對家庭消費支出的促進作用。一方面加快經濟落后地區的互聯網基礎建設以及網絡普及宣傳,一方面在政策上扶持互聯網購物的發展以及相關產業鏈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