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凱膺 劉瑜(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大學生創客空間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一定要關注商業模式創新,通過技術與模式交互作用,完成創新的疊加式效應。
文化創意是以創造力為依托的智力密集型產業類型,其核心內容是知識產權完善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既具備文化屬性又具備經濟屬性。文化創意產業輸出覆蓋廣泛,產品或服務不僅創造價值效率極高,而且對相關產業的促進作用也相當明顯。在“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下,文化創意的影響正成為改變世界的重要因素。國家提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應包括文化產業,提升文化的軟實力,增強文化產業的競爭力。目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勢頭顯著,但缺少適用性商業模式問題也十分凸顯,進而限制了產業的提升。大學生創客空間的文化創業商業模式建立應從以下方面探討。
文化創意產業整合內部資源是提升商業競爭力,適應快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的必要階段。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企業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開發具備創新型網絡平臺,強化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把科技與藝術創造性結合,開拓優質的企業運作環境。其次,在文化創意產品的塑造過程中,圍繞日常工作開展的人力資本、財務活動、生產流程等資源也可借助先進的管理平臺,實現有效利用。通過企業文化的完善和培訓活動,讓創新環節越來越多的搭建到管理平臺上,實現產品的網絡宣傳、銷售、服務一體化模式。
文化企業在發揮其在創新方面的優勢,鼓勵員工借助多渠道、多平臺相融合進行文化創意活動同時,汲取其他行業的先進理念,塑造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商業模式。激發員工在開發產品和服務新功能中不斷成長,把成熟經驗通過教育培訓環節傳遞出去,共享經驗、溝通協作,夯實企業管理模式。作為產業組成部分的個體,通過內部資源創新性利用,把成功經驗輸送到產業鏈條中,促進行業整體實力的提升,對完成支柱產業的建設具有積極作用。
在文化創意產業中,借助“互聯網+”平臺,尋求外部多元文化與知識的信息共享,為創意性活動提供豐富的資源和創新氛圍。通過平臺資源的整合、互聯網先進技術的應用,營銷活動和融資過程中遇到的瓶頸隨之突破。在對互聯網數據分析中實現廣告內容的精準投放,大幅降低了時間成本;融資多渠道的選擇性降低了資本成本。
引入眾籌等創新型私人資本以及在產品設計中依托科研機構的力量,借助文化活動中的創新力量,這些力量可以完全融合在一起,使文化產業具有新意識為高質量產出。實現資源互補,實現文化“互聯”。同樣,“互聯網+”也可應用到客戶管理、渠道建設和組織結構的創新等活動中。
雅昌文化利用IT和互聯網技術手段,以藝術數據作為核心資源,建立覆蓋文化創意各環節的平臺。由“為人民藝術服務”轉化為“藝術為人民服務”,創造用戶和行業急需的產品和服務。這種針對性體驗活動,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也創造了指向性的社會價值。為藝術行業提供智慧化的數據共享,利用行業經驗和平臺優勢提供文化創意類解決方案。以藝術空間為依托,以工匠精神為動力,激活行業內創新潛力。開發藝術消費品、探索藝術教育模式,滿足文化從業者和藝術愛好者不同層次的文化生活需求。
在文化創意商業模式構建中,要時刻把握政策導向,明確文化是為豐富人民精神生活服務為宗旨,注重培養優秀文化創意人才,尤其具備創新和技術型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建立文化產品分銷新渠道,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減低運營成本,利用中國厚重的文化底蘊創造出具備民族特色的新產品開拓國際市場。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細分市場,成就特色產品和服務。在“互聯網+”時代,企業和用戶更關注信息與文化的傳遞,文化創意企業的內化與外化模式,整合文化工作者、藝術家、行業內企業、科研機構和消費者各類資源,創建文化生態系統,為國家精神文明發展提供豐富資源。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作為傳統產業的教育模式也隨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互聯網教育模式正成為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并根據教育群體的需求不斷創新模式。美國市場在線教育的熱度也受到了國內教育產業的關注和思考。近幾年,隨著資本市場進入教育產業的比例在提升,加速了行業的發展,也使教育商業模式互聯網化日趨成熟,創客空間在教育模式創新活動中可以圍繞下面兩方面開展。
封閉型互聯網教育模式是圍繞學校教育、應試教育開展的,以提供學習資源、量身定制學習計劃的付費網絡平臺。具備規模的平臺也可通過招商的方式引入各種類型的教育服務機構,收取一定比例的傭金。
在封閉互聯網模式中,主要覆蓋中小學課后輔導,高考、研究生考試輔導,各種類型資格考試輔導,以及出國語言類考試輔導。培訓教師多是教育從業人員,有豐富的應試教育講授經驗,教育內容多以考試大綱和制定考試教材為主。教育目的以提高考試通過率為主,在培訓環節注重效率,缺少互動環節。教育覆蓋人群多集中在學生群體,對其他人群的影響力比較弱。
開放型互聯網教育模式是指為教育資源提供者和需求者搭設溝通平臺,以獲取實踐技能作為出發點,有助于學習者所學知識能夠迅速轉化成為社會價值,把理論學習內容和實踐訓練活動相結合教育模式。
這種開放型教育模式突破了教師角色的局限性,任何具備專業技能的人才都可以提供教育資源,學習者也不局限于在校學生,有職業提升需求的人、有技能需要拓展的人都可以加入平臺來完善自己。相對于封閉型教育模式,開放型模式可以匯集更多類型教育資源和教育需求,為教育行業提供了更加廣泛的發展空間。同時,教育資源的豐富來源使得獲取成本大幅降低,開放型互聯網教育模式對教育產業來說無疑是一片廣闊的“藍海”。
Coursera是目前最大的MOCC 平臺,擁有500 多門在線課程,和世界知名眾多學府合作,擁有會員68 萬人,他們來自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該模式為想要學習的人群提供豐富的、高質量的在線課程。Coursera 通過開放型教育模式,培養人們學習意識,增強職業技能,改善學習者的生活,服務公益事業。平臺的開放性和知名度吸引全球眾多名校加入。快速增長的用戶人數和參與者,證明Coursera 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學習者接受,同時也吸引更多的資本關注,開放型互聯網教育模式正在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
隨著5G 時代的到來,互聯網與教育必將更加緊密結合,傳統教育因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而發生改變,職業技能因互聯網的傳播而獲得新的生命力。越來越多的新型教育模式的涌現,不僅為我國學習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和資源,也將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