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昌瑞 孟慶佳
【摘要】 GB 17761-2018《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標準中對淋水涉水性能的規定不夠具體,本文從試驗場地、裝置的設計、以及試驗儀器的選取、試驗步驟、測量、結果判定等方面對電動自行車的淋水涉水性能的實驗方案進行闡述。
【關鍵詞】 電動自行車;涉水性能;實驗方案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3.022
On the Design of the Test Scheme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ic Bicycle
JIA Chang-rui,MENG Qing-jia
(Fushun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FuShun 113006,China)
Abstract: GB 17761-2018 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 bicycle is not specific enough in terms of the requirements of water drenching and wading performa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xperimental scheme of water drenching and wading performance of electric bicycl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st site,device design,selection of test instruments,test steps,measurement,result judgment,etc.
Key words: electric bicycle;wading performance;experimental scheme
2019年4月15日實施的GB 17761-2018《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標準,代替了GB 17761-1999《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標準。新標準與舊標準相比在技術方面增加了6.1.7 車速提示音,6.1.8 淋水涉水性能,6.4 防火性能,6.5 阻燃性能,6.6 無線電騷擾特性等條款。標準中對淋水涉水性能所需要的場地、試驗水池尺寸、淋水試驗裝置等規定的還不夠具體。現在就電動自行車的淋水涉水性能的試驗場地、裝置的設計、以及試驗儀器的選取、試驗步驟、測量、結果判定等試驗方案闡述如下。
1 淋水試驗
1.1 場地
采用標號為C30混凝土澆筑成長度為2000 mm,寬度為1000 mm,厚度為100 mm的試驗平臺(如圖1)。
用于停放待檢驗的電動自行車。因為C30混凝土28天抗壓強度為30 MPa,而裝配完整的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標準規定應小于或等于55 kg,因此該試驗平臺足可以承載試驗樣車。同時混凝土也不怕長期被水淋、浸泡。
1.2 淋水裝置
采用GB/T 4208-2017中IPX3規定的噴頭灑水裝置,其中“IP”代碼表明外殼對人接近危險部件,防止固體異物或水進入的防護等級;“X”表示不要求規定特征數字;“3”代表防淋水。當外殼的垂直面在60°范圍內淋水,無有害影響。淋水裝置示意圖如圖2。
圖2中1為試驗平臺;2為試驗樣車;3為淋水噴頭;4為水流量計;5為壓力表;6為閥門。其中3淋水噴頭選用的材質為黃銅,外徑為∮102 mm,孔徑為∮0.5 mm共有121個孔,中間有1個孔,里面有2圈每圈12個孔,間距為30°,共24個孔;外面有4圈每圈24個孔,間距為15°,共96個孔。4水流量計選用量程為20 L/min±0.5 L/min流量計一臺。5壓力表量程為200 kPa壓力表一塊。6為銅球閥。
2 涉水試驗
在地面用標號為C30的混凝土建造一個長度為20 m,寬度為2 m,深度為150 mm的長方形水池,在水池兩頭各建一個坡度為7.5%的緩坡道見圖3。這樣的水池有利于騎行者駕駛電動自行車安全通過。
3 試驗步驟
按照GB 17761-2018《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標準要求,特制定如下的試驗步驟:
在常溫條件下試驗首先進行淋水,然后再進行涉水。
1)將試驗樣車車身垂直放置在圖1所示的試驗平臺上面,使驅動輪離開試驗臺面,試驗前接通電路。
2)用圖2所示的淋水試驗裝置對試驗樣車進行淋水。噴淋系統的水流量設置為10 L/min±0.5 L/min持續淋水時間為10 min,向試驗樣車作全方位的噴淋灑水,采用自來水。
3)淋水試驗后,應當在5 min內進行涉水試驗。
4)用質量小于75 kg的騎行者駕駛試驗樣車以15 km/h的速度通過圖3所示的水池,往返共25次。試驗用水池有效長度為20 m,水深為100 mm,在水池中往返有效行駛長度為500 m。樣車在水池中行駛速度為15 km/h,也就是250 m/min,在水池中行駛的時間為500 m÷250 m/min=2 min;樣車在地面一次折返時間為15 s,也就是0.25 min,共有25次折返,用時為6.25 min,樣車涉水試驗總時長為水池中行駛時間+總折返時間。也就是2 min+6.25 min=8.25 min。GB 17761-2018《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標準中第7.2.8.2款規定對涉水總行駛時間(包括在水池外的時間)應當小于10 min,本試驗用時符合標準要求。
4 淋水涉水試驗后的測量
1)涉水試驗后,馬上檢查電動自行車是否可以正常行駛,各電器部件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2)同時在5 min內對試驗樣車進行絕緣電阻測量。斷開蓄電池電路,將500 V兆歐表“L”端連接在試驗樣車線路的正極或者負極,將“E”端依次接在車架,車把和電動機的外殼,檢查試驗樣車絕緣電阻,并做好記錄。
5 試驗結果的判定
試驗用的電動自行車通過以上的淋水涉水試驗和測量后,對檢測結果進行研判,得出最終結果。按照GB 17761-2018《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標準中第6.1.8款要求:試驗后,電動自行車應當可以正常騎行,各電器部件功能正常,絕緣電阻值應當大于或等于1 MΩ。如果樣車測試結果符合上述要求,則判定為合格,否則判定為不合格。
總之,通過以上對電動自行車淋水涉水性能試驗方案的設計,能夠模擬出電動自行車在雨天上路行駛中的真實環境狀況,能夠檢驗出試驗樣車的防水性能。
【參考文獻】
[1] 楊鴻軍,莊輝,陳昱.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狀況分析[J].質量與認證,2021(2):44-47.
[2] 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 17761-2018[S].
【作者簡介】
賈昌瑞(1961-),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學士,研究方向為機械冶金檢驗檢測。
孟慶佳(1962-),男,工程師,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