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波
摘 要:閱讀材料是數學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應用閱讀材料能夠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掌握數學定理和規律,提升數學能力。文章分析農村初中數學教材使用現狀,探討數學閱讀材料的教學價值,指出教師要用閱讀材料導入新課,用閱讀材料突破難點,用閱讀材料進行小結,用閱讀材料探索新知,用閱讀材料引導實踐,用閱讀材料創設情境。
關鍵詞:數學教材;閱讀材料;價值;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1-0049-03
教師要想讓學生全面了解數學解題技能及相關知識點,就應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知識進行補充講解。而數學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就是良好的教學資源,它既能夠用來補充和拓展教學內容,也能夠滿足教師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能力的需要。但是部分教師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只注重傳授給學生課程標準要求的數學知識和解題技巧,經常忽視對數學閱讀材料進行講解,沒有充分發揮數學閱讀材料的作用,使得閱讀材料形同虛設。因此,農村數學教師要想有效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就應該充分開發和利用教學資源,加強對數學教材的使用,深入挖掘數學教材中閱讀材料的價值,并不斷探索運用閱讀材料的策略,創新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一、農村初中數學教材使用現狀
當前,農村教師在數學教材的使用上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
(1)部分農村教師對教材的重視度不夠,在課堂上對數學教材的使用充滿隨意性,且對教學內容的準備不足,沒有充分發揮出數學教材的育人功能,影響了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2)部分農村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水平不足,即使意識到數學教材的重要性,也無法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有效信息,導致沒有發揮出教材本身的價值,從而無法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3)數學教材本身帶有一定的趣味性,但是部分農村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地進行講解,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4)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依舊僵化,教材中部分知識點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但是教師在教學中還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教材中的理論知識,沒有結合實際講解相關知識,沒有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無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從而影響其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
二、數學閱讀材料的教學價值
1.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目前很多農村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傳授給學生某一知識點的相關規律和定理,以及如何運用其結論,很少提及定理的生成過程和相關概念的應用方向。而數學課本中的閱讀材料則主要是向學生補充知識點的生成過程,學生在探究閱讀材料的時候就能夠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從而牢記相關的運算規律。
2.拓展數學教學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即使教師在學生學習和掌握相應的數學定義和定理之后,讓他們了解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但是由于沒有對數學歷史的發展過程進行詳細講解,也會造成學生無法深入了解數學知識蘊含的意義。因此,教師只有通過運用閱讀材料,對數學知識不斷進行延伸和拓展,才能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歷史背景和故事有所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深入探索數學知識的內涵,提高數學學習水平。
3.突破數學教學重難點
怎樣讓重點更加突出,如何清晰地對難點進行講解,是教師們經常遇到的一個難題。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其中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師在教材上下功夫,不斷研究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并在課堂上充分應用閱讀材料,以此來輔助學生克服數學知識的難點,從而讓他們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4.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感和愛國主義精神
我國對數學的研究由來已久,并且在數學發展史上取得了豐碩成果,閱讀材料中就有關于我國數學史的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挖掘其中的教學價值,通過展示優秀數學家的事例來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例如,在教學“圓周率”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運用相關的閱讀材料,簡要地向學生闡述祖沖之在數學界的貢獻:祖沖之在劉徽“割圓術”的思想上不斷發展,首次將圓周率精確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使得圓周率這一驕人成績領先世界千年,為我國數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通過運用閱讀材料,教師能夠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讓他們逐漸形成嚴謹的數學學習態度,為了數學的發展和進步而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
5.培養學生追求真理的精神
初中數學的閱讀材料中有大量數學家的事跡,教師應注重從中挖掘數學家的求真精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和探究習慣,為學生今后的數學知識學習做好準備。例如,在“有理數與無理數”這一課中有這樣一句話: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的西伯斯,僅僅因為發現五方對角線長和邊長比值不能用分數表示,就違背了當時只有整數與分數之說,最后被殘忍地殺害,成為了為數學真理獻身的數學家。通過運用此類閱讀材料,教師可以讓學生被數學家的精神所感動,使其對數學家保持崇敬,并形成不斷追求數學真理的態度,加深對數學真理的理解,以此達到提升其數學能力的目的。
6.培養學生愛美的思想情操
在數學知識中,有很多關于對美的問題的探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發現美的規律和知識,培養學生的愛美意識和情操。例如,教材中提到的“黃金分割”,對人們的審美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能夠使抽象的美具體化。教師可通過向學生講解閱讀材料,強化學生的審美體驗,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初中數學教材中閱讀材料的運用策略
一般情況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合理、科學地運用閱讀材料,并傳授給學生相應的閱讀技巧和方法,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