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中旬,因一段“野性與純真并存”的短視頻,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藏族小伙丁真在社交媒體爆紅。之后,他成為家鄉理塘縣文旅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員工,為當地文化旅游代言,從此成了旅游形象代言的香餑餑。布達拉宮、香格里拉、兵馬俑……為了搶奪丁真,各地紛紛亮出文旅家底。
從李子柒曬做美食走紅,到丁真被意外“拍紅”,這讓我們看到的是一種返璞歸真的文旅現象。近年來,追求“新馬泰”等出國游的人數逐步減少,而郊游、到“白云深處”露宿等項目,則不斷升溫,人造景區吸引力逐步下降,原生態的“去看看”正成為潮流。
多維解讀
1.丁真的“紅”源于人性的“真”。天然、質樸、純粹、無憂無慮,丁真的美由雪域高原造就,大自然賦予,這種美讓人眼前一亮,沒有矯揉造作,沒有虛偽矯飾。這種純真,再次激發了人性對真善美的呼喚,讓人眼前一亮,蕩滌心靈。
2.維護原生態之美。原生態之美激發了人性之美,彌足珍貴。只有維護原生態之美,人類才能獲得文明傳承,才會有山水之美、創造之美、藝術之美、生活之美,才會有風之美、水之美、食之美,從而才能保持人之美、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維護原生態之美是人類貼近自然的最佳通道。
拿來就用
探索發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正是我們對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求實求真原本就是勤勞的中國人民的本真,從“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到“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在廣袤無垠的中華大地上,還有很多“野性與純真并存”的丁真,他們可能在天山腳下,亦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期待著一雙雙慧眼去“隨手拍”,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