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寶玲
體育教學在培育學生的身體素質中占據著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視的地位。對學生現階段的培養措施是促進其德、智、體、美的發展,這也說明了鍛煉對于人身體發展的影響。因此,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成為了教學中需重點探索的對象。
1 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及原因
1.1 學生積極性差
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雖然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人們的身體素質卻在不斷下降。現在的上班族基本上是長期坐著辦公,學生也是長時間在學校坐著聽課,甚至有些學生回家后還要繼續溫習功課至深夜。因此,家長更加關注學生在校的運動情況,體育課程也備受社會的關注。然而,有些初中生由于學習壓力大,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體育課上;有些教師講課的方式也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這些都是導致學生積極性差的原因。
1.2 教學內容單一,沒有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設置的課堂教學內容十分單一,僅僅是一些跑步、做體操等基礎訓練,學生日復一日地開展這些活動會產生厭煩的心理。體育課程時間長、沒有創新,學生就不會期待上體育課,反而覺得它是負擔則去躲避上體育課。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學生一味地聽老師講解并且完成老師設置的各項活動,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上體育課,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體現,這樣就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提高。
2 初中體育教學的改善策略
2.1 加強師生溝通
就初中體育趣味課堂本身而言,為了今后的教育成效得到更好的改善,必須在課堂的構建過程中,強化師生良好的溝通,這是最為基礎的組成部分,同時產生的影響力也是非常顯著的。第一,初中體育趣味課堂的構建,要對學生的想法進行詢問、征集。既往的教學工作開展,完全是通過教師的想法來操作,對于學生的想法并不重視,這就導致師生矛盾不斷增加,因此產生的沖突比較突出。所以,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和探討,這樣才能促進今后的教育工作進步,做出更加卓越的貢獻。第二,師生溝通的進行,要持續性開展,總是追求短期效果,并不能取得較大的突破性,還會造成信息搜集不足的現象,影響到初中體育趣味課堂的全局部署效果。
2.2 鼓勵學生鍛煉
初中生的健康水準關系到國家體育強國戰略實現,學校和奮戰在一線的教師必須重視素質教育,切實做好本職工作,將素質教育融入平日教學工作中,教師要鼓勵并引導學生多參加體育活動,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最好的辦法是讓他們主動進行體育活動,愛上體育活動,不但能夠為教師“減負”,而且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教師在鼓勵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時,可以從社會各個單體出現的狀況做正面教育材料,宣講素質教育和參加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如現在社會競爭激烈,人才的壓力大,既要學會在激烈社會競爭中生存,又要注意自己身心健康,防止在生活中出現消極情緒,給家人和自己的工作帶來不良影響。學生離開了學校,有很多事情必須獨立做主,所以需要給學生灌輸健康體育的重要性,并幫助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習慣,培養學生體育鍛煉興趣。
2.3 注重因材施教
教師應根據學生特長和能力對學生進行安排,不能用大眾的方法來讓所有學生跟隨,你不能讓一個身高不占優勢的學生去練習打籃球,個子高的學生一定會將他“按在地上摩擦”,那矮個子學生一定會自尊心受挫,從而討厭體育課,尤其是現代社會環境下,父母對孩子的嬌生慣養,學生弱不禁風。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特長,根據每一個人的特長與愛好,針對性訓練,讓身高占優勢,并且愛好打籃球的孩子,去打籃球;讓身體靈活的并且喜歡乒乓球的去打乒乓球;讓下半身力量大的去踢足球……
例如:就比如踢足球,踢足球的孩子還得劃分,踢得好的,自由訓練,那些踢得不太好的,教師教授他們踢球的基本要領,告訴他們,如何才能更上一層樓,那些完全不懂的,教師在教育時候,要比前兩種人更要用心,在叫他們時候要保護這些孩子的自尊心,因為我們現代教育下的孩子內心比較像“小綿羊”,不堪一擊。教師只需要教授他們動作要領,如何在不犯規的情況下,把球踢進對方的“老巢”,這樣才會讓現代學生更好地適應課程安排。
2.4 應用信息技術
如今的時代是信息化的時代,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時,引入現代化教學已經成為普遍的趨勢,對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時,應該創新教育路徑方式,可以應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
例如,當學生結束緊張的體育訓練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視頻。視頻中有學生喜歡的影視作品和音樂作品,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得到身心的放松。此外,當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遇到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點時,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在動態形象的視頻中了解和掌握其知識點。在體育訓練過程當中,會出現一些比較難的動作,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放映相關視頻,讓學生反復觀看,提高學生體育訓練的質量。
3 結語
綜上所述,全面在教育上增強青少年體質健康是為祖國的未來扎實根基。體育教學身為其核心部分,它的發展在教育當中擔當著重大的責任。為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總結教學經驗,持續開拓全新的教學方式,提升院校在體育教學方面的質量,推進我國體育事業可以不斷發展前進。
(作者單位:云南科技信息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