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海穎 楚一莎

上海院黨員和科研人員探討試驗方案。周夢瑾 攝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進入新發展階段,黨中央作出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大戰略決策,集團公司黨組提出加快打造技術先導型公司。作為國資央企直屬研究院,上海院黨委自覺將國家戰略轉化為創新行動,有效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把“政治上聽黨指揮、業務上多出成果”作為黨建工作的中心目標,把“像抓科學研究一樣抓黨的建設”作為工作理念,把“一切為了科研、一切服務科研”作為工作基點,推動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上海院緊緊圍繞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集團公司發展方略和企業生產需求,明責任、定方向、抓落實。
強化使命責任。黨委通過中心組學習、黨委會、領導班子會帶頭落實“第一議題”制度,黨支部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全體員工通過每月班組學習,實現學習教育全覆蓋。通過“領導講、專家講、黨支部書記講、普通黨員講”,講活基層黨課、用活“四史”資源,線上與線下、自學與集中,緊貼科研工作實際開展研討交流,引導科研人員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把自身科學追求融入“愛我中華、振興石化”的偉大事業中。
把準目標方向。深刻領會構建“一基兩翼三新”產業格局重大意義,提出上海院“十四五”科技發展思路,在鞏固傳統的基本有機原料技術優勢的同時,加快新型煤化工、高端精細化學品、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全力支撐中國石化高質量發展。布局研發高性能纖維、電子化學品、可降解材料、液體儲氫、動力電池材料、綠色節能等技術,集聚力量攻克“卡脖子”問題。
推動貫徹落實。健全“黨支部分類定級、部門雙文明考核”兩項考核機制,把黨建工作要求和科研工作目標細化為具體指標,通過學習解讀、宣傳發動、目標對接、階段推進,轉化為每一個部門、每一名科研人員的努力方向。基層黨支部聚焦科技攻關、疫情防控、重大項目保障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一大批科研人員堅守“8小時成不了科學家”的信條,為加快科技攻關廢寢忘食、奮勇爭先。
上海院堅持“像抓科學研究一樣抓黨的建設”,通過強化組織保障、育強人才隊伍、加強機制建設,實現優勢轉化。
著力加強組織建設。注重頂層設計,堅持融合導向,構建“五四三二一”黨建工作架構,形成黨建與中心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的閉環管理。按照黨組織設置“三個有利于”原則,調整優化基層黨支部設置,把黨的組織力有效傳導到最小行政單元,形成上下結合、黨建與中心工作高度融合的工作格局。
持續推進“人才強院”。樹立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健全“生聚理用”四項機制,推行高層級崗位競聘擇優、低層級崗位內部招聘流動,營造人才發揮最大價值的環境空間,實現人才成長通道縱向暢通、橫向貫通。堅持人才專業結構與創新模式變革相適應、與戰略布局相匹配,集聚壯大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特別是在戰略新興領域,5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及“雙百計劃”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支撐效果顯著。
不斷優化創新機制。堅持重大項目“矩陣式”攻關,以跨專業、跨學科、跨部門的“大兵團”攻關模式,充分發揮多專業優勢互補、協同創新的優勢,甲醇制烯烴等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實現工業轉化,甲醇制烯烴技術成功許可烏茲別克斯坦。建設基本有機原料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綠色化工與工業催化”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石化上海光源能源化工科學實驗室等國家級創新平臺作用彰顯,布局前瞻性基礎性研究取得突破,創制的2個新結構分子篩先后獲得國際分子篩協會授予的結構代碼,實現國內企業在該領域零的突破。
上海院堅持“一切為了科研、一切服務科研”,黨委牽頭抓總體,各方同心協力,形成促進創新轉化的強大合力。
優化管理促落實。黨委牽頭、黨委成員結合分管工作主動領題,圍繞科技機制改革、技術市場運作、安全環保管理、“人才強院”工程、管理服務效率、黨建融入中心等關鍵問題開展調查研究,促進制度完善、流程優化,解決影響創新轉化的“攔路虎”問題。建立完善保基礎、獎創新、促轉化的薪酬激勵機制,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推行簡化工作臺賬、一般性總結報告表單化等措施,減少穿靴戴帽、繁文縟節,讓科研人員有更多時間精力潛心創新創造。
深化融合促落實。部署開展黨建“四大行動”,通過“學習·提升”行動,加強理論武裝、增強干事本領;通過“創新·責任”行動,強化使命擔當、勇攀科技高峰;通過“群星·閃耀”行動,傳承優良傳統、砥礪奮斗精神;通過“幸福·安康”行動,堅守初心宗旨、服務員工群眾。黨委頂層設計、各黨支部探索實踐、廣大黨員帶頭踐行、全院上下共同推進,形成黨建促科研長效機制。
監督保障促落實。發揮“五位一體”大監督合力,創新性開展黨委巡察,以監督防風險、強管理、促落實。加大條件、物資和后勤保障力度,實現裝置檢維修及時有效,科研物資當天需求、當天配送。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科研人員最關心的問題,9項實事工程已完成3項。發揮群團統戰工作合力,真關心真關愛,用情用力解決大家的困難事、操心事、煩心事。多方力量匯聚,協同推動落實。上海院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不斷取得新突破,連續12次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榮譽稱號,連續4年獲得集團公司黨建考核A檔,兩位科研人員先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一大批優秀青年科研人員和研發團隊成為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科技創新生態綠色健康,科技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為建設世界領先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科技動能。

上海院管理三黨支部、條件二黨支部參觀錢學森圖書館。周夢瑾 攝